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八国北极争夺战:俄关键时刻不惜使用极端手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5日 12:35  国际先驱导报
“北极地区的海事管辖和边界”示意图。这张地图于2008年8月公布,地图既显示了北极圈内各国已经划定的边界,也绘出了尚未划定或尚存争议的地区。来源:英国杜伦大学国际边界联合会(IBRU)
    “北极地区的海事管辖和边界”示意图。这张地图于2008年8月公布,地图既显示了北极圈内各国已经划定的边界,也绘出了尚未划定或尚存争议的地区。来源:英国杜伦大学国际边界联合会(IBRU)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随着越来越多北极地下资源被发现,北极已成了各国都在虎视眈眈的宝藏。尽管北极地区的陆地部分已经被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美国和俄罗斯8国领有,但是围绕北极主权的纷争不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加拿大海陆空三军在其东部的北极地区展开一系列联合军事演习,正是旨在宣示对北极地区的主权。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甚至预言,“由于各方在北极利益划分上存在严重分歧,未来第三次世界大战极有可能在北极爆发”……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寇立研、陶短房 记者刘洋、董晓宾发自北京、温哥华 北极虽冷,近年来各周边国家却火气十足。2007年俄罗斯“插旗”行动以来,各方在北极的争夺愈演愈烈。目前加拿大为期23天的“北极熊”年度军演正在进行,加总理哈珀更是乘坐直升机亲自前往北极地区视察,以实际行动向外界宣示加拿大在该地区的存在和领土权利……

  在千里冰封的北极上,正呈现出一幅大国间硝烟四起的全息图。

  “冰融相见”

  北极,通常是指北纬66度33分以北的区域。

  有科学家估计,北极冰盖下蕴藏的油气资源占全世界总量的25%,而北极航道是从欧洲前往美洲和亚洲的最短路线。从北极开采的资源可以快捷地运往世界各地。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快速融化,通往北极资源的天然屏障正在瓦解,各有关国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按捺不住要将北极这块“蛋糕”据为己有。

  所以,北极的争夺,多少带有各国未雨绸缪的性质。

  在中国海洋大学极地问题专家郭培清看来,北极的主体是一片由主权国家领土环绕的海洋,因此,北极问题实质上是海洋问题。这种观点可谓一针见血,因为北冰洋周边国家都在思考着如何延伸本国在北冰洋的大陆架到200海里以外。

  大陆架是指领海以外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起不到200海里的,扩展到200海里;超过200海里的,则限制在350海里以内。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界定,沿海国家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EEZ)具有管辖权,并规定了大陆架的范围及沿海国在大陆架上进行资源勘探和开发等的权利。

  2007年8月2日,俄罗斯科学考察船队出动深海潜水器,将一面用钛合金制成的俄罗斯国旗插在了4300米深的北冰洋洋底。这一举动背后有俄罗斯的深刻谋略,按现行规则,各北极国家除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外,还可以根据大陆架自然延伸申请更大权益。早在1948年,苏联科学家就在北冰洋洋底发现一条绵延2000公里的罗蒙诺索夫海岭,认为它是西伯利亚大陆架的延伸。2007年俄罗斯这面小旗,实际上就是要把这个大陆架的延伸标定出一个证据来。

  如果在这一证据支撑下俄罗斯获得相关权益,北极圈一半左右就都将归于俄罗斯名下。这是其他北冰洋周边国家万万不能接受的。于是从2007年8月上旬,各方密集出招。

  新的争夺战就此开始了。

  争相科考

  俄罗斯的这次“张扬”的深海科考引起了连锁反应。在俄科考一周后,加拿大总理哈珀亲自率队赴北极展开3天的考察,为表明拥有这块区域,他宣布打算在北极建造深水港口,并在加领土的极地地区建造军事基地。而丹麦人也不甘落后,也随即向北极派出科考队,希望收集证据证明罗蒙诺索夫海岭是格陵兰(丹麦所属岛屿)大陆架的延伸。美国人则在当年8月17日对北极圈内的楚科奇海北部进行科考,并表示将研究把这部分区域纳入美国大陆架的可能性。

  北极圈周边国家的紧张反应反过来刺激了俄罗斯的进一步动作。比如看到美国在2008年8月14日向北极派出破冰船对阿拉斯加大陆架延伸进行测绘后,俄罗斯便决定于当月17日向北极地区派出一个大型科考队,研究极地气候变化和论证在极地建立漂移考察站等问题。

  郭培清分析认为,“为了证明北冰洋大陆架是本国领土的自然延伸,沿岸国家必须拿出足够的地质数据,这是近年来北极各国逐鹿北极海底的重要原因。”

  大秀“肌肉”

  为了保证北极的一席之地,各国还争相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力量,说白了就是互相“秀肌肉”。

