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王建民,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歼击机梯队带队长机。
新华军事:从二代机到三代机的跨越,我们部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王建民:二代机到三代机,是一个系统上的巨大转变。
对于飞行员来说,三代机对飞行员个人飞行技术要求并不比过去高多少,因为战机智能化程度高。但从理念上、科技水平上跨度就非常大了。对过去的二代机,飞行员飞的技术性的偏多,操纵飞机做一些必要的战术动作。但三代机对飞行员除了技术性要求外,更强调战术。应当承认二代机作战性能的局限性。现在三代机昼夜间各种复杂条件都能飞,座舱设备的信息化水平非常高,对我们飞行员是脱胎换骨的感觉。因此三代机对飞行员更多的是知识层次、结构上的要求。能够把三代机飞出来很容易,但把三代机性能完全发挥出来就不容易了。我认为是从驾驶到驾驭的变化。
从地面维护上来说,我们原来对二代机的传统维护方法和经验,对于三代机来讲,已经起不到太多作用。三代机带来了很多的新知识、新理念、在维护流程上有很多变化。过去是维护二代机凭经验,很多是拆拆卸卸修修补补这些手段,机械成分多。而三代机信息化程度高,维护强调科学化。可以说我们这几年改装也花费了大量心血。
新华军事:参加阅兵对于我们部队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建民:我们这次空中受阅一共15架,每5机组成一个中队编队,战机左右间隔15米,前后距离20米,误差不超1米。三个中队间距1000米。
阅兵与平常训练差别比较大。平时训练部队很少有这种大机群的活动,通常一般以双机为单位,动作以格斗、作战为主;而阅兵强调整体配合(15架编队)、观赏性(距离角度一致)、安全性(过天安门首都禁区)。
另外还要强调整体配合性,要有一种团队精神。布置任务时我们也要强调这一点,阅兵要有顶替的备份机。当然大家都不想当备份队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此我们在备份机的人选上也非常认真,能够成为备份队员说明技术水平是非常全面的,反而相对弱一点的可能会当正式队员。没办法,必须这样。
从观赏性来说,主要看三个中队是否等距,队形是否匀称。匀称说明飞行员技术精准。我们梯队从纪念碑正上方通过,正负30米,宁偏左不偏右,不能跑到长安街大街上来,因为观众从45度角看,不能仰头看。
新华军事: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驾驶歼10的一些直观感受。
王建民:我感觉驾驶二代机和三代机就像拖拉机和小汽车的区别。我能飞国产三代机心情确实比较激动。对飞行员来讲,能飞上三代机是非常荣幸的事。
歼10的飞行感觉非常舒适,自动化程度特别高。很多过去要靠人工操作的东西完全用机载自动驾驶设备就可以完成,大量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
从信息化水平上来看,歼10采用数字电传操纵。二代战机是机械操纵系统,拉杆过大飞机可能坠毁;而歼10并不是,它的电传系统要给你解算,飞行员拉得不合适,它就会告诉你:迎角太大,不能再拉了。飞行员再拉也没用。新型雷达和中距导弹配合,使歼10有了中距攻击能力,过去二代战机出现常见故障,通常是灯光指示,飞行员要记很多东西。现在歼10在座舱的显示屏上都会显示出来是什么故障,减轻很多负担。这些都是歼10战机信息化水平的标志。
歼10对飞行员的要求是质的飞跃,要求掌握学习的东西特别多。
新华军事:请问您平时有什么爱好?
王建民:我平时比较喜欢摆弄计算机,较早时还喜欢收音机、录音机。在90年代初我就学习,当时只是一种爱好,没有和飞行衔接在一块。到02、03年我才想怎么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飞行中。通过几年实践,的确走出一条路。学习计算机知识对掌握新型战机帮助很多,飞行上各种菜单的使用有点像计算机程序。很多英文缩写与计算机相仿,只是飞机计算机有独有特定系统,但万变不离其宗。
新华军事:将来会有女歼10战斗机飞行员么?
王建民:有这种可能性。如果能在K8上飞,在歼-10上飞是没问题的。所有的操纵都在驾驶杆上,感觉都一样。女飞行员会飞得更轻盈,只要克服紧张心态,会飞得更好。(新华军事记者 张汨汨采访整理)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