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硕勋与“铁军”的渊源 ■戎建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4日 06:52  解放军报

  李硕勋,原名开灼,字叔薰, 又名李陶,1903年2月23日出生于四川高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南昌起义前后,李硕勋在以“叶挺独立团”为前身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和南昌起义后被编为十一军第二十五师工作过近一年时间,先后任师政治部主任、党代表等职,带领部队转战南北、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叶挺独立团”征召新兵

  1926年是国民革命汹涌澎湃、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一年。是年5月,为援助国民革命军第八军抵御北洋军阀吴佩孚南犯,“叶挺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队开赴湖南前线,占领了当时的革命中心武汉。此时,党组织派李硕勋到武汉任武昌县委书记兼中共武昌地委组织部部长,同年冬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

  “叶挺独立团”从1926年6月初投入北伐战争到10月占领武汉,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披靡,荣膺“铁军”美誉。与此同时,部队也付出了很大牺牲。全团共伤亡排以上干部60余人,士兵1200余人,第一营的官兵大部分阵亡。进入武昌城后,“叶挺独立团”急需补充大批新兵。团长叶挺、参谋长周士第通过武昌党组织与李硕勋取得联系,请求协助发动当地青年参加北伐军。当时,不少青年受“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传统观念影响,加之对当兵打仗存有一些恐惧心理,征兵工作一时很难开展。李硕勋充分发挥自身学生运动领袖和善于用真理说服群众的特殊优势,带领青年团干部深入当地广大青年中,通过引人入胜的宣传鼓动和扎实有效的组织发动,引导广大青年正确认识革命军队与军阀部队的不同,动员年轻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带头入伍。“叶挺独立团”在很短时间内就齐装满员,在后来的几次战役战斗中连战皆捷。武昌征兵得以补充大批新生力量,无疑是“铁军”重振雄风的有力组织保证。这是李硕勋在“铁军”最需要的时候所给予的宝贵支援,也为他日后融入这支英雄的部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鏖兵上蔡瓮中捉鳖

  1926年底,中共中央军委为加强党在部队中的领导工作,选派李硕勋到前身为“叶挺独立团”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任政治部主任。这使从小就酷爱军事、希望当一名军人的李硕勋开始了正式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军事生涯。

  李硕勋军事才能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少小时期。1915年,他在庆符县立高等小学学习时,目睹帝国主义入侵、山河破碎和军阀混战的局面,遂萌生了习武从军的愿望。1919年1月,李硕勋毅然投考四川讲武堂,因不够入伍年龄未被录取,后考入成都储才中学。“五四”运动中,在储才中学仅读了一个学期的李硕勋在新思想的影响下毅然停学,入川军骑兵师第一团任团部文书。数月后因不满军阀压迫愤然辞职返乡。1925年,在第七届全国学生代表大会上,李硕勋提出建立全国学生军的建议,得到一致赞同。他通过与上海戒严司令部联系获得一批可用于军事训练的武器,积极筹划试点并率先建立了上海学生军,以全国学生总会军事委员会为最高指挥机关,李硕勋担任委员会委员长。这时,原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叶挺已升任二十五师副师长。李硕勋与师长朱晖日(后由李汉魂继任师长)、副师长叶挺密切配合,带领部队在武汉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军政训练。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李硕勋和师长李汉魂奉国民政府调令,率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和七十四团从武汉到达河南驻马店。5月14日下午,二十五师与奉军第十二旅在上蔡发生激战。李硕勋冒着枪林弹雨亲临前线,鼓励将士发扬“叶挺独立团”猛打、猛冲、猛追的英勇战斗精神,坚决歼灭来犯之敌。官兵同仇敌忾,把十二旅死死围困在上蔡城。

