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虎年春节前夕,当无数游子踏上漫漫归乡路时,本报记者钱晓虎、李建文、梁蓬飞、费士廷、郭建跃、傅强、孙兴维、代烽、尹航、姜兴华背起行囊出征,分赴大雪纷飞的北疆、温暖如春的南国、寒风凛冽的西陲,来到一座座军营,与连队官兵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同娱乐,一起为祖国守岁、为人民站岗。
连队处处新变化,军营节日欢乐多。蹲连采访的本报记者,将用手中的笔如实记录部队基层发生的可喜变化,用镜头留住官兵的笑脸,用心体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当代军人的情怀和风采。本报从即日起推出《虎年春节走军营——本报记者下连见闻》专栏,刊登记者发自节日军营的现场报道,中国军网、国防部网站也将在第一时间同步推出这些来自基层第一线的鲜活信息!
本报记者钱晓虎2月12日在东海舰队某大队报道——
离别,为了下一次团聚
腊月二十九,过年的氛围已非常浓厚,而在祖国东南沿海的某海岛,即将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官兵们却在忙着做出航前的准备。
战舰上,一箱箱水果、一筐筐蔬菜被搬上甲板,一摞摞新书和影碟也被送进住舱。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岸上一群前来送行的军嫂和孩子,正在和自己的丈夫、父亲道别。
小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北风也刮得很大,这增添了离愁别绪。但是,大家心里明白,春节战备巡逻是雷打不动的——当年味浓郁的时候,战舰就会准时出发,驶向寂寞的领海线。
来自安徽凤阳的武长琴很早就来到码头。尽管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一年多未曾谋面的爱人又要远航,她的眼圈还是红红的。她的爱人名叫汤忠南,某艇枪炮区队长,此刻正逗着5岁的女儿:“爸爸出海给你抓鱼,回来做年夜饭。”这位平日操枪弄炮的汉子想一直保持微笑,可看着天真的女儿,却忍不住扑簌簌地掉泪。女儿出生时,他正在海上执行任务,回到家时,女儿已经四个月大了。等他下一次回家的时候,女儿已经能走路能叫爸爸了。汤忠南给女儿取名叫汤冉——每天看到太阳冉冉升出海面时,就能想到女儿睡梦里甜美的笑容。
但是,军港码头上从来也不缺少欢笑。“房子装修好了,家具一应俱全,都是新的。”军嫂丁自兵笑着告诉记者。几天前,她带着女儿花了30多个小时,转乘火车、汽车、轮船、“摩的”来到海岛,和丈夫团聚在崭新的士官公寓里,这让她感到很满足。
有人说,军嫂们就是一群 “候鸟”,春节一过,就要飞回原来的地方。这群“候鸟”的“领头雁”——大队长龚任的妻子邵集娟却选择了随军,长久地“栖息”于此。和往年一样,她也加入到送行的队伍中,和大家有说有笑。邵集娟至今清楚地记得16年前第一次来队的一幕:丈夫出海防台风,家里只剩她一个人,窗户被台风吹破,满屋子进水,出门时伞被大风刮上了天。想出岛?所有的船都停航了。她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再也不上这个破岛了!可是,“我不来,他就可能动摇,那我的错不就大了吗?”慢慢地,她习惯了军人妻子的角色,也理解了丈夫21年坚守海岛的选择。后来,她干脆带着孩子随军来到岛上,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
“离码头部署!”指挥员熬以华发出起航号令。战舰解缆起航,缓缓驶离码头。码头上,他的妻子周利惠正带着女儿深情凝望。这样的场面不是第一次了,在重庆一所小学任教的周利惠有她的理解:“我家团圆了,就会有别的家庭分别。丈夫是一名军人,就应该出海巡逻,就像我作为老师要按时上课一样天经地义。今天的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的团聚。”
战舰驶向主航道,送行的人群仍在挥手。“呜——”一声雄浑的汽笛回荡在军港,出征的战舰向祖国预祝节日平安,向战友和军嫂们致以新春祝福!
本报记者孙兴维2月12日在霍尔果斯边防连报道——
界碑前的宣誓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虽然室外雪花飘零,气温-19℃,但记者置身中哈边境的新疆军区霍尔果斯边防连,一股浓浓的新年气息扑面而来。
指导员马文涛告诉记者:“我们虽然地处边防,但大家喜迎新年的热情一点也不逊色。”走进连队俱乐部,这里已成为欢乐的海洋,为准备连队自己的春节晚会,许多战士在这里“热身”:练书法、预先演讲、歌咏比赛排演。
室内热情似火,巡逻路上也洋溢着喜迎新春佳节的浓浓氛围。在中哈边境界碑前,官兵面对白雪映衬下的鲜艳国旗,进行“迎新年、保安全、守边防”宣誓。班长李俊杰告诉记者,边防连北京,站在界碑前进行宣誓,更增添了我们守卫国门的信心和力量。
本报记者代烽2月12日在“硬骨头六连”报道——
“晒”出你我的精彩
今年过年整点啥?这几天,“硬骨头六连”干部一直在琢磨这个事。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每名官兵对牛年进行一次梳理,挑选一张自己最精彩的照片,全连制作一本电子相册,挂在连队的网页上“晒一晒”。
点击进入电子相册,相册里已有了10多名官兵的照片。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七班下士姜麟的阅兵训练照片。姜麟在照片说明中这样写道:我很荣幸代表连队参加了国庆阅兵,在牛年着着实实“牛气”了一把,在虎年我将努力把工作干得虎虎生威。
继续浏览,一张新兵的新照和一张老式黑白照片的组合特别吸引人的眼球。新照中,一名新兵奋勇向前奔去,旧照片是“小尖山16名勇士”出征前的一张合影。连队指导员郝力解释说:“上世纪的一次战斗中,连队抽组了16名勇士担当‘尖刀’。无巧不成书,其中一名勇士的儿子刘峻去年底也来到连队当兵。”刘峻在照片说明中写道:我一定继承父亲的勇士精神,争当一名新时期“硬骨头战士”。
谈话间,电子相册里照片在不断添加,精彩也不断涌现。记者随手点开一张照片,讲台上,一名士官讲得眉飞色舞,讲台下,师团领导听得津津有味。
讲课的是四班长李艳超,他对某新型两栖步战车车载炮的“脾性”摸得一清二楚,是全团炮手的“总教头”。
王勇敢、柯细权、韩东洋……一张张感人照片,讲述的是故事,记录的是成长,“晒”出的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