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军区万人演习细节:侦察兵配北斗终端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 07:41  解放军报

  曾飞云 杜 磊 付文武

  拂晓催促我们战斗,拂晓引来光明……

  2009年秋天的一个拂晓,广州军区某师万人千车挺进确山,“跨越─2009确山”演习拉开序幕……

  指挥篇

  A日,指挥部。

  作战时间8时33分,东路纵队指挥所坐标位移在汨罗段骤停。敌情通报:桥被炸断,部队前进受阻。中军帐内,随着电子屏幕变幻切换,千里之外战场态势尽收眼底;各路纵队的坐标位置、兵力配置、机动路线、战场消耗,一应俱全。但见师长李明从容若定,一面急令工兵分队迅速架设桥梁,一面令后续梯队改道前进……数十分钟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西路,Ⅹ团指挥所被袭扰分队破坏;东路,行军纵队遭敌化学武器袭击……眼前这个以“塔山”命名的战役指挥控制平台,让指挥所仿佛长了千里眼、顺风耳,万千种指令足不出户指间演绎,万马千军阵前挥戈动若风发。

  导演席上,军长贾晓炜露出赞赏的目光,一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情涌上心头。伴随这豪情同时升起的,是那挥之不去的遗憾。贾军长讲了一个故事:某年边境作战,“塔山英雄团”担负一次重要的穿插任务,由于指挥部无法判断部队的准确位置,结果该团距完成穿插任务仅7公里处被召回,错失良机,部队损失很大。

  今非昔比。距离野战帐篷百米之外,两条触角伸向天空的伪装网下,走马上任不久的师政委张孟滨见到了自己的C4I系统:那是一个由8台电脑组合起来的方舱,通过向外延伸触角和天上北斗卫星,实现战场适时透明,战场情报侦察、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等诸多信息在这里直达战场前沿……

  子夜,7号高地南侧。

  2个多小时的夜行军,让侦察兵郭辉勇的迷彩背心像一块不干胶贴在前心后背。尽管已经是深秋,蚊子依然凶得烦人,汗湿的迷彩服发出的特有气息更是“招蜂引蝶”,他却无心理会。蓝方袭扰分队的偷袭屡屡得手,不拿出点“活”来,让他这个侦察班长无地自容。此刻,他这组的另外3名队员已潜伏在对面的尖草山山顶。

  忽然,一线亮光划破密林,他下意识地抓紧了手中的枪。很快,他又镇静下来,从那一条浅浅红色的弧线判断,是不远处蓝方哨兵在抽烟。透过手中的微光夜视仪,一个军用帐篷轮廓伸展开来,从帐篷的布局和大小来看,那至少是一个营指挥所。郭辉勇迅速拿起手中“北斗”终端用户机,帐篷的精确坐标瞬间传至后方指挥控制平台,经侦察群雷达站长准确引导炮兵火力,指挥所“灰飞烟灭”。初战告捷,他兴奋地和队员们击一下掌表达内心的喜悦。

  侦察小分队再度出征,侦察营长肖晓蕾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一台“北斗”终端用户机,就是一个战场的传感器,带上它就等于把指挥所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敌后,使各作战实体能够适时感知战场。有了手中终端用户机,只需指示目标,后方发现目标即摧毁。

  被蓝方袭扰分队贴上的“爆”字的某团指挥所,标志着红蓝双方接触战斗的激烈程度。这一夜,尽管该团指挥所外哨卡林立,层层布阵,可凭着被缴获的北斗终端用户机,蓝方袭扰分队还是成功潜入,打了红方一个措手不及。

  战后,被俘的红方中尉感叹:谁掌握了战场的绝对信息权,谁就掌握战场主动权。

  保障篇

  B日午后,机动路上。

  穿过硝烟弥漫的染毒地段,一路狂飙的车队终于缓缓停了下来。一口气开了6个多小时的车,司机朱佳乐的肚子早就唱起了“空城计”。趁着难得的空闲,他从后排座位上拿出自己的“午餐”。撕开野战食品包装袋,他把水壶里的水往袋里一倒,但见一股白烟升起,浓郁鸡香味扑鼻而来,一份野战自热美餐就这样诞生了。