  5月17日凌晨,七十三团2000余官兵从西洪桥出发,以优势兵力猛攻位于张庄、因村附近的敌炮兵阵地和指挥所。数小时后,敌西洪桥防线被全部突破,水寨、东洪桥之敌溃不成军。七十三团一鼓作气,又在上蔡以南十里铺一带一举击溃来援的段国璋部,尔后与七十四团合力进攻上蔡。已成瓮中之鳖的上蔡守敌见大势已去,全部缴械投降。

  率部参加南昌起义

  上蔡战役结束后,二十五师奉命回师湖北。1927年7月初,该师自武汉附近分批乘坐轮船到达江西九江,驻扎于赣北南昌至九江的南浔铁路沿线。

  1927年8月1日凌晨3时,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党的南昌前敌委员会决定举行南昌起义。8月1日上午,前委派聂荣臻到马回岭车站部署第二十五师起义。李硕勋、周士第按照聂荣臻的部署和要求,指挥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七十五团全体官兵和七十四团重机枪连,利用当日下午1时午休时间,以“打野外”为名甩开反动师长李汉魂所掌握的少量武装,沿南浔铁路向南昌开进。下午5时许,李硕勋率起义部队抵达德安车站以北时,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二十五师师长李汉魂率卫队营坐火车前来阻挡。七十三团一营官兵举枪齐射,张发奎、李汉魂仓皇逃跑。在李硕勋等指挥下,七十五团将五六百人的敌卫队营在德安车站围住,经过政治攻势,迫使该营全部缴械,其中一部分官兵参加了起义部队。8月2日拂晓,二十五师全部到达南昌,与主力部队会合,实现了起义计划。当日,根据党的决定,这支起义部队编入以叶挺为军长、聂荣臻为党代表的第十一军,仍沿用第二十五师番号(辖七十三、七十四和七十五团),由周士第任师长,李硕勋任党代表并任中共第二十五师委员会书记和政治部主任。

  部队整编后,李硕勋迅即主持召开了中共第二十五师党委会议,与周士第、游步仁、符克振等研究和确定了有关加强部队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以及加强练兵、保卫南昌等问题。由于七十三团的前身是“叶挺独立团”,当时党员较多,党组织比较健全,而七十四、七十五团党员骨干较少,党的领导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李硕勋就在七十四团和七十五团建立中共党总支部和党支部,全面加强这两个团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之后,二十五师3个团都建立了党的组织,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

  攻占会昌受军部嘉奖

  南昌起义后,为突破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包围,起义部队于1927年8月初开始撤离南昌。周士第和李硕勋率领二十五师作为后卫部队,直到8月6日才撤出南昌,沿江西东部山区,经抚州、宜黄、广昌、石城向南挺进,于8月19日抵达瑞金。当时,国民党南路总指挥钱大钧率第二十师、第二十八师、新编第一师和补充团合计10个团,在会昌附近集中;黄绍宏部的广西军队7个团也集结于附近的白鹅圩,与会昌的钱大钧部成掎角之势,企图将起义部队扼杀在会昌。前敌委员会和军事参谋团研究决定,趁两股敌人尚未会合,先破会昌之敌。

  8月24日晨,会昌之战打响,二十四师等部队率先进攻,激烈的战斗从早晨一直进行到中午,双方呈胶着对峙状态。二十五师由于头天夜晚行军中没有向导,道路不熟,当日中午时分才临近会昌城。听到激烈的枪炮声,党代表李硕勋动员部队急行军赶赴指定地点,随后和师长周士第火速前往指挥部受领任务。回到部队后,周士第和李硕勋迅速传达了指挥部的命令,明确了各团的战斗任务。部队立即投入战斗。为加快战斗进程,周士第和李硕勋将师指挥所移至七十三团指挥所靠前指挥。部队采用迂回包围、两面夹击的战术,灵活机动地向敌军发起阵地攻坚战。二十五师虽然到位晚,但在敌我相持的关键时刻投入战斗,对于鼓舞起义军的军心士气和扭转战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敌人在猛烈的攻击下开始溃退。下午4时,起义军终于攻下了会昌城西北的天然屏障——海拔400米的会昌山,并乘胜攻占县城,钱大钧率残部弃城南逃。

