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空导弹师直招士官精武励文适应部队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1日 14:34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李敬坡 通讯员 孙忠民 特约记者 闫乐宝

  视点提要

  今年7月,中央军委颁发《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提出要逐步扩大从地方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数量。直招士官作为士官队伍的新生力量,对促进士官队伍建设、推动士官制度改革、适应武器装备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刊登记者采写的首批直招士官成长经历调查手记,相信对带兵人培养使用直招士官会有所启示。

  (刘明学) 

  有了“技术资本”,劲往哪里使

  又到直招士官入伍时。去年夏天,全军开始正式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一年过去,他们的成长情况如何?带着疑问,记者来到北空某导弹师进行采访。有人说,他们“有点傲气”;有人说,他们动力无限、活力十足;还有人说,他们手中的技术资本确实形成了战斗力…… 

  到底怎样?直招士官王勇面对记者的提问显得很直率,初入军营时,还确实以为自己有点“傲”的资本:从地方大学毕业,拿的是本科文凭;有技术在身,放在哪儿都吃香…… 

  “不磨刀等于没有刀!”王勇说。他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入伍前在深圳一家通讯有限公司任工程师。有一次营里演练,突然所有的军线都打不通,王勇自认为是通信专业的本科生,解决这点问题是“小儿科”。他主动请缨,可查了半天,也没找到哪里出了问题,最后还是班长排除了故障。

  据悉,北空某导弹师去年第一次接收50余名直招士官入伍。其中,拥有本科学历的10人,拥有大专学历的39人,他们大多数怀揣着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来到军营,学历高、知识面广、眼界宽、思维活跃是他们的优点。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有的直招士官满怀豪情来到部队,可是时间一长,感到高不成低不就,总抱怨自己的特长派不上用场;有的直招士官受军旅生活“先天不足”的制约,适应部队生活的能力比较欠缺;有的直招士官感到自己有“技术资本”,性情孤傲,不能与其他战友打成一片。

  “只有把手中的技术用在训练场,这样才能让大家真正服气!”直招士官麻大可毕业于温州大学,所学专业为计算机数控。有一次他操控的天线舱出了故障,在经过缜密分析判断后,他用新的解决思路排除了故障,许多老士官向他竖起大拇指,他也在战士中树立了威信。

  战地“淬火”精武励文

  入伍近一年,该师50名直招士官经过磨练,已成为该师部队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成了众人眼中直招士官最显著的特点。

  从传统的眼光来看,入伍还不满一年,他们是不折不扣的新兵,然而却和一般的新兵有着太多的不同:年龄大,平均年龄为23岁,文凭高,有比新兵更多的新思维、新想法。

  面对众多之“新”,该师党委对直招士官队伍建设高度重视。有关调查显示,这些直招士官入伍前或已参加工作一段时间,或是刚走出校园,但他们都把部队当成了实现“自我发展”的舞台。上进心强,有强烈的事业追求,这是直招士官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

  这个师领导认为,直招士官有着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又普遍有一技之长,但必须使他们的理想与部队所需相结合。

  科学设计其成长路线,让直招士官插上理想腾飞之翼。他们采取“1+2+3”培养模式,即直招士官分配至该师后,先当1个月导弹部队的新兵,熟悉导弹部队的特点,提高直招士官的耐受力、生存能力和自制力;再当2个月的徒弟,在老技师、班长的帮带下,学习兵器理论知识,深入训练场熟悉兵器操作;鼓励他们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努力由“徒弟”变“师傅”,这个过程为3个月。这些措施不仅为部队培养出一批懂技术、能创新的人才,而且大大增强了直招士官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现在一周的训练内容我两三天就能掌握!”一次座谈会上,直招士官王镇舟掰着手指给机关的同志算了一笔账:“一些课目在训练周表上安排两周,对我来说,一周足够了。”营教导员衣尚民后来对他进行跟踪考核,果真如他所说。衣教导员说,王镇舟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不仅是因为他在地方当过技术员,获得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更重要的是部队科学培养使用和管理,促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师政治部主任王宝红感慨地说,从直招士官来到部队一年的实际看,他们的专业能力、管理水平都体现出这股新生力量的后劲,“直招”名副其实。

  “补钙”与“壮骨”蕴涵辩证法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个别带兵人戴着“有色眼镜”看直招士官,有的认为直招士官是先上班后“上哨”,把入伍当作一种跳板;有的感到既然是直招士官,就应该样样都拿得起顶得上,一旦发现个别事没做好,就认为他们什么都不行…… 

  直招士官李丹华刚下到连里没多久,就被营里抽调来写汇报材料,理工科毕业的他,对机关公文写作并不熟悉,一肚子委屈。像小李这样被机关抽调的直招士官还不在少数。直招士官学历高、知识面广,自然很快成了大家抢着要的香饽饽。但如何对其培养使用,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道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我希望在部队增长才干、得到锻炼、有所作为。”直招士官尹战飞说起话来直截了当。谈起初入军营的感受,他说出了两个新鲜:直招士官来到部队,看一切都是新鲜的;而部队官兵看直招士官浑身上下也都是新鲜的。 

  如何看待这“两个新鲜”呢? 

  该师政委魏伟明对此颇有感触,直招士官看部队新鲜,部队却不能让直招士官光看新鲜,要为他们“补钙”。魏政委说,直招士官是我军新的强军元素,必须全面打造这支“新军”,把他们当新兵要求,当干部培养,当骨干使用,有意识地给直招士官交任务、压担子,引导他们尽快增长才干。

  “ 部队官兵看直招士官新鲜,也很正常。”该师副师长林永平谈到,人们对任何新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表象开始的。官兵会以审视的眼光来看你,军姿是否端正、技术操作是否过硬。对此,直招士官要学会“壮骨”,给自己定好位,向老士官学,向骨干学,向连队干部学,扎扎实实打基础、强素质,才能胜任岗位需要。

  师长樊建荣说得好:“补钙”与“壮骨”蕴涵辩证法,部队各级给直招士官补钙只是外因,最重要还是内因,只有他们自己充分发挥优势和潜能,在技术操作上敢于向战士喊“向我看齐”,这样战士才会服你。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

更多关于 北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