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战略导弹部队的艺术再现 ——介绍辛茹和她的叙事长诗《火箭兵三部曲》 ■柳建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30日 08:01  解放军报

  6年前,第二炮兵女诗人辛茹决定用叙事长诗的形式,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创作3部每部超过五千行的叙事长诗——《火箭兵三部曲》。

  此后的几年里,没多少人在意她的这个创作计划,就连文学界同行们,得知辛茹的这个创作计划后,也大都认为辛茹为自己制定了一个最难实施的计划。毕竟,时间的车轮滚入21世纪后,中国这个曾经的诗歌大国,这个曾经产生过《诗经》、“楚辞”和“唐诗”的国家,读诗的人越来越少,有人甚至戏谑读诗的人没有写诗的人多了。的确,诗歌这个文学体裁被关注的程度已经降到了很低。如果辛茹这个时候放弃创作短诗的快捷,而让自己沉入到一支部队的基层,沉入到庞大的创作中去,万一失败,其打击不言自明。无疑,当时的辛茹将自己置于这种巨大的风险之中。

  但是6年后的今天,辛茹竟然真的为我们拿出了3部每部都超过五千行的叙事长诗:《火箭碑》、《杨业功之歌》和《洞天》。这3部长诗,构成了一部诗化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史:《火箭兵三部曲》。

  《火箭碑》是一部叙述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全貌的全景式作品;《杨业功之歌》是一部以杨业功为主角的描述第二炮兵常规导弹发射部队成长历史的作品;《洞天》是一部作者献给第二炮兵工程部队官兵的作品,是向第二炮兵工程部队走过的50年光荣岁月致敬的作品。

  辛茹在《洞天》一书的封底上,留下了这样的题诗:“我们可以忍受寂寞和孤独/可以被漫长的岁月和荣耀/埋没 隐藏和淡忘/当然更能忍受艰难和清贫/更能忍受冰雪的覆盖/烈日的暴烤/天塌地陷的摇晃和摧残/以至忍受战友之间/那种血肉模糊 痛断肝肠的/分别 离别和诀别/因为我们都需要祖国的强盛……为此我们都愿意/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之中/默默地去打造一只只/不锈的剑鞘 把祖国的正义之剑 藏在天地之间 日月之间”。辛茹讴歌的正是这样一支默默奉献的导弹工程兵。

  他们自1984年10月1日开始公开亮相,手握护国的倚天之剑——战略导弹,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方阵压阵的那些人。因为他们的存在和10年一次的精彩亮相,全世界的华夏子孙才真正拥有了安全感和自豪感,因为他们的存在和10年一次的威慑性亮相,中国在当今的世界才逐步地被看做大国。他们是不怒自威的导弹发射兵。

  国威军威重二炮。经过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3次国庆阅兵后,13亿中国人,心里都认可这个判定。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地球已经成为一个村子的时代,第二炮兵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守护神。自然,第二炮兵不是唯一一支让国人能在依然是强食弱肉的世界里,能够安然入睡的武装力量,但它肯定是最重要的战略力量之一。

  翻遍中外文学史,不管一部作品在问世之初是造成过一时洛阳纸贵的风光,还是遭到了无人问津的冷遇,最终能够走向不朽的,大多是那些为时代主角立传的作品。如果以作品的史诗品质来衡量,作品以时代主角为主角的,几乎是不朽作品的全部。《伊利亚特》、《奥德赛》、《罗兰之歌》、《格萨尔王传》、《江格尔》,这些中外民族的优秀史诗,无一不是讴歌英雄和展示崇高的。

  辛茹在选择第二炮兵作为自己描述对象的时候,显然是存有雄心的。她选对了描述对象,她不可能不取得成功。一个女诗人,耗去生命中最美好的6年时光,为一支英雄的部队,写出了一部诗的历史,在当下中国,毫无疑问已经造就了一个传奇。试问,古今中外,有哪一支部队的历史,被诗人用万行以上长度的诗歌深情吟唱过?没有!因此,也可以说辛茹用6年的艰辛劳作,创作了一部传奇作品的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传奇。在这6年里,辛茹的人生也如导弹工程兵一样,终日与寂寞和孤独相伴,天天和艰难、清贫为邻,甚至曾经和死神擦肩而过,这些经验和体验,都为她作品增添了切肤的真实感。

  作为叙事长诗,《火箭兵三部曲》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性。仅以第三部《洞天》为例,可以窥视一下辛茹的杰出才华和良苦用心。《洞天》的总体结构是师承荷马叙事传统的,它的时间线是按物理时间由远及近的。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带来了《洞天》的坚实有力。然而辛茹创作《洞天》的时代,毕竟和荷马讲述《奥德赛》的时代大不相同了。《洞天》必须呈现出21世纪诗歌的技术特征,必须充分体现出诗歌艺术的现代性。于是,我们在《洞天》中,看到了世界诗歌技术革命的诸多良性影响。《洞天》的叙事视角是多方位的,有全知全能视角抹出的底色,又有儿子的倾诉画龙点睛,再有孙子视角的未来畅想。《洞天》叙事手段的丰富性,让这个祖孙三代导弹工程兵无怨无悔为祖国打造不锈剑鞘的故事,有了金属的质地和油画一样的层次。这种极见作者才华的艺术独创精神,让《洞天》有了格调,有了品位。

  《火箭兵三部曲》是近几年来中国诗歌创作的十分重要的收获。据悉,辛茹的第四部描述战略导弹兵的叙事长诗即将完稿。希望她能排除一切干扰,沿着既定的创作道路走下去,走得更远,并最终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一样,走入历史,走向不朽。用叙事长诗为部队写史,是辛茹独辟蹊径的创作道路,也是很值得称道的。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