  会昌战役是南昌起义部队南下途中打的唯一一个大胜仗。李硕勋率领的“铁军”作为攻坚主力,对于起义军夺取战役胜利功不可没。战役结束后,叶挺、聂荣臻以十一军军部名义,传令嘉奖英勇作战的二十五师及该师领导人周士第、李硕勋、游步仁等。

  三河坝激战三天三夜

  攻占会昌后,起义部队稍事休息又折回瑞金,于1927年9月3日从瑞金出发,向福建汀州挺进,二十五师担任后卫。李硕勋率政治部的同志发动会昌、瑞金几千名群众,组织浩浩荡荡的担架队、运输队,抬运伤病员和武器弹药。在二十五师掩护下,南昌起义部队和七八百名伤病员越过武夷山,顺利到达汀州。随后,又继续向广东进军。

  9月18日,周士第和李硕勋率二十五师到达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此时,南昌起义军主力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率领,直奔潮汕。周士第和李硕勋带领的二十五师留在三河坝,归朱德指挥,与第九军教导团一道,以3000余官兵的力量在三河坝对岸的笔枝尾山、龙虎坑、下村一带构筑防御工事,准备迎击来犯之敌。

  10月1日,钱大钧部三个师约2万余人沿韩江北岸发起进攻。在周士第、李硕勋带领下,二十五师与敌激战一天。敌人被击退后,他又提醒前线官兵随时防范敌人卷土重来,务必坚守河边阵地,歼灭和牵制敌人,密切配合起义军主力部队作战。敌人在二十五师顽强阻击下,始终无法登岸。晚上,周士第、李硕勋又指挥二十五师一部官兵强渡梅潭河,占领制高点有利地形,夹攻敌人。

  10月2日上午,李硕勋再临前线,在韩江东岸指挥部队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下午5时,大批敌军从梅县方向进入三河坝。入夜后,敌军分乘十几只船从对岸扑来,企图突破二十五师防线。在朱德指挥下,周士第、李硕勋等领导人部署七十五团对敌实施“半渡击”。敌船驶到江心后遭到我密集而又猛烈的火力打击,有的木船被打沉,有的木船无人掌舵向下游漂去,伤亡惨重的敌人败退而归。

  第二天拂晓,大雾弥漫。狡猾的敌人乘视线不良之机,对笔枝尾山、龙虎坑一带阵地进行了半月形包围,从西北面强渡梅江、汀江,同时,组织更强大的兵力强渡韩江,企图使我腹背受敌,并再度占领滩头竹林阵地。七十五团官兵顽强战斗,打退了敌人的轮番冲锋,守住了阵地。下午3时许,敌军在机关枪、迫击炮的掩护下再度发起进攻,战斗呈拉锯状态。黄昏时分,周士第、李硕勋指挥侧翼的七十四团前来增援,重新夺回笔枝尾山一带阵地。与此同时,七十三团在距离笔枝尾山500米处左侧的石子岽粉碎了钱大钧部的猛烈进攻。七十四团扼守东文部一带,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

  经过三天三夜激战,二十五师歼敌3000多人并缴获大量枪支,部队也伤亡900余人。为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经过研究,决定全师退出战斗,迅速转移到潮州、汕头,与南昌起义军主力会师。全师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兵的办法摆脱了敌人,沿着通向湖寮的道路,朝西南方向前进。

  穿山西进,直奔湘南

  在二十五师撤退过程中,由朱德、周士第、李硕勋3人组成前敌委员会,朱德为领导人。1927年10月5日,部队到达饶平县茂芝,在这里遇到了从潮州退出的第二十军第三师和教导团。

