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11月12日电 题:中国空军在高难度训练中历练新一代战机飞行员
新华社记者吴陈、荣娇娇、王东明
5日10时,空军航空兵第一师某团团长柴玉平正在阅读材料,为下午的跨昼夜飞行进行准备。
天空中雾霾很重,能见度只有2公里,而当天的课目之一,恰恰是低气象飞行。
“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飞行员很难靠肉眼来完成起飞、降落。这要靠按仪表飞行来完成。”柴玉平说,“我们装备的是最新国产三代战机。尽管如此,这个课目对操作技术和心理素质仍有很高的要求。”
在2个小时的固定午休后,14时15分,飞行员进场。柴玉平既要进行个人课目的训练,还要负责指挥工作,调度全团的训练。
作为一级飞行员,36岁的柴玉平在近20年的飞行生涯中,遇到过大大小小的险情。一次,飞机座舱突然冒烟,他迅速作出判断,认为是其中一个显示器电路故障,便在立刻断电之后着陆,化险为夷。
柴玉平觉得,这得益于训练,尤其是战术动作训练的高标准、严要求,“现代战争要求飞行员具备任何时间、任何气象条件下都能起飞作战的能力,所以日常训练非常贴近实战。”
然而,这个师师长李文俊仍有着深深的紧迫感:“尽管如此,中国空军目前无论是装备上,还是训练水平上,与世界强国相比,还有着一定差距。”
“目前,重点要加强制空作战能力训练、电子对抗训练和远程机动能力训练。所有飞行员都要达到并保持本机型最低起降条件下的技术水平,加大夜间、海上、空中加油、远程机动等课目训练,不断提高部队机动作战能力。”李文俊说。
“只有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他说。
人民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空军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陆续列装了第三代作战飞机、第三代地空导弹以及一批较先进的信息化武器装备,确立了攻防兼备的战略思想,空军开始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
高难度的训练也对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文俊介绍,在进行高难度课目训练之前,都会进行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查找问题,制订修改安全措施。
第二天,柴玉平和其他飞行员一起观看训练的视频录像,通过对照找出问题和不足。机载的视频装置,将他们训练中的每一个技术动作,以飞行参数的形式记录下来。
“这也得益于国产新型战机的装备。”柴玉平解释,之前的方法只能通过看照片,以及带飞的教员观察记录,无法录下实时动态。
歼-10飞机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单发、轻型、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第三代战机,于1998年首飞成功,2005年正式装备部队。
20世纪末,中国发展生产了歼-11、歼-11A等新型战斗机,标志着中国创新研制第三代重型战斗机的能力有显著提高。至2007年,已有多批歼-11飞机装备空军航空兵部队。
柴玉平相继飞过多型二代和三代战机,“相比之下,三代战机有更多的精密设备和火控系统。因此,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学习,包括机型应用理论、战术理论、装备技术理论等等。”
为更好掌控先进的机型,人民空军也不断更新训练方法。柴玉平所在的团就设有专门的飞行模拟中心,通过完全仿真的座舱环境,飞行员在地面就可模拟真实的操作,做好充分准备。
每天的体育锻炼,对飞行员必不可少。“三代战机对飞行员抗载荷能力的要求很高,保持体能非常关键。”柴玉平说。
飞行员的饮食,由专业的营养师平衡搭配,包括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他们有一些特殊的饮食禁忌,例如,飞行之前,豆制品等容易胀气的食物不能吃。而吃过的食物都要留下样品以备检验,以便万一出现问题进行追查。
飞行员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近年来,空军对飞行员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设立了专职的心理医生,为飞行员疏导情绪,缓解压力。
柴玉平坦言,这些年很少有精力照顾家庭。虽然家离驻地只有半个小时车程,但他每周最多只能回两次家。“部队有规定,飞行日前一天,飞行员必须住在部队。我又是团长,还有其他工作任务,轮到值班,连续一周都不能回家。”
虽然偶尔也抱怨几句,但柴玉平的妻子在更多时候,都是一个人承担家里的事,好让丈夫全身心投入他的事业。
“部队每改装一种新机型,我们就像爱车的人遇上最新款的车一样激动。飞行是我人生的追求,我想一辈子干这个。”柴玉平说。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