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 田剑威
多年来,“中山科学研究院”一直是台湾自主开发尖端武器的重镇,它不仅研发出IDF战斗机和各类战术导弹,还差点搞出核武器。不过,台湾在过去十余年里大搞武器外购,令岛内装备自研能力停滞不前,“中研院”上下士气低迷,早已失去昔日的光彩。
据台湾“中央社”2月4日消息,台湾“国防部”为给“中研院”寻找出路,打算对其进行“行政法人化”改制。根据规划,“中研院”今后将自负盈亏,连高度敏感的武器销售也将成为其主要业务,军方则会提供设施与装备支持,助“中研院”一臂之力。
科研重镇内部摩擦多
自20世纪60年代“中研院”依靠台军人力物力支持成立以来,科研单位与军队不同的文化频频在这个军事科研重镇内部引发摩擦。岛内《自由时报》曾透露,不少科研人员对军职主管心怀不满,对部队里盛行的裙带关系与“光说不练”的风格看不顺眼。而台军动不动就把研发人员当成“大头兵”管理,喜欢搞繁文缛节,更令科研人员恨之入骨。另外,台湾军中有喜欢“小事化大”的癖好,某部门曾因人事预算执行不佳,所长亲自带领部属重新计算花费,事无巨细一项不漏,结果耗费太多时间而延误了新装备的研发进度。
“中研院”员工大多是与研究计划共进退,“计划养人”成为其人事特色。《自由时报》称,由于“国防部”近些年偏好外购,对自制武器信心不足,每年上千亿元新台币的投资中分给“中研院”的不到20%,使后者仅靠现有装备的维持费苦撑,与上世纪80年代有着花不完预算的年景形成巨大反差。这让吃公家饭的“中研院”员工常有前途渺茫之感,许多曾热情参与“防务自主”的民间业者,更是早已心灰意冷。
借机提升裁军绩效
对于台湾“国防部”着力推动的“行政法人化”改革,有内部人士坦承这可能是“中研院”翻身的最后机会。根据规划,“中研院”今后除了继续获得科研资金外,还能靠外销武器补贴生计,不但进口军用零部件免征关税,卖军火的收入也将免征营业税,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它的市场竞争力。
“中研院”在全盛时期有2万名员工,现在约有8000人,分为军职、文职与聘用人员。台军设想,现役军人如愿意转入法人化的“中研院”,官职、奖惩、保险、退休与抚恤金等都保持不变。少校以上军官服役满20年在“中研院”退伍时,还会一次性加发7个月的俸给总额,文职与聘用人员也类同。考虑到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转到法人化的“中研院”任职,台军保证多余的军职人员将尽量在军队内部消化。但因“国防部”自己也在瘦身,要找到职缺有不小的难度,万一没有机会,这部分人只能退伍。
据分析,“中研院”改制正逢台湾大裁军,几千人整体移出军队体系,有助于“国防部”美化账面数字,也算是裁军绩效。如果改制后的“中研院”继续经营不佳,无法达到当初设立的目的,身为监督机关的“国防部”也可提请“政府”解散“中研院”,届时继续任用的人员将由“国防部”协助安置,并继承“中研院”的资产与负债。
转型后更方便卖军火?
目前,台湾“中研院”有许多研发计划,包括电子战系统、冲压发动机、电磁脉冲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空空导弹等。这些计划都是根据“国防部”的要求进行的,但因为许多关键零部件要从美国进口,一旦形势有变,相关项目就会受影响,像“雄风”-2E巡航导弹就因关键零部件被美国“卡住”而耽误了研发进度。除了行波管放大器、激光陀螺仪等较为人知的美制元件外,“中研院”从欧洲进口的一些元件也经常遭到刁难,且品质不稳定。其转型为“行政法人”后,是否能够改善现状还值得观察。
由于台湾外部处境窘迫,“中研院”出口武器受到许多现实因素制约。《自由时报》报道,曾有某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向台湾采购“雄风”-2反舰导弹的意愿,交换条件是协助台湾与该区域的其他国家发展“邦交”。但台湾军方认为,该导弹射程达150公里,而买主周边并无明显的敌对国家,出售导弹得不偿失,影响台湾“国际形象”,最后只好作罢。
未来“中研院”改制后,这样的“自我设限”可能会放松一点,因为即使台湾不卖武器,其他国家也会出售,而且通过卖军火可与别国建立较长期的关系。毕竟,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军方是执政主体,与其合作对台湾有实质好处。
还有分析认为,相对硬件,软件和技术的输出相对无形。如果“中研院”协助某些国家发展导弹系统等也未尝不可,既不需担心核心技术外流,也可降低政治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