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炮采用机枪射击检验新型导弹推进剂性能(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09日 10:31  科技日报
吴勋,二炮装备研究院某室主任。
吴勋,二炮装备研究院某室主任。

资料图:中国弹道导弹测试
资料图:中国弹道导弹测试

  吴勋,二炮装备研究院某室主任。近年来,他带领全室创造性完成重点课题500余项,该室荣立集体三等功,被评为二炮新武器建设先进单位,他个人也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三等奖六项,多次立功受奖。

  破解难题节省巨额经费

  随着一声声清脆口令,一场大规模导弹检测拉开帷幕。突然,号手报告:某指标超标。

  巨龙“微恙”,为武器使用蒙上一层阴影。技术会诊时,多数同志主张更换部件。但吴勋认为:要更换整个系统,代价太大,可以对故障做深入检查,如对整个系统没有影响,就不必大动干戈。他的主张得到上级支持。

  吴勋首次系统融合弹性力学、蠕变松弛等新技术,采用理论计算与地面仿真相结合,解决了大系统免分解检测难题,得出了“瑕不掩玉”的结论,为国家节省巨额装备维修经费。

  吴勋总是善于发现问题,破解难题。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质量直接关系发射成败,准确掌握性能,是提高二炮作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验收新武器时,吴勋发现某新型发动机缺乏准确质量评判标准,这为正确使用和贮存带来难度。他把触角伸向评判标准研究,对研制生产和使用的各种质量信息进行收集、过滤、实验和分析,形成了工程判据,并首次在国内创建了评判准则,为发动机贮存、维护、使用,提供了现代化监控手段,大幅提升了二炮部队装备管理水平。最终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一枚枚飞标利剑,穿越千里长空,精准击毁目标时,首长高兴地对吴勋说:“你们整修的老导弹焕发了青春,打出了历史最好水平。”

  超越自我突破技术极限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试验:首次特殊方式和作战检验发射,首次自我技术保障发射。吴勋作为武器总体专业负责人,不免有些顾虑。以前新型导弹发射,工业部门都来人把关,离开“拐杖”,出问题能解决好吗?但他意识到,要自主发射,必须增强自信心。

  他带领大家,以技术改造、发射安全、自身保障为突破口,认真检索每一个发射环节,提出了导弹可靠性、安全性及命中精度等17项技术改进建议,全部在发射中得到应用。他还现场解决数十个技术难题,为成功发射构筑了坚实的技术骨架。

  吴勋在靶场日记中写到:突破技术极限,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

  任务刚刚完成,吴勋就接到紧急命令,让他驰骋千里之外,参加联合作战演习。他再度出发,倒三次中巴车,历经两天两夜,在戈壁大漠颠簸行进1000多公里才到达目的地,筋疲力尽的他,顾不上歇息,马上投入战斗。

  个别环节问题使发射准备时间延长。为优化流程,吴勋提出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案,对阵地配套、装备保障和技术规范进行调整,方便部队操作,大幅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被称为提高导弹快反能力的一次突破。

  向国防科研彼岸急速划行

  宽阔的场坪上,机枪嗒、嗒、嗒,猛烈射击!但打的不是靶标,而是一种新型导弹推进剂。这是吴勋带队进行的武器试验。

  那年冬月,某部迎来新型导弹,这种新武器采用强力推进剂。但安全区间较小,部队首次接触,对稳定性有些担忧。

  吴勋就爱刨根问底。他深入剖析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对影响机理、易损条件和破坏效应深入探讨,构建了理论模型。他冒着生命危险,展开火箭撬、静电、殉爆、枪击等试验,淘出比黄金还珍贵的燃料指标,扩展了安全使用空间,使部队操作更有底了,具有重大的军事、经济价值。

  吴勋在学术交流时说:“国防科研如同奥林匹克竞赛,一旦进入,就会感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无形压力,使命与责任,催促你向目不可及的彼岸急速划行。”

  2003年底,吴勋担任室主任。当时,研究室刚刚组建,人员来自多个单位,全室只有12项科研课题。吴勋知道,自己领导的是全院最大的研究室,责任重大。他面向未来,打造复合型团队。多次到机关介绍本室的打算和实力,当年就上了45项课题。目前,该室已有2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军队科技奖,10余人荣立二、三等功,多人被评为全国、全军先进个人。(王铁 肖宏志 葛显丽)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机枪 导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