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瑞红 季生龙 刘 鹏
1月14日凌晨,小兴安岭腹地,气温-35℃。
一大早,黑龙江某预备役团团长李建中带人在冬训现场转了一圈,发现大到车辆、柴油发电机,小到笔记本电脑、激光测距仪等装备器材,都能正常运转。他颇为欣喜地说,小发明也能解决大问题!
该团驻地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是全军最靠北端的预备役团。当地冬季平均气温在-30℃以下,每年冬训时,由于气温低,车辆发动很困难;加之冰雪路滑,司机驾驶时总是提心吊胆。此外,笔记本电脑一运转就“死机”,因冻土层太厚无法进行构工作业,野外训练容易出现冻伤……这些问题都曾让官兵们头痛不已。团长李建中向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冬训时,摩托化行军途中运输车辆突然“熄火”,坐在车里的官兵冻得上下牙直打架,最后只得徒步行军赶回部队。从那以后,团里每年冬训的路程变短了、时间缩减了、有些课目也取消了……虽然保住了安全,训练水平却在低层次徘徊。
“高寒条件下开展作战训练,首先要练好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2009年8月,团党委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召开议训会时,形成这一共识。随后,一场专门针对冬训御寒的发明革新活动在该团迅速展开。团党委广纳群言、集思广益,在今年冬训时,大胆地将一批小发明付诸实践。
笔者在冬训现场发现,激光测距仪、观测器材等精密训练器材上都挂有一个小型红外线加热器,目镜上还贴有一层保鲜膜,以往受气温变化而结霜起雾的现象不见了。在宿营帐篷里,我们看到了一些干茄子枝。官兵们介绍,这是从当地老百姓那儿收集的防冻伤良方,用茄子枝洗脸、泡脚能防治冻伤。一名战士告诉我们,官兵们比较熟悉的防冻方法就有7种,说着还掀起衣服,指着腹部贴的一个“热贴”说,现在就是在雪地里爬行也不怕冷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电机轰鸣声。循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该团官兵正在一个山坡上构筑伪装工事。只见一台柴油发电机旁,一名战士正紧握钻机把柄钻土挖洞,黑土被源源不断地掘出来……10多分钟后,经过进一步修整,一个简易的猫耳洞便出现在眼前。指挥作业的干部告诉我们,这是该团利用编兵单位技术优势研发的冻土钻,今年首次用于冬训,钻挖冻土特别管用。他介绍说,今年冬训前,该团请来编兵单位、某器材生产厂家技术人员,针对严寒地区冻土“肉性”特点,将普通的冲击钻钻头改造成螺旋式,边钻边往外甩土,可直接将冻土层打破,解决了冬季训练装备器材架设、构工伪装中的大难题。通过这件事,官兵们悟出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子,花钱不多的小发明、小创造也能办大事。
几乎所有因严寒带来的车辆情况和难题,也都有相应的解决措施。机动途中,驾驶员人人都会背诵一首顺口溜:防滑链条绑得紧,起步停车油门稳,侧滑甩尾莫着慌,连续点刹制动加……为了确保冬训期间车辆正常行驶,官兵们可是没少下功夫:为每台车辆换上粘连特性好的冬用机油,在水箱中加注防冻液,并配有备用蓄电池。同时,还利用先进的保温、防震材料制作密封装置,给车辆穿上了“防寒保暖衣”,确保车辆在严寒条件下能正常发动。
此次冬训期间,该团官兵涉冰河、穿林海、翻雪山,先后开展了雪地摩托化行军、徒步行军、指挥所开设、通信枢纽开设、卫勤保障、野战抢修、伪装构工、雪地宿营等课目,车辆、装备无一“趴窝”,现役官兵和预备役人员无一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