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微山湖舰执行两批护航任务创造中国海军新纪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 19:34  新华网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资料图片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 资料图片

“微山湖”舰资料图片
“微山湖”舰 资料图片

  新华网广东湛江9月15日电 题:“生命之舟”的“深蓝”航迹——海军南海舰队“微山湖”舰执行两批护航任务创造中国海军远洋保障新纪录

  新华社记者黄书波

  2009年8月21日,当满身征尘的“微山湖”舰缓缓停靠湛江军港时,同样满身征尘的舰长席飞峻和战友们仍然激情澎湃。

  239天前,正是怀着澎湃的激情,他们一起驾驶着国产最新型综合补给舰,从海南三亚军港出发远赴4000多海里外的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239天里,他们完成56批75舰次2万多吨物资的补给任务,是“微山湖”舰服役5年来补给总量的2倍,开创了中国海军的一系列新纪录:首次持续高强度在远离岸基的陌生海域组织保障,首次依托国外港口进行规模型商业补给,首次尝试依托商船捎带进行大规模物资补给,首次在远洋开展手术和紧急救护地方船员……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被护航官兵誉为亚丁湾上的“生命之舟”。

  亚丁湾,留下了他们履行使命的光荣航迹。

  每一次成功探索,中国海军都向“深蓝”跨出一步

  2009年2月21日,就在“微山湖”舰顺利停靠也门亚丁港时,对三天两夜内完成按照商业化模式补给数千吨油、淡水和主副食的任务,席飞峻的心里仍然没有底。

  同样是三天两夜,在2008年12月26日启程前,“微山湖”舰曾装载过1万多吨物资,但对于中国海军通过中远集团委托当地代理具体采购、包装、运输的物资,能否在规定的靠港期限内完成补给,这是包括“微山湖”舰在内的中国海军舰艇从未遇到的问题。

  再难,也要尝试。港口不能直接加注淡水,官兵们就将桶装的淡水逐一抽取到舰上;新鲜蔬菜在白天烈日的暴晒下会很快脱水,官兵们就将蔬菜调整到夜里搬运;阿拉伯文字的物资标记影响分类存放,官兵们就为每一件物资贴上中文标记……一个个难题,在官兵们的努力下迎刃而解,“微山湖”舰终于在离港前完成了物资补给。

  国外港口商业化模式补给的成功实践,解决了普通物资的保障问题,但国产舰艇装备的配件以及在伊斯兰国家无法补给的物资,仍然困扰着护航编队。

  “微山湖”舰副政委肜群旺记得,中远“皖和”轮慰问护航官兵从国内捎带来的2000多公斤蔬菜,让“微山湖”舰官兵找到了破解这一难题的办法。

  “官兵们吃上新鲜蔬菜时的兴奋让我们受到了启发,何不让航经亚丁湾的中国商船捎带急需的补给物资?”肜群旺回忆。

  不久,中远“太仓”轮就为护航编队送来了20余吨蔬菜和急需的药品、备品备件。依托商船捎带进行物资补给,从此成了中国海军护航编队远洋后勤保障的常态模式。

  “微山湖”舰航空部门油料班班长徐立平没有想到,他和战友操作的舰对舰航空煤油补给,竟然填补了中国海军的一项技术空白。

  航空煤油燃点低、易挥发,碰上火花就会发生爆炸,因而补给的安全要求高,此前“微山湖”舰只能在战斗舰艇舰载直升机飞临本舰时,通过专用管道加注。

  已经从事了11年航空煤油补给的徐立平知道,直升机频繁起降加油,不仅浪费油料,而且增加了飞行的危险。他们在对装备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开展舰对舰航空煤油补给。”

  2月18日,这一想法成了现实。“微山湖”舰成功为“武汉”舰、“海口”舰实施了航空煤油补给,又创造了一项中国海军的新纪录。

  每一天都面临着新的考验

  2月12日,4号液货补给装置导缆排缆器上的导向杆突然发生故障,然而“微山湖”舰上的车床只能加工1000毫米长的配件,无法制作长达1250毫米的导向杆,如果等20多天后从国内运来备件,补给任务将受到影响。

  “把加工导向杆的任务交给我们吧!”机电部门修理班班长邹华向席飞峻主动请战。

  5天4夜里,邹华和机电班的战友凭着精湛的技术,硬是将两根独立的配件魔术般地连接成了一根导向杆,并一次性试装成功。

  “长时间在海上航行,尤其是亚丁湾海域高温、高盐、高湿的环境,对舰艇装备和装备保障,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微山湖”舰装备保障组组长肖新斌说,执行护航任务的239天里,“微山湖”舰累计排除故障116起。