  当了8年的兵,从埋锅造饭到野战炊事车的闪亮登场,他都经历了。小朱刚到部队就赶上行军拉练,当时班里的每一个人除了背背包外,一个班还要背上一个铝制的盆子,行军途中用来打水、淘米、洗菜、最后还要用它来煮饭。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三块石头垒一个灶,再发动全班捡柴。若是挖散烟灶,好不容易把灶挖好,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腰酸背痛地吃完饭,还要恢复地貌,消除痕迹。用老班长的话说那是:“一次拉练、一餐烟饭、一班烟民、一帮花脸。一提烧火,心里就恼火。”

  正回味着这几年的野营生活,那边值班排长叫开饭了。现在的野战炊事车真是先进:后车厢操作间把米放好,打开电源,你自己尽管开车,饭熟了驾驶室显示屏就会自动显示。

  不见炊烟起,即闻饭菜香。前后40分钟不到,全团各炊事班进行主副食品备料、烹制,全部完成了四菜一汤。可供150人食用的热食制作顷刻出炉,俨然一座流动的“军中美食城”。

  在靠近公路的一侧,战友们早已经整齐地坐成两排,尽管热饭热菜已经做好,可有的战友仍然热衷于摆弄单兵食品,变戏法一般做出扬州炒饭、三鲜面条等美食……

  各色美味尽入口中,朱佳乐抹了抹嘴,很是惬意地回到车厢,打开音乐闭上眼睛哼起了小曲,仿佛忘却了这是战场。

  B日傍晚,宿营地域。

  天色渐暗,宿营令刚下,万人千车瞬间变戏法一般消失在山岳丛林间。刚刚还在呼啸轰鸣的坦克,眨眼功夫成了一座座小屋。随着驾驶员王京龙的操纵,但见坦克炮管依山右转90度成了屋脊,披挂上炮衣和伪装网的坦克车下,能容纳四人休息的帐篷横空出世。车长陈文涛告诉我们,这样的帐篷四个人搭设只需要2分钟。省时省力,快搭快撤,既利于宿营,又便于战备。

  山冈上,一个个猫耳洞与新式的单兵帐篷依山而设,错落有致地掩映于绿树灌木丛中,与地表环境浑然一色。借着皎洁的月光,帐篷四周的排水沟内,是黑色的草木灰和防蛇药品。连日的长途行军,部队早已人困马乏,帐外山风习习,帐内早已鼾声阵阵。

  穿过道道哨位,在东风运输车车厢内,折叠起来仅有吉他大小的新式行军床依次排开,官兵们渐入梦乡。看官兵大多和衣而睡,我们不禁担忧:此次千里机动,从温暖多雨的南方丛林挥师北上,气候温差大。北方已是秋高气凉,他们将怎样度过?

  团长耿保民指着近旁的一个迷彩背包向我们介绍说:“昔日的打起背包走天下已成为历史,老式三横压两竖的背包已经被轻便的单兵携行具所取代,一个睡袋重量不足两斤重,却比被子温暖得多,南方天热暂时用不上都被他们当做了枕头。

  看着这宿营地的变化,我们不禁想起了几年以前的宿营地:两张雨布,一条背包带撑起的屋顶形帐篷,弱不禁风。遇到稍大一点的雨便是帐外下大雨,帐内下小雨。能防大风大雨的猫耳洞,构筑起来更是费时费力。

  今晚,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官兵宿营条件却是日新月异。后勤部长刘宝林告诉我们,为了保障官兵千里机动吃得香住得暖,他们还配置了供伪装用的迷彩网和变形遮障器材,加挂了野外炊事车和野战电站,使多个作战单元实现了能打、能防、能生存。

  C日凌晨。

  一架不明归属的直升机蹿出云层,在红方助攻团上空盘旋。与此同时,团长接到敌情通报:蓝方组织大规模逆袭……

  5时43分,眼看战斗又要打响,XXX火炮突现不明故障。炮长郭广虎一面果断下达就地警戒命令,一面迅速通过手中的北斗终端用户机向后方指挥所求援。

  “坐标XXXXX,XXXXX。发射系统失灵,编号……”如影随形的装备维修车疾驰而来,修理工李俊打开笔记本电脑,轻点装备“114”查询系统,输入火炮编号,那门火炮自配发团队以来的全部资料一目了然:火控系统线路接触不良。但见火炮神医李俊一番望闻问切,手到病除。

  后方指挥所内,装备部长罗闯透过屏幕密切地注视着前方战况。

  9时38分,6号高地传来连长唐新沙哑的呼叫:请求迅速补充两个基数弹药。但见装备助理刘波飞身跃上弹药输送车,一路狂奔,直至6号高地西南侧迫击炮阵地。数分钟后,嘶哑的火炮再度咆哮着泻向“敌”阵地……

  乱云飞渡仍从容,“如影随形”保障忙。我们不由得连连称赞,左路攻击团团长耿保民指了指近旁的装备颇为得意:还是老人家说得对,科技是第一战斗力!

