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力军 本报记者 别拓仑 特约记者 张日军
“信息化战争制胜秘籍:标准化”、“标准化一统天下”、“装备要发展,标准要先行”……这是记者近日在总参某研究所装备建设研讨会采访中听到频率最高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我军军用标准化工作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遵循需求牵引、技术推动、自主创新、快速提升、滚动发展、整体提高的原则,突出信息化建设需求,突出信息化作战理念,突出信息化共性技术,在优化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全面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快提高我军联合作战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采访中总参某部科技局秦宜学局长向记者介绍:该所在我国相关领域建设中可谓响当当的“国家队”,这里既有院士领军,又有大批后起之秀,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尤其新时期为加速推进我国的军用标准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标准化,其战略意义何在?地位和作用如何?记者专题采访了有关院士与专家。
“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
记者:标准化被誉为当今世界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制高点。目前各大国愈来愈重视把标准化作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请谈谈新时期标准化建设对军队实现变革与转型的战略意义和影响?
戴浩(院士):目前,世界各科技大国和军事强国均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将其作为信息时代实现国家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得标准者得天下!”大有“标准化一统天下”之势,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于全(院士):可以说,当今世界“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标准化,是新时期推进我国国防现代化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董尤心(研究所所长):“军用标准化是影响武器装备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按照国家战略部署,把标准化建设放在全面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和实现我国国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加以统筹。
戴浩(院士):信息时代搞标准化建设必须有世界眼光。当前,美国、俄罗斯和北约的军用标准化最具代表性,将其作为构建一体化军事体系、实现联合作战的核心,在军队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于全(院士):就一般意义而言,各国信息化建设当前均处于由各领域独立建设,向跨领域系统集成、进而实现一体化建设的过渡期,大都面临建设管理分散、顶层设计薄弱、“三互”能力偏低、核心技术缺乏和高素质人才不足等共性问题。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确保标准化建设工作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标准化应重视搞好顶层设计
记者:顶层设计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怎样理解军用标准化与顶层设计的辩证关系?如何突破标准化建设瓶颈?
尹浩(研究员):目前各国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一些共性问题凸显出来,而首当其冲的是顶层设计需求问题。同时信息系统日益增多,系统构成愈加复杂,信息共享维度不断扩展,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加快,使得顶层设计难度越来越大。
于全(院士):标准建设是科学的解决与规范:比如什么是顶层、怎样设计顶层、如何构建顶层等,均是顶层设计中必须科学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信息系统标准与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在制定过程、成果形式、广泛应用上,都具有耦合度紧、关系密切、协同一致等突出时代特征,从而使标准成为实现顶层设计的主要载体、具体形态和基础保证。
记者:标准化在军事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和一体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常兴泉(高工):今日世界各军事强国军队建设的实践表明,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构建一体化军事体系,已经成为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基本途径。然而实现系统的综合集成,必须依靠标准来统一技术体制,规范顶层设计,建立最佳秩序,实现整体最优,以全面提高系统的整体作战效能。
美国防部谋求的“信息优势”,即信息能够在探测器、处理和指挥中心、射击武器与作战部队之间快速无缝地流动,从而使作战人员能透彻地掌握战场态势。其中搞好综合集成,实现互操作,是获取“信息优势”的关键。
为国际标准制定贡献力量
记者: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我国标准化研究有哪些新成就?具体做法如何?
