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出版社2月8日将隆重推出丁晓兵著作《左手礼》。
一位断臂战斗英雄的真实生活版,现代生活中真实的“亮剑”人物!
现代战争中堪比“黄继光、董存瑞”的战斗英雄丁晓兵。
19岁的英雄因战争而断臂,面临考验重重。
选择安逸还是挑战?
生活不因他是英雄而改变其残酷的一面。
而他不改英雄本色,生活在他手下活色生香。
精彩花絮:
人的命天注定,在我年少轻狂时,还以为人生的道路繁花似锦,老天却早就在前方给我安排了陷阱,幸亏中国武术提前赋予了我免疫力。
我拖着俘虏撤退,眼看着炮弹朝我们飞来,我扑在俘虏身上,炮弹在附近爆炸。突然俘虏从身上摸出一颗手雷,拉掉了引线。班长大喊:“丁晓兵危险!”……
我开始了人生中第二次学习用笔。在战场上打仗需要流血,写字画画同样也在流血,要想以残缺之躯活出精彩,我必须面临终身的战争。
假如十年二十年之后仍有事迹在你身上出现,你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在那次年终军事考核中,共计8个军事训练科目,我的成绩是7项优秀1项良好。我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因为这一次意味着我的新生的开始。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偶像级的战斗英雄亲笔写作出版的书。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
丁晓兵以生动的坦率而真挚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回顾了一个城市少年如何从小飞武,崇拜英雄,战争爆发后毅然从军并在战场上成为英雄的往事。
在训练场上他把自己煅造成最优秀的新兵,很快被选拔奔赴前线成为一名参战的侦察兵。在执行抓捕任务时,他为了保护战友和俘虏,抓过了战俘扔过来的手雷,手雷爆炸在他的右手中,他割断右臂,扛着俘虏、翻山越岭,胜利完成了任务,而他却因大量失血“死了”。
“独臂英雄”才19岁,生活向他展开了各式各样的面孔,丁晓兵何去何从?听他娓娓道来。
他忠于自己的理想、信念。他放弃了组织上安排的优厚待遇,毅然选择了基层部队,而在连队,他从指导员做起,不仅带出了优秀的连队,而且写出了大量新闻稿件,把后进的部队带出了先进的风采。他爱兵如子、清正廉洁、浩然正气。
他用左手打出一个个齐整的背包,投出最远的手榴弹,打出最好的射击成绩;他用左手写出一笔笔漂亮的书法、画出一幅幅精美的国画,并且做出可口的饭菜。他用不懈的追求收获了一份期待的爱情、一个美满的家庭。
他告诉人们:没有什么困难是战胜不了的,只要你不放弃,你顽强地努力。他的身体为了国家、人民而残缺,但他的精神、他的人生却因坎坷而完美精彩。所有的读者将看到英雄偶像五味杂陈、辛酸苦辣的生活,被他的巨大人格魅力所感染。
丁晓兵简历:
安徽合肥人,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入党,历任战士、排长、指导员、新闻干事、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副政委等职,现任武警8730部队政治委员,大校警衔,党的十七大全国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4年,因在一次战斗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被誉为“独臂英雄”,荣获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的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战时忘死、平时忘我”的英雄本色,总结推广经验110多条,获得奖牌、证书和奖杯310多个,发表新闻报道、理论研究等文章500多篇,多次立功受奖,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被国家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符号,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符号,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武警部队“拥政爱民模范”、武警部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100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事迹被拍摄成《我的左手》、《独臂绘丹青》等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