  那是团里自行开发的“112故障查询软件”,此项软件将全团每一件装备配发到团里的时间、每次维修的情况、快速抢修窍门等制作成电子版,建立起完整系统的武器装备数据库。全团所属重型装备个个都有“健康档案”,件件装备的“常犯病”、“病理”、“病因”、“药方”一应俱全。

  此外,针对机动演练中点多、线长、面广、保障难度大的特点,依托北斗终端用户机,开通120装备维修热线,遇到装备故障难题,装备120即可得知损坏装备位置,毁伤程度,通过“112”查询装备故障排除的方法和技巧。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全团的装备维修从以往的“专家坐诊”到随时“上门服务”,大大提高了部队训练演习中的战斗力。

  现在只需“受伤”战车指挥员报出自己的坐标,后方流动的“保障方舱”即可将其锁定显示在后方作战地图上,确定最佳行军路线,保障人员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快速准确到达保障地域。后方“药房库存”一网尽收,前方“事发地域”尽收眼底。

  对抗篇

  D日。

  红方战士孔小龙咋也不会想到,在战斗打响的第6分钟,他就“光荣”了,头盔上腾起的一股红烟让身后的战友放慢了脚步……

  来不及擦拭额头上的汗水,后勤部长刘宝林就接到报告:开设在18号高地南侧的油库被敌特种兵引“爆”……按照以往演习惯例,部队机动至某演习地域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驻训、熟悉场地,然后才是演习。可这次,从出营区的那一秒钟开始,蓝方袭扰分队就像幽灵一般让人不寒而栗。而导演部的理由也简单得让你咬牙切齿:战场上敌人不可能按你的常规来。

  大虎山3号高地南。

  作战时间:D日下午4时08分,大虎山3号高地。

  导调员陈国春再次让这片神秘的山野变得杀气腾腾:为阻止红方北上,蓝方企图炸毁龙山口水库,阻击红方向纵深发展进攻。而红方要想阻止蓝方就必须提前到达龙口地区,而此段是红方必经之地。我们在此设下布袋阵正准备红方来钻呢!在此处担负防守任务的是蓝方60旅九连三排,这是一支装备有微光夜视仪、红外监视器、热成像监控、超长波窃听系统的蓝方分队。

  红方集结地域。

  作战时间:D日下午4时11分,大虎山脚800米处。

  红方九连一班长陈宣正在做着最后准备,和子弹袋连在一起的装具上,形如眼睛的装置布满了他的前胸后背,手中的新式95式冲锋枪、火箭筒今天也披上了特殊装置。

  营长王建辉介绍说:“这就是激光对抗模拟器,交战双方身体的任何部位一旦被击中,就会从头盔后部冒烟,是红方冒红烟,蓝方冒蓝烟,导调员适时跟进,当场判断输赢。”

  眼前是一处两面环山的穿山公路,山上灌木丛生,地势北高南低,易守难攻。焦躁不安的指挥员正紧张地打开地图作最后敌情分析。

  4时22分,尖刀班在一班长陈宣带领下向大虎山方向挺进。战士们个个瞪大了警惕的眼睛,曲身持枪向前搜索前进,每向前一步,就离危险近一步。谁能先敌占领有利地势、先敌展开、先敌开火,谁就获得战场的主动权。

  4时28分,随着一股红色的烟雾腾空而起,一班战士李二红“阵亡”,尖刀班迅速在公路边就近地形四散隐蔽开来。红方后续梯队迅速从两翼包抄上去,在红方猛烈的攻势下,蓝方节节败退。

  4时33分,红方战士集中火力向土包后一目标射击,但始终不见蓝烟冒出,抵近一看,原来是狡猾的蓝方用蓝头盔设置假目标。还没等红方回过神来,一阵红色烟雾腾空升起,又有3名战士阵亡。

