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开国上将吕正操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3日 22:16  新民网

  2006年1月4日,吕正操已年满101岁了。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中,吕正操是迄今健在的惟一一位百岁上将。身体健壮,举止灵便,谈吐风趣,思路清楚,毫无龙钟之态。从老将军看似平淡的谈吐中,从他家书架上摆放着的那座“毛泽东号”火车头模型以及墙上挂着的张学良、董必武等人的手书中,我读到了这位老人整整一个世纪生活中的传奇。

  “抗战时期,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兵”

  1905年1月4日,吕正操出生在辽宁省海城县唐王山后村。上小学四年级时,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铅笔也买不起,他只好回家去种地,后又当了学徒工。

  1922年,17岁的吕正操参加了东北军,走出了实现自我梦想的第一步。“我在少年时代,就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对家乡人民的压榨与杀害,从心里痛恨日本鬼子。入学时,老师给我起了个学名,叫‘正言’,后来我自己改为了‘正操’,意思是操练好了去打日本侵略者。”吕正操上将说。

  吕正操参加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卫队旅。由于他念过书,又能写一手漂亮的小楷,在第二年冬天,他被张学良推荐考入了东北讲武堂去深造。1925年毕业后,吕正操当上了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同泽俱乐部干事。直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吕正操一直在张学良身边任职。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此时,吕正操是张公馆的一名内勤,与应邀前来西安共商大计的中共代表罗瑞卿、许建国等人常有接触。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吕正操到国民党五十三军任团长,被中共中央北方局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吕正操率部于1937年10月14日在冀中平原脱离了国民党军队,改称为“人民自卫军”,在冀中平原上树起了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大旗。

  从此,吕正操率领冀中军民在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中,创造了平原游击战争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被搬上银幕和舞台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以及京剧《平原作战》等影响巨大的文艺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真实斗争的写照。

  吕正操这个名字,在抗日战争时期,令日本侵略者胆战心惊,闻风丧胆。老将军回忆说,直到自己调到晋绥军区任司令员时,还看到过日本人的报道,称他们已经活捉到了冀中军区的吕正操。

  1944年的一天,吕正操作为中共“七大”代表到了延安,见到了毛泽东主席。

  那天,毛泽东一见到他就笑着说:你给我的信我看了,“就是你那个签字为难了我,猜了半天,才认出是吕正操。”毛泽东问他:“干嘛要把三个字连成一个字呢?”吕正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两天后,毛泽东派人用车将吕正操和林枫同志接到枣园吃晚饭,他们边吃边谈一直到深夜。告辞时,毛泽东还端着蜡烛为他们照明,一直送他们走下山坡上了汽车。

  不久,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吕正操出席大会并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吕正操在冀中战斗生活了10年,他的队伍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百姓视他亲如家人,他也一直把那里看做是自己的第二故乡,至今听到冀中的乡音,仍感到格外亲切。

  几十年来,吕正操时刻怀念着冀中的父老乡亲,前些年他还专门旧地重游,回到自己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漫步在滹沱河畔,寻找当年的战场;和老房东唠家常,促膝谈心。他充满深情地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斗争,前仆后继,最后赢得胜利。我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兵,在党的领导下,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这些年我经常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和冀中群众……”

