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州军区集团军装备定位仪修正火炮系统误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8日 07:27  解放军报
火炮精确打击。(李三红摄)
火炮精确打击。(李三红 摄 )

  防空炮群密织天网,导弹出击弹无虚发,地炮压制一招“点穴”……细数演练场上的“满贯”、“冷门”,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军长尤海涛的脸上显得异常平静:“我们打出的每一发炮弹、导弹都是被‘数据’包裹着的,理应精确。”

  被数据“包裹”?记者边走边回味尤军长刚才的话,不知不觉来到集团军某防空团三连阵地,侦察班长王灿正操作某型定位仪对阵地上各探测器材和火力兵器的方位进行标定和基线测量。

  “过去,我们标定装备靠的是方向盘和皮尺,满阵地地跑着瞄着,有时为插一根标定旗甚至要戴个草帽扛着竹竿走上十几公里,活像个海边打鱼的渔民。现在有了定位仪,又快又准,大幅提高了标定精度。”王灿边说边操作定位仪,一按键,显示屏上该点经纬度、高程一目了然。

  “标定装置方位是射击程序中获取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数据,传统方法拿方向盘、皮尺凭感觉标定的数据误差较大,直接影响了后面装定诸元、校射等数据的正确性。”三连连长李胜军告诉记者,定位仪提供准确、快捷、及时的方位信息,犹如给未出膛的炮弹穿上了第一层“数据外衣”,为精确射击提供了保障。

  此刻,王灿的副班长刘亮正配合指挥排长,利用某型测试系统对武器系统射击前的综合误差进行评定。“二炮,左高右低两刻度。”“三炮,前高后低三刻度……”刘亮边报读误差数据边指挥炮手调整火炮射击姿态。“运用这套综合误差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在射击前尽可能修正火力系统存在的误差,让裹在炮弹上的第一层‘数据外衣’更精确。”刘亮向记者介绍说。

  话音未落,防空警报骤响,各炮手、号手迅速就位,方圆十几公里的阵地上,各型侦察、探测、通信装备立时开启。各种数据迅速传递到李连长的指挥车内,一个小小的显示屏上汇聚的数据竟达20多项,包括目标方位、高度、速度、射击环境风向和温度、湿度等等,许多数据都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一位。

  一按键,所有信息全部传递到火炮,炮弹立时被“裹”上20多层数据。而几乎就在同时,所有炮管也完成了最后的调整。霎时间,阵地上火舌喷吐、硝烟四起,“敌”机在空中应声开花。

  “信息化的战场环境,目标方位瞬息万变,所以对于‘裹’在炮弹上的这些数据而言,它的‘有效期’是很短的。”集团军防空旅副旅长邓治文告诉记者,所有观测设备采集的数据传递到群指,经过综合指控平台分析处理后直接“打包分发”给各火力单元,而后由各火力单元直接给火器射击指令,比过去节省近4到5个指挥程序,真正实现了信息与火力的高度融合。

  (本报广州10月14日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我军 火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