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 赟 本报特约通讯员 侯 瑞 特约记者 李义保
编者按:大洋深处,神秘莫测,遍布暗礁、涡流、磁场。未来海战,两军对垒,谁掌握的海洋战场环境更准确,谁将赢得取胜的先机。打造出一个日益透明的海战场,是我军海洋测绘部队新时期肩负的重大使命任务。
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竺可桢”号综合远洋测量船是一艘代表海军测量先进水平的综合远洋调查测量船,是一个多专业、多学科、高新技术密集的海上综合测量平台,以数字化测量为主体、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海洋测绘手段能够为海上作战、训练提供快速、准确、有效的战场环境信息保障。
前不久,记者跟随“竺可桢”号执行应急远洋测量任务,目睹了“竺可桢”号探测大洋的神奇本领。
综合远洋测量船:开辟水下安全通道
——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竺可桢”号应急远洋测量见闻
●战斗警报拉响,30余套先进测量仪器相继开机,一场跨海区长途奔袭测量调查任务拉开序幕。然而,海面风大浪急,热带 风暴“巨爵”正一步步逼近……
子夜,东海某军港,“竺可桢”号静静靠泊在港湾。
突然,值班电话铃声响起:“接上级通报,×型潜艇将于×日后通过某陌生海域执行训练任务,命令你船立即赶赴指定海区进行海洋多要素测量,确保潜艇在该海域安全潜航。”
“是!”船长吕界栋放下电话,迅速拉响了战斗警报。
闻令而动,“竺可桢”号瞬间灯火通明。记者在现场看到:甲板上,枪帆部门正快速收缆;机舱里主机“隆隆”响起;调测作业室内,30多套先进的调查测量仪器相继开机……
××分钟后,“竺可桢”号驶离码头,消失在茫茫夜海中。
一路疾驰,不知不觉,海水已从深黄变为深蓝。“竺可桢”号作战指挥室里,此时气氛异常紧张。气象部门提供的卫星云图显示:距离150海里以外,热带风暴“巨爵”已经形成,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向“竺可桢”号袭来。
如果改变航向,“竺可桢”号虽可以避开“巨爵”,但测量任务肯定无法按时完成。
思索片刻,指挥员、侦测船大队长余如松冷静下令:按照预先制订的机动防台方案航行,一定能够安全闯过风暴。
浪花飞溅,“竺可桢”号一路劈波斩浪,全速前进。
经过×小时奔袭,“竺可桢”号抵近了“巨爵”。此时,气象工程师王自豪发现,海上实际风力大大超过了气象预报数据。如墨的海水沸腾起来,不停地翻滚,狂风掀起巨浪,像小山一般砸向船体,浪花打到了15米高的驾驶室。偌大的测量船仿佛成了一叶扁舟,一会儿扎进浪谷,一会儿又跃上波峰。
危急关头,船长吕界栋从容不迫,冷静地下达指令,不停变换着航向和船速,与“巨爵”周旋。船上官兵大多数都晕船呕吐,但他们仍像铆钉一样坚守在战位上。有的官兵干脆用绳索把自己绑在站位上……
与“巨爵”周旋了×个小时,“竺可桢”号冲出了风暴中心!清点物品时,官兵们发现,俱乐部里重300多公斤的多功能健身器械,竟被移动了2米多。
●测量拖鱼扎入海底,溅起一片白色浪花。一组组从水下拖鱼传回的数据,开始在各种仪器的显示屏上跳跃……
台风过后,一轮红日在海天间缓缓浮出。
正享受这难得美景时,“竺可桢”号船用扩大器打断了记者雅致:“30分钟后到达任务海区,调测部门做好调查测量准备。”
走进调测部门测量作业室,官兵正在对测量仪器进行最后调试,每个人都神情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
工程师郭长绥在电子海图上的测量海区密密麻麻标出了几十道排列均衡的对角长线。记者好奇地问:“这些线条是干什么用的?”郭工程师回答:“这是测量时的计划测线,根据测量海区的水深和最佳航行路线而制定,确保在最短时间高效完成测量任务。”
