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着力建设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全军和武警部队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综述 武艳阳 张 良 本报记者 赛宗宝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4日 06:24  解放军报
武艳阳 张 良 本报记者 赛宗宝

  新年伊始,来自总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军和武警部队共有50个少数民族的干部3万余名,其中师以上干部500余名,在加强部队建设和完成各项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总政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特别是驻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部队,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和军委、总部的决策部署,在少数民族干部生长补充、培养锻炼、选拔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逐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少数民族干部数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高。目前,全军和武警部队少数民族干部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75%。

  放眼战略和全局,科学统筹规划

  2008年5月1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吸引了全国各大媒体的目光。作报告的是西藏军区某部一位年轻藏族军官——江勇西绕。他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撰写了上百篇心得体会和论文,先后4次参加军以上单位军事比武次次夺冠,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爱军精武标兵,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0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忠诚使命的模范军官”荣誉称号。

  在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中,成都军区某陆航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该团是一个由羌、藏、彝等少数民族飞行员组成的先进集体。团长余志荣、副团长扎西泽仁、特级飞行员邱光华等17人,都是我军陆航部队第一代少数民族飞行员。他们多次在卫星回收、国防科研、航线开辟、边防巡逻、抢险救灾等任务中作出突出贡献。2008年5月31日,邱光华率机组执行运送地震受伤群众任务,因突遇低云大雾和强气流,5名机组成员在超极限飞行中不幸遇难。同年6月,军委胡主席签署通令为他追记一等功。

  江勇西绕、邱光华和陆航团的少数民族干部,是战斗在部队各条战线上的数万名少数民族干部的优秀代表,是长期以来我党我军关心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生动例证。

  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军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军队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少数民族干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战略举措,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内在要求。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主席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关心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进步,对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作出深刻论述,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为做好军队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

  1949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一著名论断,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1981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视察新疆时的谈话中指出,要树立一个选拔民族干部的标准,注意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对思想作风正派,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又有突出工作表现和一定资历的同志要大胆提上来,甚至放到很高的领导位置上来。

  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视察部队时,反复强调,“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求各级领导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少数民族干部作出贡献。

  2005年5月,胡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在2009年9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胡主席再次强调,要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胡主席对军队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也非常关心,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多培养一些少数民族干部,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根据胡主席的决策指示,近年来,军委总部从党和军队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总部和各级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作为一项管根本、管长远的政治任务,纳入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总体规划,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为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非常重视军队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多次指示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郭伯雄2009年3月在一份内部材料上作出批示,要认真学习理解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并着重就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作用发挥强调指出,在当前部队执行维稳任务中,要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官兵的作用,培养更多的维稳先进个人。徐才厚指出,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十分重要,要着眼全局和长远,通盘考虑,科学规划,抓好工作落实。在赴驻内蒙古、宁夏部队调研及召开军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工作座谈会时,徐才厚明确指示,要加强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驻民族地区的省军区、军分区和武警部队团以上班子中,要有一名精通本民族语言、风俗的民族干部。

  总政多次研究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有关问题,去年以来专门派出工作组,就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确定了重点抓好完善政策、交流任职、集中培训、调整补充的总体思路。

  2009年7月,来自全军6个大单位的16名少数民族干部到四总部机关,进行为期1年的任职锻炼,其中10名同志担任局室领导。

  2009年10月,军队民族干部培训班在国防大学开班。41名少数民族干部来到全军最高学府“充电”。军委徐副主席在开班之初,亲自到校接见学员并与大家座谈,转达胡主席和军委其他领导的关心问候和殷切希望。

  成都军区部队驻地有3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军区党委明确提出,驻民族地区的省军区、军分区和人武部班子,逐步配备至少1名本地区主体类型少数民族干部。

  南疆军区坚持大范围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对政治坚定可靠、综合素质过硬、表现特别突出的,不限单位、不论专业、不唯经历,做到成熟一个、提升使用一个。目前,军区部队师职民族干部中50岁以下的占90%,团职民族干部中40岁以下的占72%,年龄结构日趋合理。

  武警西藏总队规定,从排职到师职、从初职到高职的每个职级,都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民族干部。目前,除两个办事处外,所属各支队级班子中均配备有藏族干部,并有58名藏族干部分别走上支队、大队、中队三级主官工作岗位,使藏族干部梯次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内蒙古军区对民族干部做到同等条件下送学培训、提升使用、储备保留等“三个优先”,有效调动了少数民族干部献身国防、建功立业的积极性。