  难忘与贺龙、白求恩的亲密交往

  1939年 1月,贺龙率一二○师来到冀中,吕正操与贺龙在此之前从未见过面,但二人却一见如故。贺龙一见到吕正操就风趣地说:“你这个司令官不小啊,冀中的人口比陕甘宁还多两倍!”吕正操回忆说:“贺龙对毛主席为我军制定的战略战术理解得深,运用得也灵活。那时,无论战斗多么激烈,环境多么危险,贺龙总是那么沉着、坚定和自信。在冀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敌人已经打到离我们的驻地很近了,外面的枪炮很激烈,而贺龙同志却还叼着烟斗,悠然自得地与同志们聊天。记得有两次,正好我们从村子东头出去,敌人从村西口进来,就像换防一样。在我们主动出击或打伏击的时候,他也是同样的从容和镇静。”老将军接着说:“那时,一二 ○师勇猛顽强是出了名的,为冀中的部队做出了榜样,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1939年8月,在贺龙奉命调离冀中前夕,吕正操惋惜地对他说:“贺老总,你知道,我过去是个旧军人,没有经历过土地革命,更没有经过长征的锻炼,对咱们八路军的这套东西还没有真正学会,本想还需要你继续帮助,但你却要走了!”贺龙听后哈哈大笑说:“你总是说你是个旧军人,就算是个‘小军阀’吧,那算个啥!我在旧军队中不也当过师长和军长吗?和你比我该算是个‘大军阀’了。但一走上革命道路,跟上了党和毛主席,就有了觉悟,就有了突变,过去的事情还提它干啥?现在最重要的是跟着毛主席干革命,无论遇到什么也不动摇!”

  分手时,贺龙还嘱附吕正操,今后有事要多向聂荣臻司令员和上级党委请示报告,相信你一定能把冀中的事情办好。他还叮嘱吕正操:“毛主席对冀中很关心,你现在就可以写信给毛主席,把这里的情况向他汇报一下。”于是,吕正操遵照贺龙的指示,给毛泽东主席写了封信,汇报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的情况。吕正操认为,冀中的部队能够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能够经受住1942年日军发动的“大扫荡”,最后还能为党保存下几十万的战斗部队,这与贺龙和关向应的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

  1939年,吕正操与白求恩初次见面的那天,他在司令部特地让炊事员为白求恩做了四个菜,还杀了两只鸡,这在当时算是最丰盛的招待了。可是还没等吃完饭,白求恩大夫就要求马上去工作。吕正操劝他先休息几天,他说:“我到中国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说完便拿出了几份已经写好了的医疗计划给吕正操看。

  白求恩来到冀中平原时,正是战斗十分紧张和激烈的时候。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几次大的战斗他都参加了。让白求恩最难忘记的是,他在冀中度过了一个最有纪念意义的生日。3月3日,是白求恩的49岁生日,这也是他的最后一个生日。这年秋天,吕正操到冀西参加晋察冀军区会议时,又一次见到白求恩。当时,白求恩是因病到后方去休息,他听说吕正操也在这里,特意来看望他。虽然分别还不到五个月,但吕正操看到白求恩的健康状况不如以前了,他面容憔悴,身体虚弱,但目光却炯炯有神。

  在白求恩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特地把自己的一双长筒马靴和马裤送给了吕正操留做纪念。临终时白求恩说:“我惟一的希望是能够多做些贡献。”这句话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吕正操脑海里。

  西安事变后,与张学良约定三天后见面,不料竟一别54年

  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时,吕正操是张公馆的内勤。说起与张学良的离别,吕正操至今记忆犹新:“西安事变时,我的任务就是保卫张公馆和随时掌握情报。不久,周恩来一行12人到达西安,住在张公馆的楼下,25日下午,张学良身着戎装来到我的住处,他说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三天后就可返回。当时我就判断蒋介石绝不可能放他回来,劝他不要去,但张学良执意要去,他说有宋子文、宋美龄和蒋介石的顾问端纳担保,没问题。张学良还非常讲义气地对我说:‘要好汉做事好汉当嘛!’”不料,蒋介石一到南京就扣押了张学良,并将他软禁了近半个世纪。

  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后,周恩来和邓颖超就一直关注着吕正操,并指定他做张学良的联系人。50多年来,吕正操和张学良一直保持着联系。他们有时通电话,有时写信。有些信件吕正操一直保存至今。

  1991年初夏,在张学良90大寿前,邓颖超指派吕正操前往美国探望张学良。

  1991年5月29日,两位耄耋老人在纽约重逢。

  吕正操带来了祝贺张学良生日的礼物。一件是张学良喜爱的《中国京剧大全》,另一件是新采制的碧螺春茶。还有大书法家启功手书的贺幛,上面书录了张学良视为座右铭的诗句:“不怕死,不爱钱,丈夫决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两位老人见面后,张学良笑着问道:“你当年有个外号,叫‘地老鼠’,你还记得吗?”