“准备投放拖鱼!”船长吕界栋一声令下,甲板上顿时人声鼎沸。指挥员的哨子声、调测兵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透过舷窗,记者看到,4名调测兵憋红了脖子,将一个长约150公分,重达100多公斤桔黄色的测量拖鱼搬到了吊车上。几名技术人员迅速将信号传输电缆与拖鱼连接。经过一番调试后,拖鱼被吊到了滑行轨道上。
××分钟后,“竺可桢”号进入测量海区。“投放测量拖鱼,按计划测线航行”。话音一落,测量拖鱼一头扎进了海里,溅起了一片白色浪花。
“竺可桢”号保持平稳速度,按照预定的测量航线稳定航行,一组组从水下拖鱼传回的数据,开始在各种仪器的显示屏上跳跃。
某型测深仪前,2名技术人员快速操作,发出的“滴滴”声响个不停,通过海底收集到的回波信号、多波束等数据尽收眼底。
某型探测仪前,技术员闻其林正根据水深变化情况、回波信号质量,不断调整数据采集速率,显示屏上一排排波段有规则的闪动。温度、盐度、深度等一系列数据每隔一段时间就被传送到数据采集中心……
工程师陆坎的介绍,更令记者兴奋不已: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竺可桢”号将各种测量设备连接成一个相互连通的局域网络,建立起高速信息通道,从测量到分析处理、绘制成图,实现了“一站式”流水作业。
××小时后,所得测量数据全部通过内部局域网传输到资料处理中心。记者在资料处理中心看到,自动识别剔除系统自动对采集到的各种数据识别、处理,剔除不需要的无用数据。
接着,技术人员对所有数据重新进行细致核对,再转入“某海洋调查资料预处理系统”分析该海域的密度、温度、盐度等海洋环境要素特征,而后汇编成密度跃层、温度剖面图等可视化图册。很快,一张该海域的海底多要素海图从打印机中缓缓吐出。
●返航途中,又一个紧急任务让官兵始料未及。顶甲板上,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一枚低空探空火箭带着一团火焰急速驶向云端……
历时9天9夜,“竺可桢”号成功穿越“巨爵”进行跨昼夜连续测量,×万组测量数据全部合格。
准备返航时,一纸电报再次绷紧了官兵们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型潜艇在通过某海域后将进行导弹实射,你船迅速赶赴该海域,测量大气波导数据。
战斗警报声再次响起,“竺可桢”号立刻改变航向,调测部门迅速为大气波导测量做准备。
指挥员余如松介绍,大气波导测量虽鲜为人知,却干系重大,对海军舰艇作战和生存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海洋大气波导现象,可以使电磁波实现超视距传播,也可引发电磁盲区等。因此,掌握作战海区大气波导的规律是提高海军作战能力的重要技术保障。
此时,水文气象班官兵携带一枚60公分长的低空探测火箭弹,登上了测量船的顶甲板。技师穆振初动作娴熟地支起了约1米高的火箭弹发射架。记者心中纳闷:就这么个玩意,能有多大作用?
“你别小看它,火箭弹发射出去之后,在垂直降落时,弹体会自动收集大气层内不同高度的风速、风向、气压、气温等数据,并通过传感器实时向母船发回信号。”技师穆振初对记者介绍。
气象探测火箭检查完毕!内置传感器正常!发射架无故障!可以正常发射!
“距离发射点还有5链、4链、3链……”发射指挥员王自豪按下了点火按钮。“砰”的一声,气象探测火箭拖着桔红色的尾焰直插云端,××秒后,飞抵高空的火箭弹体自动分离,开始匀速下降,携带内置传感器的弹头开始对海平面以上××米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压力、湿度等数据进行收集。同时,大气波导室内,各种测量仪器开始同步接收。各项传回的数据迅速转化成一道道波形,不停地跳跃。
探测火箭弹一落水,大气波导的数据接收过程即结束。技术人员开始对各种数据进行分发、比对、整理,并用最快速度将各种数据绘制成二维平面图。
返航途中,记者在驾驶室看到了岸基指挥所发来的电报:“×型潜艇于今日顺利通过预定海域,并完成了导弹实射任务,你船提供的各项数据准确无误。”
(本文图片由虞起正、焦蒲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