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军实施远程会诊保住地震受伤1岁男孩双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7日 07:40  解放军报
4月23日,医疗队人员教小女孩学写汉字
4月23日,医疗队人员教小女孩学写汉字

伤员在高压氧舱内接受治疗
伤员在高压氧舱内接受治疗

  本报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 新华社记者

  使命,在危难时刻更显神圣;生命,在救助中得以重生!

  玉树地震发生后,全军和武警部队医疗卫生系统闻风而动,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展开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生命大救援。截至4月26日,已接诊伤病员3万余人次,手术300多例,抢救危重伤员1200多人次。

  生命的呼唤,就是进军的命令

  4月14日7时49分,强震袭来。顷刻之间,玉树结古镇80%的房屋倒塌、10万余人受灾……

  总后勤部卫生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全军抗震救灾医学救援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等有关单位迅速成立相应组织,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军地双方在第一时间建立抗震救灾医学救援协调机制,确保决策快、行动快。

  这是一场与死神的争夺战!

  震后10分钟,处在震中的玉树军分区卫生所和武警玉树支队卫生所的医护人员即展开救援工作,伤员源源不断地被抬进在院子里搭建的临时救援所。

  震后30分钟,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医疗队、武警甘肃总队医院医疗队迅速组建完成,分别从西宁、兰州火速出发。其中,武警青海总队医院医疗队搭乘专机抵达玉树,第一时间投入救援。

  生命的呼唤,就是进军的命令。从北京,从成都,从兰州,从济南……全军和武警部队一支支医疗队伍闻令出发。其中,有不少医护人员是知名专家,许多医疗队曾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具有丰富的应急救援经验。

  震后3个小时内,全军许多支医疗队先后组成,并向灾区开赴。震后12个小时,第一支外区医疗队抵达灾区,展开救援工作。震后48小时内,有9支医疗队到达灾区;震后72小时内,有14支医疗力量到达灾区……

  在紧急救援的关键时刻,许多救援人员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和高山病症状。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带领全军高山病研究中心高山病专家医疗队,从拉萨赶赴玉树地震灾区开展救援工作,使得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和救灾效益得到保证。

  截至4月26日,军队和武警部队共投入19支医疗队、3支防疫队、2个方舱医院、3个专家组共1249人。

  用生命拯救生命

  玉树灾区平均海拔4000米,氧气含量相当于低海拔地区60%—70%。但医疗队员们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高原地域生疏的条件下,全力救治地震受伤人员。

  解放军第四医院由31人组成的高原医疗队经过一夜急行军,于4月15日6时抵达玉树州结古镇,不到20分钟就在玉树州体育场搭建起一所有60个床位的“野战流动医院”,迅速开始救治伤员。

  数十小时的不间断工作,加上高寒缺氧,医护人员大多嘴唇乌紫、眼睛布满血丝,许多人险些虚脱晕倒在手术台上。护士田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累啊,累得连高原反应都感觉不到了。”

  15日下午,医疗队收治了一对在废墟中被掩埋了29个小时的母女。由于长时间饥饿缺氧,8岁的小姑娘才让拉毛已陷入轻度昏迷。护士长宋海燕为才让拉毛扎针输液时,双眼蒙着纱布的小姑娘一把抓住宋海燕的手,带着哭腔喊出了“妈妈,妈妈”。宋海燕怔了一下,红着眼连连应答。

  “没有这些‘门巴’(藏语‘医生’)亲人,我们这些人可能早没了!”病床上70多岁的才吉老人,不断向那些紧张忙碌着的医生和护士竖起大拇指。

  在许多灾区群众看来,白衣战士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拯救群众的生命。

  在赴海地地震救援中髋关节软骨严重撕裂的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14日上午刚刚出院,下午就随中国国际救援队赶赴玉树救援。

  胃部绞痛,全身发冷,身体尚未恢复的侯世科忍着强烈的高原反应,身背20多公斤重的急救背囊,带领救援队先后救治了320多名伤员……

  18日10时,得知一处废墟下可能埋有幸存者、搜救工作正在紧张进行时,武警青海总队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的王晋,带领急救小组和器材药品赶赴现场,准备实施医疗救助。

  王晋主动帮助搜救队员清理现场,双手被玻璃碎片扎伤、指头磨破仍坚守一线。虽然最终挖出的两名藏族同胞已不幸遇难,但官兵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放弃”的内涵。

  “在人民群众受苦受难的时候,作为一名军医,就是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决不放过!”王晋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了人民军医的价值追求。

  科学施救,创造生命的奇迹

  16日,1岁5个月大的藏族男孩桑周多杰被空军和武警官兵接力护送到解放军第22医院。医院检查后发现,小多杰双下肢挤压伤冻伤严重,极有可能造成双腿残疾。

  “启用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实施远程会诊。”正在救灾一线指挥医学救援的总后卫生部部长张雁灵立即决定使用“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

