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海明 特约记者 王永孝 张 荣 通讯员 张显秋
第二炮兵深入开展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实战化训练,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和导弹基地集成训练特点规律,研发新一代网络化模拟训练系统,“信息化蓝军”和作战实验室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题记·摘自《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
群山连绵,林海苍茫,第二炮兵某合同战役战术训练基地就驻扎在这里。
山麓林畔,一座座驻训营房和导弹发射场坪星罗棋布。曾经沉寂静谧的山林,因为一支支导弹劲旅的纷至沓来而喧闹起来。
在训练基地近年来的驻训记录上,可以找到第二炮兵序列中诸多导弹旅的代号。每个代号背后,都有挥不尽的烽火狼烟。他们与基地信息化“蓝军”对决,演出一场场战法对抗、导调考核、战力评估活剧。
可以说,这些记录就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版的“华山论剑”。这里记录着让军人刻骨铭心的胜负荣辱——“过五关”的还想再来“斩六将”,“走麦城”的总惦记着来报一箭之仇。
第二炮兵“信息化蓝军”,寄托着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打造“砺剑石”和“试剑石”的梦。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建设这样一支“信息化蓝军”,折射着第二炮兵砥砺神剑的智慧和勇气。
战略导弹部队需不需要“蓝军”
“蓝军”,中国军队对训练“假设敌”的特有称呼。
像许多“蓝军”一样,这个训练基地的“蓝军”也不是张灯结彩挂牌开张的。这些年,他们与前来驻训的部队一次次交手,逐步完成角色定位,逐渐露出“庐山真面目”。
记者试图追根寻源,“第一任蓝军司令是谁?”但已很难得到明确答案。基地司令员胡玉明告诉记者,从最初担负驻训部队的训练保障任务,到一步步成为驻训部队的“对手”,官兵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当他们为“信息化蓝军”这个响亮的称号而欢呼时,已很难说清经历了多少坎坷。
其实,“原命题”并不复杂:战略导弹部队需不需要“蓝军”?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又应该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这的确是个巨大的问号。导弹拔地而起,呼啸飞行,到千万里外直刺末区、轰然爆炸,战略导弹部队打的不是短兵相接、战壕对垒。这支部队似乎天然没有对手,非对称的对抗检验很难触及其核心军事能力。
正因为如此,要建设一支能与战略导弹部队“争锋对弈”的“蓝军”,谈何容易!
请教相关领域的军事专家学者,得到的答案非常一致:难!这样的“蓝军”,我军历史上没有,国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路,从来都是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来的。在这片莽荡浑阔的山地上,这个训练基地踏上了创建“蓝军”的艰辛开拓之旅。
今天,他们已经针对第二炮兵部队在复杂战场环境下作战可能面临的各种现实威胁,构建起一支集信号模拟、电磁干扰、精确打击和侦察监视等战场仿真功能于一体,适应各型号导弹部队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下适应性、对抗性、检验性、研究性训练和武器装备效能检验评估需求的“蓝军”,为推进第二炮兵军事训练转变,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提供了练兵平台。
从需不需要“蓝军”,到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蓝军”,这个训练基地的探索实践始终秉持着一种变革的勇气和转型的前瞻。在基地领导看来,计算机“深蓝”之所以能打败世界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在于它能够计算出下一步棋的所有可能。从这个角度看,军队在战争准备阶段的训练,就在于规避一切战斗力漏洞,获取一切打赢要素。
回首往事,“信息化蓝军”作为“磨刀石”的意义正在于告诫砺剑人:得失比胜负重要,问题比答案珍贵,思维比思想关键,火种比火把重要。作为“试金石”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那种“船头瞭望式”的引导与提醒。
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蓝军”不是一支部队,而是未来战场。
一幅“信息化蓝军”能力框架图
山势起伏,林疏草密。记者一路踏访,驻训部队留下的营地和战场随处可见。多年来,这里的草木枯荣,见证了基地“蓝军”的成长。