  肖新斌印象最深的是,从5月13日开始,“微山湖”舰上4台空调中的3台相继出现故障,而且带动空调运转的两台电机中的一台也停止了工作。

  “当时的情形非常严峻。如果第4台空调再坏了,即使官兵们能忍受舱内五六十摄氏度的高温,舰上的电子设备和弹药库也扛不住。”肖新斌说。

  抢修,夜以继日地抢修。肖新斌和技术人员一起,拆掉两台故障较大空调的零部件,紧急组装出1台空调,确保了舰上始终有1台空调备用。与此同时,他们协调中国商船从国内运来了一台新电机。重达1.5吨的电机,以往都是靠码头的吊车从军舰顶棚吊到机舱,但这一次,官兵们用双手和身体扶着电机,一步一停地挪了4层楼梯,安装到空调机组舱室。

  同样的考验,还有10多次大风浪航行下的补给,还有25批次为商船的单独护航,还有对3艘商船5名船员的紧急救治……

  4月27日,航行在红海的“振华4号”致电第二批护航编队:船员胡建华感到眩晕、浑身无力,已连续几天不能进食,请求护航编队紧急救治。

  “当时甲型H1N1流感正在世界范围蔓延,我们一开始有些担忧。”“微山湖”舰医疗队长黄文生说,但同胞的安危牵挂着大家的心,最终仍然决定登船救治。

  4月30日,“振华4号”一抵达曼德海峡东口,“微山湖”舰3名医护人员就紧急登临,成功救治了后来病情被确诊是耳性眩晕的胡建华。告别海军医护人员时,30岁的胡建华动情地说:“感谢海军医生来给我治疗!在我生命最危险的时候,是你们给了我力量。”

  每一名官兵和他们的家庭都在为护航默默奉献

  蔡钰是“微山湖”舰的帆缆兵,他的任务是用抛缆枪将引缆绳发射到受补舰上。这个补给工作的第一环节看似简单,但却因为抛缆枪的后坐力大,容易造成手掌骨受伤。护航前最后一次训练,蔡钰的左手手掌骨就因被频繁撞击而骨折。

  当医生告诉他“必须住院动手术,否则可能残废”时,这位被战友们誉为“‘微山湖’第一枪”的小伙子懵了。在他的苦苦“纠缠”下,医生在治疗报告上签下了“可以参加护航,但一个月内不能再使用抛缆枪”。

  一个月后,带伤出征的蔡钰如愿回到了发射岗位。

  像蔡钰一样带伤坚持工作的官兵,“微山湖”舰上还有很多。

  就在那次搬运1.5吨重的电机到第二层楼梯时,由于舰体受涌浪影响摆幅过大,电机突然滑动,将战士马旅的手夹在了电机和楼梯扶手之间。战友们挪开电机,马旅的手已是血肉模糊,但他仍然咬着牙将电机护送到了楼梯口。后经随舰医生检查,马旅的右手无名指肌腱断裂,足足缝了11针。

  维护国家利益,“微山湖”舰的官兵不怕流血不怕受伤,但面对久别的亲人时,官兵们却留下了愧疚的泪水。

  靠港第一天晚上,当“微山湖”舰军医安祖胜给刚满8岁的儿子洗澡时,发现儿子的身上竟有5个伤疤。“怎么这么不小心?”安祖胜质问妻子。

  “怕你执行任务分心,我没敢告诉你。”妻子胡小芳委屈地解释,一个月前,孩子从二楼阳台摔到地上,左臂锁骨骨折……

  话未说完,安祖胜早已泪流满面。据统计,“微山湖”舰执行任务的239天里,有7名官兵在妻子分娩时不能陪伴在身边,有8名官兵在家庭发生变故时不能尽责,有9名官兵与心爱的姑娘推迟婚期……军人的家庭,同样在默默支持护航。

  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的日子,电工班副班长王红辉在焦急中等来了妻子分娩的消息。

  早在接到参加护航的命令前,王红辉就已经知道妻子的预产期在4月下旬,当他委婉地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时,一向文弱的妻子对他说:“放心去吧,家里有妈照顾。再说,我生孩子你也帮不上忙。”

  然而,执行护航任务不久,王红辉就从“亲情连线”电话里得知,妻子妊娠反应厉害,几乎吃什么吐什么。祸不单行,胎儿8个月时检查出缺氧,妻子三天两头去住院。

  当电话里传来儿子的哭声时,王红辉百感交集。他对妻子说:“给孩子取个名字吧,你最有资格!”

  “今天是海军成立60年的生日,你又参加了第一批护航,孩子就叫一航吧!”妻子幸福地说。

  相关专题: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护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