  解放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7家军队医院的12名专家,在远程系统上就小多杰的病情进行深入探讨诊断,确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最终保住了小多杰的双腿。

  尽管是在偏远的地震灾区,但在现代化的救援手段帮助下,军队医疗救护人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19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疗队收治一名怀孕5个月的23岁藏族患者。患者是急性阑尾炎穿孔,如不马上手术会有败血症等危险。

  医院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等科室专家教授通力协作,采用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手段,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例高海拔地区野战条件下孕妇急性化脓阑尾炎穿孔手术,保住了孕妇的生命。

  总后勤部抗震救灾后勤保障指挥协调组组长、总后勤部副部长秦银河说:“我们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亮出家底,竭尽全力,调拨了现代化的野战卫生装备参加抗震救灾。”

  军队卫生系统紧急调集的100台便携式加压氧舱,15日从北京发往地震灾区。这种便携式加压氧舱对因缺氧引起的急性高原病症有积极的治疗作用,体积小,展开容易,加压过程不超过10分钟,很快成为灾区救援的“明星”设备。

  军队卫生部门快速筹措的57个品种野战急救车、集中供氧装置、野战医疗成套装备,紧急采购的70台制氧机、2000台供氧装置、100套伤员运送担架,源源不断运抵一线,大大增强了一线伤员救治能力。

  设置在玉树州体育场的野战方舱医院,每天迎来络绎不绝的受伤群众。从北京军区、济南军区抽调的这种方舱式野战机动医院,是我军目前最为先进的野战方舱医院,信息化程度高、机动性能好,设置床位200张、手术台4张,只需1个小时就能展开运行。

  自投入灾区以来,这两所方舱医院就承担了在地震中损毁的玉树州医院和县医院的功能,为数千名伤员进行了救治,成为受灾群众眼中的“生命方舟”。

  爱心传递,为灾区群众播种绿色希望

  “饿了吧,快吃,这里就是你们的家。”19日,随着志愿者将丹洁文毛等3名藏族孤儿送入兰州军区总医院医疗队孤儿收治点,玉树地震灾区首家孤儿收治点正式成立。

  这个医疗队在巡诊时发现,不少灾区孤儿无家可归,有的在地震中受伤,无固定医疗点就诊。医疗队当即决定在灾区开设孤儿收治点,凡无家可归或身体受伤的孤儿,医疗队将对其进行集中收治。

  为让孤儿有个温暖的家,医疗队专门设立了“孤儿帐篷”,挑选儿科、骨科、心理科等科室的5名医务人员,对受伤孤儿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为每名孤儿准备了舒适的被褥,并安排医疗队藏族战士杰木措给孩子们辅导文化课,让他们尽快从失去亲人的阴影中走出来。

  灾难,摧毁的不仅仅是家园,灾区群众的心灵同样需要慰藉。

  20日,由兰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名心理专家组成的心理服务组来到青海玉树县扎西大同村一社,向受灾群众发放心理健康手册,宣讲心理防护知识,进行灾后心理安抚,开展抗震救灾心理服务活动。

  连日来,无论是在医院,还是在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到处可以见到军队心理专家和咨询服务人员的身影。他们针对灾区群众震后出现的不同心理疾患,采取集体疏导和“一对一”诊疗的方法,鼓励受灾群众战胜困难、勇敢面对未来生活。

  大灾之后,必须确保灾区无大疫。针对玉树地区地处高寒、高海拔和鼠疫等传染病疫源地的特殊环境特点,总后卫生部选派了3支卫生防疫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家,配备先进的野战防疫车,会同灾区当地防疫机构调研卫生防疫状况,研究疫情防控措施。

  救灾还在继续,军队医疗系统已经着眼未来,帮扶灾区医院恢复功能。

  4月22日,北京军区野战方舱医院和玉树县政府、玉树县医院举行结对帮带仪式,标志着灾后医疗重建工作正式启动。4月25日,济南军区野战方舱医院和玉树州医院举行结对帮带仪式。

  这两所方舱医院将发挥医疗救治的骨干作用,并将从现有医疗队中抽调部分力量深入结古镇周边乡镇巡诊看病,协助恢复村镇医疗功能。

  截至目前,军队参与救援卫生力量已与当地8个卫生院建立帮带关系,并进驻各点开展帮扶工作。军队医疗卫生系统,将为灾区留下一支支不走的医疗队。

  巍巍的青藏高原,不竭的三江源头,见证着人民子弟兵对人民群众的殷殷深情……

  (本报玉树4月26日电)

  相关专题:解放军武警公安玉树抗震救灾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抗震救灾 医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