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 题:空降兵的阅兵文化
孙茂庆、孙志国
空降兵某直升机梯队自进入阅兵村以来,坚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育人育才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以阅兵训练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队标”展翅欲飞
横竖撇捺折,寥寥数笔,或粗或细,或长或短,或高或低,经过精心设计,“直升机大队”5个字宛如一架直升机跃然纸上,展翅欲飞。这一由机务三中队战士设计的“队标”,饱含着对直升机大队的热爱,饱含着对参加国庆阅兵的自豪。
部队进驻阅兵村后,不管是室外的宣传画,还是室内的宣传栏,甚至《空勤人员思想情况登记本》《飞机准备工作日记》《哨兵安排登记表》等本(表)的封面上,都印上了这一“队标”。有的官兵还把它设计成精美的卡片,当作书签或者放进《阅兵日记》。他们说,一看到“队标”,就会想到“我是大队一分子,我为大队争光彩”!
“定格”专注时刻
一个聚精会神的眼神,一张严峻刚毅的面容,一双沾满油垢的大手……这一幅幅饱含深情的照片,均出于素有“军营摄影师”之称的政治处干事岑卓骏之手。无论是朝霞满天、烈日当头,还是夕阳西去,阅兵村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手持“长枪短炮”,侧身、弯腰、屈膝、登高……只听“咔嗒”一声,正全神贯注于工作的战友就被定格在精彩瞬间。
提起机务三中队战士李鹏飞,大家都说“好兵!”可李鹏飞却说:“是岑干事为我拍摄的那幅维护直升机尾翼的大照片,让我暗下决心,努力工作,为国庆阅兵作出更大的贡献。”
有这种想法的人,远不止李鹏飞一人。一幅幅图片、一组组镜头,既是教育官兵的小载体,又是官兵精神动力的“加油站”,使官兵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蓝剑组合”唱响军营
“吹拉弹唱样样精,相声小品都在行,骨子里流淌的都是文艺细胞……”受到战友们热烈追捧的飞行三大队政治教导员张政权,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声一片。
阅兵分队转场至江苏某机场后,为参加地方组织的文艺演出,他精心编排的男声小合唱《男子汉去飞行》,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参加演唱的8名飞行员被誉为“蓝剑组合”。
转场至北京阅兵村后,他带着“蓝剑组合”,率先学习《阳光检阅——空军阅兵歌曲》,并在战友中教唱。林荫下、小道旁,到处都是他们的歌声;炊事班、哨位前,经常有他们教唱的身影;哪怕是在前往机场执行飞行任务的班车里,他们也经常为大家亮一嗓子,唱得大家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在阅兵训练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专题:空军建军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