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庆地下核工厂配当时顶级计算机可抗8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4日 10:54  科技日报
816核军工洞以前有将近20个洞口,现在仅剩这一个,其余的已全部封闭。
816核军工洞以前有将近20个洞口,现在仅剩这一个,其余的已全部封闭。

当年主控室里安装的全部是老式计算机。
当年主控室里安装的全部是老式计算机。

  新闻缘起

  神秘的中国816核军工巨洞旅游项目于4月23日至25日在重庆举办的2010年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期间正式向社会开放。

  816军工洞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原白涛镇),从1966年9月开始修建,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修建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经过17年建设,整个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洞内建成大型洞18个。1984年2月,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的需要,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816工程全面停工。816工厂原职工队伍通过军转民,改建化肥厂,1993年更名为重庆建峰化工总厂。

  据专家评估,816工程乃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洞体可以承受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是一处理想的战备工程。(据新华网) 

  ■ 将新闻进行到底

  40多年前,神秘的“816地下核工程”在重庆涪陵深山中悄然开工。

  40多年后,这座解密的核工厂,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4月25日,被称为“世界罕见人工洞体”的重庆涪陵816军工洞体,迎来了首批游客。至此,隐藏在涪陵山中的一个核军工巨洞揭开40多年尘封的记忆,向世人诉说作为世界罕见人工巨洞的传奇。

  传 奇

  为了一个洞,数万人整整挖了18年

  巨洞紧靠乌江,背靠武陵山。

  上世纪60年代,国家决定在大后方西南地区建一个核工厂,有关部门多次考察、论证后,在重庆涪陵白涛镇选址。为了保密,从此白涛的地名也随之从地图上消失。1966年夏,在当地人称为尖子山的大山里,一支神秘的特种部队开凿岩洞,修建地下核工厂,建设原子能反应堆,主要生产核燃料,为生产原子弹服务,人们称它为“816工程”,也是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

  在历时18年的建设中,前前后后约有6万多人参加建设会战。1984年工程接近收尾,随着国际形势好转被国家紧急叫停。从此,“816工程”被封闭了起来,始终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2002年4月8日,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军工洞体解密。

  “中国地下核工厂、世界罕见人工洞解密”的消息,引起了世人的惊叹,也勾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世界罕见人工洞体”到底有多大?洞内有些什么神秘设施?曾经的核原料基地对人体有无伤害?核反应堆有怎样的真面目?

  揭 秘

  世界罕见人工洞体掏空了一座山

  816核军工洞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从外貌看,其貌不扬,除了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但进入洞内,却是别有一番天地。

  从洞口向里望去,洞体笔直而宽阔,通道一直绵延,一眼望不到底,只见洞顶一排排白炽灯次第远去,其空间完全允许载重卡车轻松驶入。步行近千米才能看到厂房。专程考察过816洞的中国核学会会员、旅游专家朱顺知教授认为,整个816核洞是把一座山挖空了,用钢筋水泥建成的一座庞大的人工洞穴。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仅核反应堆主厂房就1.3万平方米。洞体总长约20余公里,完全隐藏在山体内部。

  建筑布局宛如一张蜘蛛网

  进入洞口,迎面一股凉意袭来。由于通风设施完善,洞里冬暖夏凉、四季恒温,维持在25摄氏度左右。816洞体所在地的山顶,一根高达150米的烟囱是专门为地下核工厂修建的排风洞。尽管露出洞外的钢筋锈迹斑斑,但洞内石壁却十分干燥,没有一丝渗漏的痕迹。

  从平面图上看,816整个建筑洞体呈抽屉形,路线宛如迷宫。如果没有内行指点,根本分辨不出哪是出口,哪是进口。山体周围共有大小19个洞口,根据不同规划,人员出入口、汽车通行洞、排风洞、排水沟、仓库等应有尽有;里面共有大小洞室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条。

  核反应堆大厅相当半个足球场大

  在洞中,最不能错过的当然要数该洞体的核心——核反应堆大厅。核反应堆,又称为原子反应堆,是指装配了核燃料以实现大规模可控制裂变链式反应的装置。该大厅上下共有9层,高达79.6米,相当于20多层楼房的高度,大小接近半个标准足球场。

