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新海号事件警示中国需构建远洋通道安全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7日 11:05  新华网
资料图:“德新海”号货轮
资料图:“德新海”号货轮

  【作者】海韬  本报特约军事观察员

  构建中国远洋战略通道安全体系迫在眉睫,“德新海”事件为我们敲响警钟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据欧盟海军亚特兰大指挥中心消息,中国籍被劫持货轮“德新海”号10月22日已经停靠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以北的霍比奥港。从2008年11月“天裕8”号被劫,到“德新海”号被劫,尽管中国船只遭遇海盗袭击的几率远低于各国平均水平,但警钟仍不时敲响。“德新海”事件在某种层面也折射出中国远洋战略通道安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毫无疑问,首次承担远洋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三批护航编队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战绩。截至目前,编队已执行护航任务124批,护航商船达712艘,未发生一起被海盗劫持的事件。此次“德新海”号被劫海域距离我护航编队A汇合点南偏东1080海里,远远超出我舰艇护航任务半径。鞭长莫及,似乎成为“德新海”号被劫的主要原因,但这也恰恰暴露出中国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

  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情报获取、兵力规模及应急反应能力上的不足。无论从航线、船舶数量还是运输量上来讲,索马里、亚丁湾海域只是中国海上战略通道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南印度洋、阿拉伯海、马六甲、南海乃至泛欧、泛美航线,如此庞大的远洋运输网络,仅仅依靠3艘军舰、若干护航区去保护显然差距甚远。现实问题是,目前我国关键性海上生命线安全基本受制于人,平时受到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战时则存在被切断、被封锁、被阻隔的危险。因此,构建综合性的海上战略通道安全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自近代以来,世界海上强国崛起的历程表明,海上通道安全体系的构建均被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统一筹划,整合军队、地方及外交力量,形成以若干海外基地为支撑、远洋舰队为核心、准军事化战略运输船队为骨干的国家海上战略输送体系,平时承担国家战略经济资源运输职责,战时担负兵力投送、海外撤侨、人道干涉以及军事威慑等任务。

  目前,我国海军活动范围正逐步由近海向远海延伸,未来几年内,在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卫星侦察通讯网络的支持下,海军远洋综合作战能力将有一个阶梯性的跨越。而以中远集团为代表的我国战略运输船队在船舶吨位、信息通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完全有能力在国家海上通道安全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面对日本等国以反海盗为名,纷纷在吉布提等修建P-3C反潜基地与舰船驻泊点,建立我国海军海外战略支撑点的意义也更加突显。无论是反海盗、反恐怖袭击还是战略威慑,可靠的海外支撑点不可或缺。即便是航母战斗群,其远洋靠港补给、人员休整也不可缺少。

  从战术角度讲,“德新海”事件也反应出我海军在印度洋地区的情报获取、海域监控及远程机动能力有待提高。从战略层面看,一年以来,我编队在索马里、亚丁湾海域的护航行动,仅仅实现了中国海军的“远洋显示”,离真正的“远洋存在”尚有距离。中国远洋战略通道安全体系的构建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货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