  就以加拿大在北极的军事演习为例。尽管和美、俄等军事大国比,即使最近几天的“北极熊”演习规模仍显微不足道,但对于加拿大而言已是长足进步:2007年的“8000公里北极行军”只出动了24名军人,可一年后的“北极熊08”军演,加拿大就出动了战舰两艘、战机两架、陆海空军人500多名,并动员安全情报局、边境服务局的力量参加,而此次演习首次出动了潜艇和新组建的极地特种部队,相比一年前,可算“鸟枪换炮”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加拿大总理哈珀今年的“亮相”:他身着牛仔服、T恤、毛衣和远足靴,一副牛仔打扮,先乘坐橡皮艇,登上护卫舰“多伦多”号,继而换乘海军航空兵“海王”直升机,登上潜艇“布罗克角”号,并随同下潜,可谓上天入海,辛苦异常,《多伦多星报》的评论认为,这是哈珀在刻意向同样喜欢个人“出风头”、“秀肌肉”的俄罗斯总理普京叫板:你能做到的,我也不含糊。

  除了显示自身“孔武有力”,各国也不放松对别国军事活动的监视。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海军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安纳波利斯”号曾于今年3月21日在北冰洋地区冲破1米厚的冰层露出冰面。而俄罗斯正在密切监视这艘核潜艇的动向。俄国防部消息人士当时向外界透露,“俄罗斯军方会及时收到各种外国潜艇在北极大陆架下活动的消息”。

  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美国和其他国家对俄罗斯也采取过类似跟踪行动。加拿大今年2月曾宣布,俄罗斯军方一架轰炸机因逼近加北极领空而被加军方两架战斗机拦截。加国防部长上月还表示,加将密切关注俄罗斯明年4月向北极空降伞兵的计划。

  连横合纵

  当然,北冰洋周边各国并不都是单打独斗,各国也不断进行“连横合纵”的博弈。

  事实上,虽然冷战中因为北极是美苏进攻对方的捷径,双方在此明争暗斗多年。但冷战后,更加现实的能源、交通、海洋资源等问题使北极对峙增添了新内容,远远超出了东西方阵营对立的简单划分。

  比如,加拿大和丹麦在格陵兰的汉斯岛存在的主权分歧。

  早在1984年,丹麦方面登岛、插国旗、并在旗下埋了一瓶白兰地。2005年初,加拿大还以颜色,加方士兵登岛插旗后,埋了一瓶加拿大威士忌。昔日同一阵营的两国军人不是在温暖的酒吧里对饮,反而跑到北极去藏酒斗法,可见利益协调有多难。

  美国与过去西方阵营的伙伴在北极也不是没有利益的分歧。比如西北航道问题——指加拿大东北部戴维斯海峡沿加拿大北部海岸到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条航道,这条航道处在北极圈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封冻状态,一年中只有夏季的很短一段时间勉强可以通航。由于全球变暖,“西北航道”的经济价值也因此逐渐显现。

  加拿大长期声称对“西北航道”水域拥有主权,而美国则坚持认为该区域属于公海。在2007年8月北美三国首脑会议上,加总理哈珀曾当面对时任美国总统的布什提出加方对北极“西北航道”的主权要求。

  不过,毕竟俄美被视为在这一地区有能力“较劲”的重量级选手。但相对而言,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更为优越,开展各种科研和军事活动也更方便。为维护利益,俄美不仅竞争,也注意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有分析认为,俄为与美竞争,积极争取国际支持,主动与要求北极权益的挪威等小国分享利益,普京在总统任内批准了俄与挪威政府有关巴伦支海大陆架划界协议,终结了两国长达40年的争执。而美国与加拿大则积极协调立场,甚至有美国官员提出将北极航道控制权交给加拿大,双方共享在北极的利益。一个最明显的合作迹象,就是从2008年开始,加拿大和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破冰船开始联合对北极进行科考,收集有关北极大陆架和海底的科学数据。

  冰岛、瑞典、芬兰虽然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同属于环北极圈的国家,但不属于北冰洋沿岸国家。不过在今年2月,这三个国家与丹麦、挪威召开了北冰洋军事安全合作机制会议,此事被认为北约、欧盟加入北极争夺行列的标志。

  合解之道

  不过,在争夺战愈演愈烈的同时,也出现了缓解争端,探索北极冲突解决之道的动向。

  即使在挑起此轮争夺的俄罗斯,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各国争夺北极资源及主权的竞争将给这方“净土”带来巨大生态威胁,为此各国更需加强合作。俄舍尔绍夫海洋研究所所长、俄科学院院士尼格马图林认为,在北极科考和主权划定中,各国将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北极的油气资源巨大,但任何国家都无力单独开发北极这样庞大的区域,因此需要彼此合作。

