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俄互通敏感信息从侧面表明中国导弹实力强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7日 10:24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资料图:国庆60周年阅兵现身的中国东风-15B型战术弹道导弹
资料图:国庆60周年阅兵现身的中国东风-15B型战术弹道导弹

资料图:参加国庆阅兵的国产东风-31A核导弹方队
资料图:参加国庆阅兵的国产东风-31A核导弹方队

  俄罗斯总理普京于10月12日晚抵达北京,开始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在此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多项能源和经贸合作协议,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中俄两国还签署了《发射弹道导弹和商用舰载火箭通报协议》,并架设高层“保密专线”及时沟通信息。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俄相互通报弹道导弹和商用舰载火箭发射情况,标志着中国导弹和航天实力已经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已经从“师从前苏联”发展到与俄罗斯“平行合作”,同时,这也表明中俄军事合作关系发展也有了新突破。

  互通“敏感”导弹信息

  据俄塔社10月12披露,中俄两国最高领导人之间将开通电话专线。俄联邦总理普京在官方文件中披露,“在平时和紧急状况发生时”这条专线将用于传达保密信息。在俄罗斯一方,这条专线将受到联邦保卫局监督;在中国一方,这条专线将由相关部门负责。相关协议还显示,中俄双方将共同开发用于高层联络的专用技术。

  此外,中俄两国还与10月13日“破天荒”地签署了《发射弹道导弹和商用舰载火箭通报协议》。弹道导弹通报机制建立后,包括导弹的射高和射程等最核心的军事机密都要通报对方,也显示中俄军事战略合作进入更深层面。

  中俄间的相关合作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1994年9月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时,就曾和俄方签署导弹互不瞄准协定。1996年起,双方协议互相通报边境100公里内的军事活动,但导弹通报只包括短程导弹。中国国防大学军事专家李大光分析称,因为发射导弹是国家的高度机密,“不是非常友好的国家肯定不会通报”。他说,弹道导弹属战略性质,非友好国家一旦获悉信息,就可破坏和拦截。因此,此机制的建立是中俄军事合作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防止发射时“误判”

  目前大部分国家,包括俄罗斯的预警系统,都未能迅速判断火箭是商业用途还是具攻击性,今次中俄签署《发射弹道导弹和商用舰载火箭通报协议》,对邻国尤为重要。

  早在2006年,俄罗斯北方舰队就在巴伦支海使用“叶卡捷琳堡”号核潜艇上改装过的弹道导弹将科学卫星“指南针”-2(Kompas-2)送入低地球轨道。这就是所谓的“商用舰载火箭”发射。“叶卡捷琳堡”号核潜艇属海豚级战略核潜艇,艇长167米,乘员140人,可装备16枚RSM-54型洲际弹道导弹。当“叶卡捷琳堡”号核潜艇发射商用卫星时,就完全属于商业活动,但是如果周边国家事先并不知情,就有可能将其看成发射洲际导弹,引发误解。

  中国同样拥有战略导弹核潜艇和与之配套的潜射弹道导弹,因此从技术上讲中国也有从海基平台发射卫星的能力。如果像俄罗斯那样,利用核潜艇上改装过弹道导弹发射卫星,也有可能让邻国“紧张”,所以建立必要的沟通渠道,及时公布信息,这样做可以减少邻国对中国航天发射活动的“担忧”。

  表明中国导弹实力强大

  中苏关系蜜月期,中国曾从前苏联获得技术支持,可以说中国的弹道导弹“师从苏联”。1957年12月24日,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有一份前苏联送给中国的厚礼——两枚P-1近程地对地导弹。1959年2月,根据中苏签订的“二四协定”,中国准备仿制G级弹道导弹常规潜艇。此外,苏联还转让了两种导弹,即潜对地弹道导弹和舰对舰飞航式导弹。

  1960年,赫鲁晓夫却下令全部停止根据先前的协议正在进行的对华援助。苏联撤走专家17天后的1960年9月10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苏制P-2导弹。从此中国在导弹和运载火箭领域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不久前举行的建国60周年大阅兵上,中国展示了108枚各型导弹,已经拥有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品种齐全的弹道导弹。中国展出的弹道导弹已经向美俄“看齐”。由此可见,中俄签署《发射弹道导弹和商用舰载火箭通报协议》也从侧面证明,中国的弹道导弹实力绝对不容小觑。(本报见习记者/何西 )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俄 导弹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