  4时37分,大虎山南侧公路开阔地处,打红了眼的红方战士一个个冲过去,复仇心切的红方士兵一个个倒下去,一阵阵红烟迅速把山腰染成红色海洋。

  “注意隐蔽!”看着战士一个个在同一地域“阵亡”,连长刘石军急了眼。

  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问一个“阵亡”的战士:你知道敌人是从哪打过来的?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在开阔地带跑直线通过敌人集火区,焉能不阵亡?”导调员旁观者清。

  4时58分,战斗结束。

  红方清点人员,“伤亡”32人。蓝方“亡”2人。

  望着那一批批“阵亡”战友,红方指挥员和蓝方指挥员的手尴尬地握在一起。习惯了一打就赢、一打就胜的红方这次是真的傻了眼。

  导调员挑刺总结:假如蓝方按“掐头去尾打中间”的打法,放过尖刀班,等主力部队全部进入伏击圈后再实施攻击,就会将红方九连一网打尽。

  红方自我检讨:在如此复杂的地形条件下作战,没有经过详细充分的沙盘推演,致使对敌可能设伏的重要地段判断不准;指挥不当,指挥员在看到多名战士在同一地域被敌人击中,应调整兵务部署避开敌人集火区;战术不活,在敌人前沿开阔地带应采取之字形战术运动,破坏敌人瞄准基线……

  “这一仗我们打败了,输得明白也是赢!因为只有输得明白,才能找到差距,总结教训,赢得未来。”

  导调篇

  拂晓,总导演部。

  宛如一座雕像,孔见少将端坐在导演部的大屏幕前,观看着遥远的战场,又是一夜未眠。作为此次跨区机动演习的总导演,战场上每一次的成功与失败,都如惊涛拍岸,叩击着他的心扉。

  如果说,红蓝双方的将领关心的是各自的成败,而他,则要站在超越交战双方的高度,为这支军队的训练发展走上全新的境界作全方位的思索:开战以来,蓝方对红方集结地域10个单位进行了14次袭扰与破坏行动,成功9次,成功率达64.3%。

  部队已经全方位装备塔山战役信息指控系统,而一些指挥员仍然用传统半机械化条件下的意识、观念、方法、手段来组织这支正在向信息化迈进的部队。长期的和平环境淡化了官兵的使命职能意识和危机意识,因循守旧、和平练兵等习惯性思维很难得到有效的扭转……

  10年前,他曾是该师师长,平心而论,经过10年发展,该师全面建设今非昔比,可他要的不是这些。他此刻的心情正应了台湾作家柏杨在写作《丑陋的中国人》时说过的一句话:爱之切言之亦苛也。

  沐浴了太久的和平阳光,听惯了太多的关于演习“成功”“胜利”的赞誉之辞,他要的是真正摸清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底数,要的是全方位查找制约部队训练水平提高的深层次病因。为了一种责任,为了那份使命,也为了这支部队的现在和未来,所以才有了一路上4次临时改变行军计划、3次变更宿营地域、25次随机导调演习方案的折腾。

  “嘀……哒”孔见下意识地抓起手边的电话。此时,大屏幕一角,一辆插着黄旗的越野指挥车闪了出来。他知道,这是副导演宁应求。

  同一时间,野战帐篷。从部队开赴的第一天,副导演宁应求就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此时此刻,他正和导演部143名调理员在整理着演练采集数据。作为导调机构,他们此次的任务不仅要把未来战场上可能遇到的一切情况想细、想全、想实,还要对参演部队的筹划、机动、打击、保障、防护5种作战能力共25项内容进行全面量化评估。

  为了最大限度掌握第一手数据,为参演部队战斗力号脉,他和他的助手们可谓竭尽所能:人工采集与智能采集相结合、定点采集与跟随采集相结合、文字电磁记录与视频拍摄相结合,先后填写各类信息表686份,采集演练行动信息7600条,拍照800张,录像200分钟……

  对于宁应求而言,与其说这是一场红方向蓝方营地的进攻,不如说是对红方在战斗中暴露出问题和软肋的全维攻击。

  同一时间,红方营地。

  豫中的拂晓,天气有些凉意。一阵冷风吹过,师长李明不禁打个冷颤。演习对口讲评现场会会场,没有以往大红的彩旗标语,一行大字却分外醒目:不要表扬要问题,不要照顾要考验。远方,战火的硝烟渐渐散去,为期7天的补差训练早已经紧锣密鼓展开。

  拂晓的风,冰凉,吹醒了我们沉醉于和平的神经。

  拂晓的风,清冽,催促我们向自己弱点发起新的进攻……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广州军区 演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