  2008年5月,北冰洋五大沿岸国家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代表在格陵兰岛的伊鲁利萨特召开会议。这是五国首次就北极问题举行部长级会议,会议通过了《伊鲁利萨特宣言》。五国在《宣言》中声明,“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再建立一个新的广泛性的国际法律制度来管理北冰洋。”郭培清认为,它们的这一态度对于今后北极治理将有重要影响。

  俄罗斯:先声夺人抢占先机

  俄罗斯系列动作环环相扣,军事部署步步为营,甚至可能在关键时刻不惜使用极端手段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洋 特约撰稿寇立研发自北京 若从高空俯瞰北极,围绕北极圈分布的国家中,俄罗斯领土面积最大,与北极的地理关系也较密切,因此也认为自己更有实力和理由从北极“蛋糕”中分得大块。

  围绕北极归属的争夺目前正在升级,俄罗斯、加拿大、丹麦等国均向联合国提出对北极的领土要求。而俄罗斯方面表现最为高调,不仅积极搜集有利地质证据,甚至将国旗插在北极点的洋底,以先声夺人的手法为自己在这场争夺战中抢占先机,也让其他竞争国家神经紧张。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俄2001年曾向监督执行公约的联合国机构申请,把本国专属经济区扩展到北极的罗蒙诺索夫海岭水域,但因“证据不足”而遭驳回。但俄罗斯没有灰心,从2007年多次开展北极科考,积极搜集支持本国主张的证据,为再度申请作准备。于是也就发生了2007年8月俄罗斯科考人员在北冰洋底插旗的事件。

  如果得到联合国承认,俄罗斯将获得从北极点到俄东西部两端构成的三角区域的权益,总面积达12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意大利、德国及法国面积的总和。俄从中不仅能获得相当于100亿吨标准燃料的油气储量,还能大大延伸专属经济区,获得渔业、航道等方面的利益。

  俄罗斯对北极的态度非常认真,插旗等举措绝非简单作秀,而是系列动作环环相扣。插旗后不久,俄罗斯在靠近北极附近一个面积约为16平方公里的岛屿上,建起了“北极35”号浮冰漂流站。其后的轰炸机活动也持续宣示着俄罗斯在北极的影响。

  最近俄罗斯在北极更是接连出手:7月12日,俄罗斯“圣彼得堡”号破冰船投入使用,普京亲自登船参观。俄运输部则表示,俄造船企业准备明年开始再建造3艘破冰船。紧接着,俄罗斯利用核潜艇,在北极附近海域进行了两枚RSM-54“轻舟”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轻舟”有能力携带核弹头打击美国本土,这一发射给外界的信息是再强烈不过的。7月28日,俄罗斯空降兵司令宣布,俄空降兵计划在明年4月于北极地区实施数个载有货物和人员的平台空投行动。

  一个多维立体争夺北极的军事方案似乎已经显现在世人面前。俄罗斯的立场是明确的:俄罗斯在关键时刻会不惜使用极端手段捍卫北极利益。

  加拿大:抢先绘制北极地图

  除了加强军事部署这块短板,加拿大还发起大型北极测绘项目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陶短房发自温哥华 8月6日-28日,加拿大在位于北极圈内的努纳武特地区,举行了代号“北极熊09”的大型联合军事演习,总理哈珀于19日抵达弗罗比舍湾视察了演习。

  此次演习的重点是北极圈内巡逻、反潜和驱潜,海军的护卫舰、潜艇,海军航空兵的直升机,以及空军的CF-18战斗机均参加了演习。参演的不仅有正规军,还有加拿大皇家骑警和海岸警卫队,而去年刚刚组建的北极特种部队“北极巡逻兵部队”则和当地骑警配合,参加了演习的重要部分——北极圈内长距离巡逻和野外生存演习。

  可以看到,北极的几个主要争端都有加拿大的份儿,作为领土面积一半在北极圈内的大国,北极对加拿大的意义可想而知,然而由于长期“缺课”,加拿大在北极主权争夺中一度显得被动,对“西北航道”的主权声明被美国公开蔑视,在与俄罗斯的大陆架纠纷中处于下风,甚至和丹麦争夺一个弹丸小岛(汉斯岛)主权也丝毫不占便宜。由于国力有限,长期以来加拿大的北极军事部署总有雷声大雨点小之嫌。正因如此,近年来加拿大一直努力加强北极地区军事存在。

  除了加强军事部署这块短板,加拿大还发起大型北极测绘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中,预计到2013年结束。根据这一项目,加拿大政府计划5年内投资1亿美元,绘制加拿大北部能源和矿藏地图。而今年5月份,据法新社等媒体报道,加拿大抢先绘制出全世界首张北极综合地图,为今后自然资源勘探提供了线索。