最初,“蓝军”的主体是一个战术对抗分队。那时,前来驻训的部队清晰地记得,往往部队刚刚进入基地范围,就会遭遇道路中断、电力受损、“敌特”袭扰等一系列干扰和破坏。
狼来了!过去不带敌情的“和平训练场”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以往那支“烧热炕头待客来”的服务保障队伍似乎一夜之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防不胜防的陷阱。
虽然,当时这些动作大都停留在对驻训部队“学会保障自己、学会保护自己”的提醒上,但它显然构成一道分水岭,隔开了两个时代。
如今,记者在某对抗分队采访发现,他们绘制的一幅“能力框架图”,以模拟打击、环境构设、特战攻击和战法对抗等能力为经纬,架构起“信息化蓝军”的“骨骼”:模拟“敌”全方位打击,为“红军”生存防护创造真实对手;构设复杂战场环境,让“红军”进入训练场即进入战场;网络战、信息战等特种作战,以及各个层面的谋略对抗,把“红军”拖进未来体系对抗的多维战争……
打开这支对抗分队的花名册,盘点他们的硬件软件库,更会发现,这个仅有营级建制的分队,其专业种类、作战要素之全,信息化和模拟化含量之高,令行家咋舌,全军恐怕再也找不出如此“五脏俱全”的“营”——
巨幅电子屏幕上,战场全域电子信号和电磁频谱实现实时捕获,一条条红蓝曲线把复杂电磁环境直观地呈现眼前,指挥员快速识别,有效管控,确保指挥联络畅通;风云气象卫星云图和测雨雷达车实时监测图像,通过野战气象监测系统交替呈现、实时更新,战场上空导弹发射气象条件一目了然;一体化空情报知系统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海空情“一网打尽”,为指挥员判断敌情、定下决心提供着至为关键的预警信息;光电防护系统像全天候“哨兵”,不放过战场空间每一丝风吹草动,时刻防范和反制任何“来犯之敌”……这一切,都维系于“蓝军”对抗分队的复杂战场环境模拟之功。
营长名叫常晓伟,官不大,但赫赫有名。他不无自豪地说,对抗分队,是未来作战对手的“替身”,我们的理想,是全面掌握和仿真模拟未来战场上导弹部队有可能遭受的全部“威胁”,包括电磁干扰、侦察监视、精确打击、核化袭击、心战攻击、特种作战等,营造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让部队在战争打响之前“超前体会”,形成反制,从容应变。
“战争导演”越过“楚河汉界”
如果说对抗是“蓝军”的基本存在样式,那么越过“楚河汉界”的导调评估,则意味着“蓝军”作用概念的一次全新拓展。
这个基地承担着第二炮兵所有在役型号导弹部队的战术演练导调考核任务,穿梭其中的导调员,扮演着“战争导演”和“战场判官”双重角色——他们按照实战标准从严“发动战争”,对于驻训部队而言,这是战斗力得以快速生成的牵引和督导,是对是否具备通向未来战场资格的评估与认证。
在基地推进“信息化蓝军”建设的过程中,导调队伍成为新生力量和鲜活血液。走进基地导调科和导调考核技术工作站,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这支导调员队伍平均年龄只有27岁,具备战略导弹部队各种作战要素的学历背景和任职背景,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全部获得第二炮兵战场导调员“资格认证”。
他们的迷彩服上,佩戴着独特的标识。他们不是“友军”,也算不上“敌军”,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是驻训部队另一种意义上的“对手”,当然,换个角度看也是“帮手”。
他们掌握着导调对抗的“令箭”,评判胜负的“特权”。
——在导调评估手段上,他们研制开发了各种先进导调系统和导调作业软件,推动演习导调向自动化、实时化、实战化方向发展,构建起灵活高效、实用先进的信息化演练导调方法体系。
——在导调评估方式上,他们操纵着精确制导武器模拟系统,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对抗演练,独立考核评估,完成着训练场与战场的“无缝对接”。
——在导调评估标准上,他们参与制定了包括第二炮兵各型号导弹部队演习评估标准,使评估实现了“经验比较”向“标准比较”、“定性评估”向“定量评估”的转变。演习中,导调员将演练信息直接输入到PDA手持机,利用部队演习评估系统得出评估结果,实现了由人工评判向计算机辅助评判的跨越。
指标量化、模型运算、标准对比……一系列科学评判手段,客观准确地为部队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打分”。基地政委何骏告诉记者,战略导弹部队有它独特的“战斗力链条”。建设“信息化蓝军”,就是要针对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进行对抗,针对它的生成方式进行考核与评估,针对它可能的新的增长点进行探索论证和牵引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蓝军”首先要做的,就是“合格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