  全军和武警部队其他驻民族地区的军以上单位,也普遍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办法。

  大力培养锻炼,大胆选拔使用

  来自成都军区的一组数据令人鼓舞——

  近3年来,该军区共选送778名少数民族干部入学培训;西藏军区与军地院校联合办班,组织129名少数民族干部进行学历升级。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较2003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军区先后把102名少数民族干部列入师以上后备干部,先后选拔4名军职、24名师职、219名团营职少数民族干部,进入团级以上领导班子。

  数据无声胜有声,这无疑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培养锻炼、大胆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一个缩影。近几年,各级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正确把握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特点规律,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突出抓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扎实搞好理论武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打牢少数民族干部爱党报国的思想根基。广大少数民族干部把对党忠诚作为终生不渝的信仰和追求,在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等重大原则问题上,认识不含糊、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站稳脚跟立场,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指挥。尤其是在执行维稳任务中,部队少数民族干部和广大士兵,以出色表现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优异答卷。

  ——加大院校培训力度。注重发挥院校培训的主渠道作用,采取放宽条件、计划倾斜等办法,积极选送少数民族干部入军地院校培训和学历升级。武警新疆总队南疆指挥部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函授自学学习。目前,指挥部营团职少数民族干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93%以上,46%的少数民族干部获得国家颁发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97%以上的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参加了总队、支队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了整体素质。

  ——加强实践锻炼。注重把少数民族干部放在维稳处突、处理民族事务一线,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青海省军区近3年有计划地安排12名年轻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军区和省军区组织的参谋业务、政工比武、军事演习等大项活动,并挑选了23名藏族干部配属任务部队当翻译作向导,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考验、提高本领。广西军区注意在边境勘界排雷、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有意识地让少数民族干部参加发挥作用。

  ——注重在重大任务中考察使用。坚持把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平台,在执行维稳处突、抗击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中,及时考察和识别少数民族干部。兰州、成都战区部队把政治立场坚定、工作实绩突出、有发展潜力的少数民族干部,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

  随着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大,驻民族地区部队中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加,一批优秀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目前全国5个驻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军区中,4个单位班子或部门领导中有少数民族干部;77个驻民族地区的军分区班子中,共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61名。

  拓宽来源渠道,加大补充力度

  党和军队的宏伟大业犹同江河川流不息、奔涌向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举旗人薪火相传、接力奋进。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培养补充,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昆明陆军学院附属藏族中学,是全军唯一一所培养藏族预备军官的学校,成立15年来,先后招收1100多名藏族初中生,目前已有597人毕业考入军队院校经培训后补入部队,成为成都军区藏族干部的主要来源。

  与此同时,依托西安陆军学院开办以招收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蒙古等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为主的附属民族中学高中班工作,也正在抓紧启动。

  针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生长来源受限、补充渠道不畅,各级通过建立培养生源基地、扩大生长干部院校培养规模、增加入伍当兵和保送入学数量等途径,积极拓宽少数民族干部生长来源渠道,不断加大补充力度,确保了少数民族干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进出有序、替补顺畅。

  成都军区将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的“触角”,从大学校园前伸到普通中学,从高校生扩展到中学生,将西南14所民族中学确定为“国防生源基地”,发现和培养少数民族后备军官苗子。

  新疆军区采取下达专项指标、单独划线和定向录取等办法,增加少数民族士兵保送入学和军校录取数量。2006年以来,先后录取、保送96名少数民族生长干部,从地方接收53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在新疆大学和石河子大学选拔接收了46名少数民族国防生。

  武警西藏总队注重征召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藏族青年入伍,并从中选拔学员苗子,做好重点培养教育。他们通过与自治区有关部门协调,每年从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藏族生源招生量,为部队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少数民族干部。

  2009年军校和国防生招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数量增加至210名,比往年增加近1倍,全军共补充少数民族生长干部793名,基本满足了部队需要。

  随着总参、总政《关于加强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的颁发实施,各级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将有更多优秀少数民族青年加入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行列,成为新一代戍边卫国的忠诚卫士、促进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反恐维稳处突的特殊力量。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