  吕正操解释说:“那是指地道战,是老百姓发明打鬼子用的。”

  张学良又说:“我现在信上帝。”

  这时,吕正操若有所思地回了一句:“我也有个迷信,就是迷信老百姓,迷信人民。蒋介石不也信上帝吗?结果800万军队也被打垮了。”张学良感慨道:“还是得民者昌啊!”

  在5月30日笫二次见面时,吕正操向张学良递交了邓颖超给他的亲笔信,并转达了中共领导对他的问候。

  5月31日和6月1日两个晚上,旅美华侨先后两次为张学良举行祝寿宴会。吕正操送的贺幛悬挂在宴会大厅内最显眼的地方,这就正式向外界透露了吕正操赴美为他祝寿的消息。

  6月4日,应张学良的邀请,吕正操与他再次会面,地点是在中国驻美国大使李道豫的大使官邸。张学良给吕正操带来了一包台湾产的风梨酥。交谈中,吕正操向他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政策,张学良表示愿意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一份力量。张学良说:“我虽然90多岁了,但是天假之年,还有用得着的地方,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愿意为中国出力。”

  “我就爱打网球,打不动了就去给人家发奖”

  “我这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回顾百年人生,老将军只用了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

  吕老将军至今还保留着中国网球协会主席的头衔。

  “在东北军跟随张学良时,我就爱打网球。张学良打网球,我也跟着他练,就这样,一直打到了90岁。后来实在打不动了就去给人家发奖。”老将军还说:我这个爱好在战争中也没有停止过。在冀中抗战时,只要战况一有缓和,我就让战士在麦场的空地上画上线,拉起球网打上两局。

  提起打网球,那是老将军最开心、最荣耀的事了。看看客厅内挂着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签名的赠画和1990年国际网联主席签署授予的“最高荣誉奖章”,便知道老将军在中国网坛上的地位了。书房内挂着的那张打网球的照片,是20世纪80年代老将军参加全国老年比赛夺冠时的精彩瞬间。

  说起网球,百岁老将军来’了情绪。他回忆说,20世纪50年代北京的网球场很少,那时,会打网球的人也不太多。于是,他就请来了民主党派领导人余心清和老教练们一起打。为了组建中国网球队,吕正操一直催问贺龙元帅:“什么时候成立国家网球队呀?建设场馆要钱我们没有,要人要物我们还是有办法的。”后来,他又找到同样爱好打网球的万里同志,共同发起,修建了北京最早的先农坛和体委训练局网球馆。

  “文革”前老将军打球基本是在星期天和下班后,几位老同志凭胜负轮番上场,有时一打球就忘记了吃饭。吕老的儿子吕彤欣回忆说:“有时,我和妈妈在家里左等右等,我都快饿死了,可爸爸去打球还不回来!”

  北京国际网球中心还专门为吕正操将军留了一个办公室,因为他说过:“我这个主席不能光挂个名字,而且我这个主席要一直当下去!”老将军打球一直打到了90岁,才在医生和家人的再三劝阻下挂拍。

  酷爱网球运动的老将军也时刻惦记着中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他曾经见过阿加西、博格、张培德等名将,和他们畅谈体会并合影留念。吕正操还积极鼓励青少年尤其是女运动员要不断进取,像其他金牌项目一样,早日打出好成绩,打出我们的国威。当他得知孙甜甜、李婷在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网坛首次摘取桂冠时,兴奋地对秘书说:“赶快打电话祝贺她们!”虽然年事已高,但只要是在北京举行的重大国内外比赛,他总是驱车来到赛场,鼓掌叫好、助威观战。2004年,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上,他欣然同意百岁挂帅――担任了组委会名誉主席,并多次到露天球场观战。“打网球,是吕正操晚年保持体力、脑力的三个有利招数之一。”老伴刘沙透露了吕老的养生之道。

  相关专题:开国上将吕正操逝世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