王俊华(高工):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标准,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活动,从而不断地改进我们的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全面提高标准化工作效益,加快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接轨。
董尤心(研究所所长):近几年,我所多次派专家参加国际电信联盟的电信标准会议,提交了“海底光缆系统参数”、“波分复用海底光缆系统兼容性”、“网络框架结构”等10多项标准建议,引起了国际电信联盟的高度关注,均被采纳,为通信网络国际标准的制订和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好军民融合共赢之路
记者: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军用标准化地位和作用有哪些新的提高与拓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俊华(高工):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关于建立“军民统筹协调机制、军民同用技术标准”的精神,为我国军用标准化建设指明了重要方向。
张洪永(研究员):军用标准化是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为获得最佳秩序而制定的共同遵循和可重复使用的科学规则。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军用标准、实施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通过采用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等方法,保证装备建设质量、优化体系结构,成为国防科技和装备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
王俊华(高工):从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形势看,军用标准化建设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承担和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下大力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全面提高装备性能和质量、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等,而其重要一环就是军民融合走好标准化共赢之路。
记者:而今注重军民结合已成为许多国家军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方略,我国军民融合有哪些新特点?
尹浩(研究员):就发展形势而言,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我们将逐步形成开放的、寓军于民的科学发展模式,建立起动态的、开放的军用标准体系,并统筹军民优势资源,更加有效地推动军民共赢发展。
以标准化提升核心军事能力
记者: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化。那么标准化如何提升核心军事能力?
王建伟(高工):简单地说,通过标准化能够有效地打破军兵种间存在的“体制壁垒”和“技术壁垒”,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系统整体效能,确保核心军事能力全面提升和国防建设高效发展。
记者:军用标准化在互操作和提高联合作战能力方面如何发挥作用?
罗强一(研究员):互操作性是制约联合作战的核心因素。互操作性即通常所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均离不开统一的接口协议和数据等标准。现代军队的使命、任务和特点,要求必须实现各作战要素的集成化和一体化,从而保证各种硬件设备软链接、诸信息流全融通和各种能力的互操作。所以,联合作战离不开“三互”,而“三互”更离不开标准化。
记者:标准化在伊拉克战争联合作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王建新(研究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部署有各种指挥中心,而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中央司令部前指的可部署指挥所。这是一个联合指挥所,采用模块化结构,是可搬移式的指挥中心。其最大特点是,可在全球范围快速部署,新型模块化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作战时节的需要,组装、搭配成车载、机载、舰载等多种机动指挥所,部署成各级指挥中心。所以,美军已不仅仅是在单台设备或单个系统中应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而是将这种设计理念运用于像中央司令部指挥中心这样大的巨型系统之中。
蒋晓原(研究员):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以实战检验了一系列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新的作战理论与概念。他们利用具有作战空间态势感知优势的多传感器信息网,来获得决策优势和作战行动优势,这当中标准化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标准化助推科技创新发展
记者:军用标准是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的重要成就,科技成果是标准制定的宝贵资源,标准化如何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局?
顾晓鸣(高工):标准作为新技术的载体、科技成果向战斗力转化的桥梁,在信息化建设中正在发挥先导和引领作用。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为保持和争夺信息优势,均坚持走发展自主可控军事信息系统的道路。俄军规定军事信息系统只能使用本国研制的关键基础软硬件产品;印军则明确提出关键部件、关键技术、关键系统必须国产化的建设要求。
记者:军用标准实现自主可控创新发展如何把握战略机遇期驶上快车道?
顾晓鸣(高工):关键要坚持标准先行,优先采用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标准,快速形成战斗力,进而抢占先机,避免受制于人。
于全(院士):军用标准化是一门涉及众多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需要驾驭宏观的复杂系统工程,我们只有认真贯彻军委新时期战略方针,遵循需求牵引,加强自主创新,才能推动我国军用标准化事业产生新飞跃。
■进入新世纪,各大国尤其是各军事强国均以标准化为战略制高点,展开激烈的竞争与对抗,大有“标准化一统天下”之势
■所谓标准化,即在科学统筹下将各科技要素及其成果进行集成整合实现整体优化,从而使系统产生最佳和最大效益
■标准化是全面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关键一环;外军认为“没有联合作战的战争是地狱,而没有标准化的联合作战则是真正的地狱!”
■目前,标准化建设已成为信息时代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时期,加快军民融合建设步伐成为共赢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