  在洞内第8层,是核反应堆的“锅底”。核反应堆大厅除了主控台的操作仪器原样未动外,核反应堆的“大锅”也还在。直径大约有20多米的大型“反应锅”的锅底深5米左右,锅底分布着2001个直径七八厘米大小的小孔,用于核材料、核能量的交换。参观者只能沿着锅边观看。当年反应堆的支架部分和空间堆芯依然保存完整,布有1984个工艺管道,旁边1米多宽防辐射沟内,铺满了从云南运来的重晶石沙。

  尽管许多零件已锈迹斑斑,但是依然显示了当时这个核反应堆的领先技术。大厅顶部,有许多圆形的通气孔。在反应大厅四周的墙上布有两层钢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的墙面依然闪闪发亮,这里是游客体验“816工程”的核心。

  中央控制室连着当时最顶级计算机

  在9层的主控制室,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计算机控制台正对的4个直径约2米的圆形控制盘上,分别注满数百小孔,核材料棒就是插进这些小孔,不过从未真正用于生产。在主控室另一端的严密系统插销盘上,分序号标注2001个小孔,这些小孔一面同主控室内的计算机相连,一面同核反应堆内的2001个核反应孔相连。

  能抵抗8级地震

  洞体内厂房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当时816洞体选址在此地,除了隐蔽性好、不易被发现等原因外,山体的抗打击能力也是主要原因。据专家评估,816工程乃世界罕见人工洞体,洞体可以承受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是一处理想的战备工程。

  洞体内没有核污染

  “洞体内有核污染吗?”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当时已经完成投资7.4亿元,如果再投入1亿元,核工厂马上就可以完工、投入生产了。“816工程规划生产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一位知情者说。“工厂根本就没投产。当时工程停建后,核反应堆内的1000多根燃料棒早已取走!”

  连 线

  有望在10月完全开放

  李廷勇(重庆市涪陵区旅游局局长):

  由于目前只是对洞中的灯光、安全等进行了简单清理,尚未大规模包装开放,目前只对国内游客开放,而且只接待团体,暂不接待散客,门票50元左右。25日是向市民“过渡性有条件开放”,对于该景点正式完全开放的时间,有望在10月16日实现。因为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纪念日。

  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开放5天来,约有3000人进洞探秘,游人不仅惊叹地下人工洞体的神奇:他们说很难想像,在不起眼的小山沟里,居然隐藏着偌大的地下人工洞,就连几十年居住在附近的人们,也不曾知道。还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地下人工洞的体量如此之大。

  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军工洞体解密。尔后,涪陵区政府决定打造816核工业“三线建设”文化探秘旅游。该洞体旅游开发的终极目标是打造特色地下主题公园,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三个篇章,“过去”即是建设一个三线建设博物馆,再现816建设历史;“现在”则是打造游客喜闻乐见的主题公园;“未来”包括一些科幻、惊险、刺激的项目,多角度挑战游客体验极限。

  三线建设遗产资源具有特殊魅力

  罗兹柏(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816洞体作为解密的世界第一核军工巨洞,集神秘、神奇、神圣为一体,反映共和国重大的基础建设历史,是具有特殊魅力和象征意义的三线建设遗产资源。816洞体具有的三方面“原生态”体验价值:巨型核军工洞体的神秘、原始与奇异;重大、特殊的历史及其精神与情感的凝聚;洞里洞外、地下地上、历史与现今的对比与反差。

  该洞旅游资源有:816核军工洞体、核工厂主洞、核反应堆大厅、核废料处理场、毛洞与多层洞体系统、通风口与通风系统、“锅底”、中央控制室、“废墟”系统、高层洞体系统、排风塔、金子山、“一碗水”烈士陵园、麦子坪生活区、白涛工业园区、营房、乌江河段、麦子坪森林等。这些旅游资源非常珍奇,需要好好策划开发。应该以一种另类的文化开发,让游客有一种特殊的体验,这样,游客不仅体验到一种核工业的科普之旅,还是一场文化的追踪之旅。(赵英淑)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核军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