  10月7日上午,为了解决革命前途命运和部队向何处去的问题,朱德在茂芝的全德学校主持召开了会议,朱德、周士第、李硕勋等20多人参加。在深入分析敌情和热烈讨论的基础上,会议形成了四条意见:第一,起义军和上级的联系已断,要尽快找到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以便取得上级的指示。第二,要保存这支起义部队作为革命的种子,就要找到一个既隐蔽又有群众基础的立足点。第三,据最新情况看,敌人已从南、西、北方向向起义军合围,必须从东北方向穿插出去。行动上要隐蔽,沿边界避敌穿插行进;第四,要继续对全军做艰苦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党团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会议否决了少数人关于解散队伍的提议,形成了“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军事决议。

  10月7日,李硕勋跟随朱德率领的第一师从茂芝出发,沿福建永定、武平等地向江西方向转移。在向湘南进军途中,为了巩固这支起义军余部,保存革命火种,先后在赣南进行了三次整顿,即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史称“赣南三整”。10月下旬,起义军到达江西南部会昌县筠门岭的天心圩。鉴于李硕勋曾在上海学习、工作多年,熟悉上海情况,朱德和部队党组织决定派李硕勋专程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起义部队的战斗情况并请示今后行动方针。1927年10月底,李硕勋告别“铁军”,奔赴上海寻找党中央。谁知这一别,竟成他与“铁军”的永诀。

  壮别“铁军” 浩气长存

  李硕勋日夜兼程到达上海后,向党中央汇报了南昌起义军在赣湘粤边艰苦转战的情况。党中央决定把李硕勋留在上海从事白区工作。李硕勋又先后辗转到武汉、江苏、浙江等地开展地下工作,曾任中共江苏省委秘书长,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省代理书记,中共沪西区区委书记等职。指挥“铁军”部队的战斗经历赋予了李硕勋为党挑起在更大范围领导武装斗争重任的才能。1929年,李硕勋改任中共江苏省军委书记,和省委书记李维汉一起领导江苏的武装斗争,发动和领导了苏北的农民起义。1930年,李硕勋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南省委(包括江苏、安徽、浙江和上海市)军委书记,在中共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军事工作,先后领导组建了红十四军、红十五军和红十七军。第二年5月,党中央决定调他去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政委。李硕勋临危受命,踏上征途,取道香港转赴红七军。

  1931年5月20日,李硕勋踏上了驶往香港的客轮。临别时,他的妻子、赵世炎烈士的妹妹赵君陶抱着儿子李鹏前来送行,夫妻互道珍重、依依惜别。

  到达香港后,李硕勋立即给党中央写信,请党中央速决定他的行程,以便尽快投入工作。当时,中共广东省委机关设在香港。这年6月10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不幸被捕,壮烈牺牲。鉴于广东急需干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遂任命李硕勋为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就地留在香港工作。

  1931年7月,李硕勋在去琼州(今海南岛)指导工作途中,被叛徒戴德贵出卖,不幸被捕。敌人严刑拷打,他宁死不屈。在狱中,他给妻子留下遗书:

  陶:

  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你宜设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谋自立为要。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这封信几经周折,终于送到赵君陶的手中,被珍藏在铁罐内保存下来,如今已成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的珍贵革命文物。郭沫若称赞这封信:“这是中国人民革命成功的左卷,是训育革命后进的不朽教材。”吴玉章在《悼念李硕勋烈士》一诗中写道:“几行墨迹明心迹,万顷涛花涌血花。”

  1931年9月5日,腿骨被敌人打断,无法行走的李硕勋被抬到海口市东郊刑场。就义前,李硕勋大义凛然,振臂高呼:“打倒蒋介石!”“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壮怀激烈的口号声震碧海蓝天。消息传来,“铁军”官兵无不为失去可亲可敬的党代表而悲痛万分。李硕勋烈士忠贞不渝、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成为“铁军”部队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一代又一代“铁军”官兵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英勇战斗。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