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军某新型火炮方队曾全部13次参加国庆阅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9日 08:03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夏洪平 特约记者 马仕府 通讯员 闫耀升

  记者导言

  北京军区某炮兵旅组建的某新型火炮方队,是唯一一支参加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全部13次国庆阅兵的装备方队。10月1日,他们将驾驶全军最先进的火炮,驶过天安门广场,第14次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一部阅兵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人民军队发展史。从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骡马拉炮,到国庆60周年阅兵的新型火炮,他们见证了我军跨越式发展的铿锵步伐。

  14个辉煌脚印,浓缩我军发展历史

  记者走进阅兵村,意外发现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的某新型火炮受阅方队。在方队会议室幕景墙上,14个脚印格外醒目。

  “这14个脚印,代表1949年至国庆60周年的14次国庆阅兵。每一次阅兵,天安门广场都留下了我们炮兵旅官兵的足迹。”方队政委王国军自豪地说。

  在会议室,记者见到了专程赶来为官兵鼓劲的该旅老战士戴国卿。开国大典阅兵,他作为炮手牵着骡马通过天安门。戴国卿告诉记者当年参加开国大典阅兵时的情形:“我们连共8门火炮参加受阅,每门炮由6匹骡马牵引,火炮都是从日军和国民党军队手中缴来的,属于‘万国牌’。”

  35年弹指一挥间。1984年,我国举行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国庆阅兵。炮兵旅参阅的火炮全部是我国自主生产,完全实现摩托化,机动性能大幅跃升。

  国富才能兵强。1999年10月1日,炮兵旅官兵驾驶着某型自行反坦克炮气势磅礴地通过天安门广场,引起轰动。新型火炮装备了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一门炮的火力能抵过去一个炮兵连。

  铁甲扬尘,声撼大地。一辆辆即将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的某新型火炮列阵驶来。这种体形庞大的“巨无霸”火炮,其信息化水平和火力同样“巨无霸”。83岁的戴国卿老人轻轻抚摸着火炮,双手激动得轻轻颤抖起来:“以前,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能用上这样先进的火炮啊!”

  从骡马化到摩托化,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这个炮兵旅的14个脚印,正是我军随着国力兴盛而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用一流标准,展示中国军人形象

  骄阳似火,训练场上的空气似乎能燃烧起来。一辆火炮隆隆驶来,满脸黝黑的方队长姚朝阳猛一掐表:“误差0.05秒,不合格。”

  记者颇为不解:按照阅兵指挥部要求,百米行进时间误差在0.15秒之内即为合格,为何误差0.05秒仍不合格?姚朝阳抹一把额头汗水解释说:“我们的标准是零误差,必须做到精准无误。”

  零误差,这个严苛到不可思议的受阅标准,来自这个炮兵旅的“迎外标准”。

  1971年,这个炮兵旅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我军唯一一支对外开放的炮兵部队。迄今为止,他们已正式迎接了132个国家和地区的6300余名贵宾来访,次次都以过硬的素质、出色的表现受到好评,经受住世界挑剔的目光。

  同样是追求“零误差”标准,令参加过开国大典阅兵的炮兵旅老战士张怀勇记忆犹新的是,当年阅兵训练,就是两个字:苦练。60年后的今天,阅兵方队训练场上,却增加两个字:科学。

  新型火炮底盘重、转向难,精准驾驭难度大,方队官兵研制出“数显供油器”,通过精准供油实现火炮匀速行驶;排面行进要精准卡距,官兵们开发出“激光卡距系统”,每秒采集数据8次,卡距误差精确到1厘米……截至目前,方队取得20多项革新成果,有不少成果已被装备方队指挥部推广。

  几代军人,一样情怀。姚朝阳说:“不管是当年的苦练求精,还是今天的科学施训,一茬茬炮兵旅官兵做的是同一件事:用一流标准,展示中国军人形象。”

  传承阅兵精神,用汗水书写新辉煌

  直招士官杨二鹏去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入选阅兵方队时兵龄还不到4个月。由于队列基础差,方队第一次队列素质考核,他排名垫底。两个月后,他却“漂亮转身”:以优异成绩被评为方队“训练之星”;总结的饱和训练法、目标激励法等训练方法,被方队推广。

  这正是炮兵旅14次参加阅兵形成的特有的“阅兵精神”:顽强拼搏、精益求精、开拓进取、追求卓越。

  一种精神,塑造一种品格。方队总教练陆乐乐,女儿出生一周后便组织阅兵训练,女儿亲口喊出的第一声“爸爸”,他是在电话里听到的;基准炮驾驶员王豪伟,家离阅兵村不足五百米,但他严守纪律,进村6个月没与家人见过一面;二期士官温飞扬新婚第3天,就辞别爱人走进训练场……

  传承阅兵精神,书写新的辉煌。基准引导车驾驶员左传强的阅兵日记上,有这样一组数据:每天上下火炮128次,平均喝水7升;当天下午两点,训练场气温42℃,驾驶室温度55℃……左传强告诉记者,他贴在床头的励志格言是:挥汗校场,为的是扬威阅兵场;承受不能承受之最,为的是演绎精彩之最。

  铁流滚滚,排山倒海。不管是在今天的阅兵场,还是在明天的演兵场,他们将用汗水书写新辉煌。

  相关专题:新中国六十周年大阅兵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