  加拿大外交部长坎农在6月28日接受访问时强调,加拿大政府对于根据联合国条款获得北极极地海床的权益充满信心。他同时宣称,加拿大是“北极超级大国”。

  为了成为“区域性”的“超级大国”,加拿大还强化了对靠近北极领土的建设。加拿大总理哈珀8月18日到该国北极地区进行视察时,对加拿大北部地区的民众做出承诺,将成立“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局”,总部将设在加拿大最北部的省份努勒维特(处在北极圈内)。

  其实两年前,为了加强加拿大在北极的主权,哈珀就决定出资推进26个基础建设和科研新项目。甚至据加拿大《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开始着手修订历史教科书,将当地因纽特人的历史大幅写入其中,作为加拿大国家的起源和重要历史阶段之一,而在以往,这段“非白人历史”是长期被淡漠和忽视的。

  美国:科考勘探早已铺开

  以退为进和藏器于身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北极策略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周鑫宇发自华盛顿 在当前的北极之争中,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低调得让人生疑;相反,在北极周边各国中,俄罗斯和加拿大似乎成为了冲突的主角。

  北方硝烟味日浓,在北极地区拥有重大战略存在的美国,却始终隐身幕后,面目模糊。在西方国家普遍担心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凌厉攻势,期盼美国这个“带头大哥”表态的时候,美国却时常使出“太极推手”,甚至刻意示弱。

  美国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缓兵之计”的背后,实际上蕴含了美国全面的战略考量。美国官员说现今之际“没有别的办法”,那么各国自由考察、竞相勘探对美国来说就是目前最好的状态。北极冰川尽管在加速融化,可是大规模通航和油气开采的前景并不确定,整个北极地区的开发还将长期处于前期科学调研阶段。只要是科技竞争,美国就有绝对的优势。而大张旗鼓宣誓主权的行为,显然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美国看得很清楚:“现在不是15世纪”。北极问题涉及的国家如此多,利益纠葛这么大,到时候各国多半还是要坐下来慢慢谈判,合作寻求出路。而这种“国际机制建构”,更是美国的拿手好戏。

  退一万步说,即使未来北极竞争失控,出现了15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瓜分美洲、19世纪欧洲列强瓜分非洲的场面,美国也不会丧失主动。北极国家除了俄罗斯,全是美国盟友。届时美国完全可以有效控制北极航线绝大部分。至于深海油气资源开采的技术和投资,则几乎完全被美国公司垄断,其他国家即使取得油田主权,最后也要请美国公司回来开采。总之,美国在北极地区实力最强、手段最多,完全不必要现在就为此与俄罗斯扯下面子。于是不如加紧科考和勘探行动,“闷声大发财”。

  在这样的大战略背景下,美国一方面嘴上示软,脸上带笑,一方面在北极的科考活动却一点没有放松。只是美国的科考活动既不插国旗,也不高调宣示主权,却利用俄罗斯和加拿大高调亮相做“掩护”,躲开了大多数媒体的聚焦点。

  尽管美国刻意将在北极的行动藏在民事科考的面具下,其在北约地区的军事存在却丝毫不减其他国家。早在冷战时期,美国就在阿拉斯加州建立了多个军事基地,加上美军在其北约盟国挪威、冰岛和丹麦格林兰岛的多个导弹和雷达基地,美国其实早已准备下了覆盖北极的军事支持网络,可以说是“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在当前北极地区的军事争夺中,看起来俄罗斯和加拿大野心勃勃、气势逼人,其实早就被美国甩在了后面,现在只是奋起直追而已。

  中国向北极四步走?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打开世界地图,尽管中国距离北极地理位置遥远,但是北极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同样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中国海洋大学政法学院郭培清教授认为,北极之于人类的价值有四重——环境、科研、资源和航道。对于非北极国家却身处北半球的中国,环境利益处处可见。例如,影响我国四季气候的冷空气的主要来源地是全球两大冷源之一的北极,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地区得到加强而吹向中国。毫无疑问,北极深刻影响我国的气温和降水,有必要深究其机理。

  至于科研价值,多国纷纷不惜巨资北极建站、开展北冰洋科考的事实已经说明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资源利益通过产业链条不断向外围国家分配,油气资源的开采、运输等环节都对外部资本的进入提供了机会,因此中国至少间接拥有北极资源利益。

  北极航道对于中国同样具有特别的意义。我国外贸大部分途径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这条航道因为大国控制和海盗猖獗,安全系数降低,航运成本提高。而且苏伊士运河通行能力已经饱和,近年壅塞现象严重,北极航道则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在北极地区拥有重大利益,不应因距离原因而取“局外中立”。

  实际上,北极国家非常关注中国的态度,很希望了解中国的北极利益诉求。2008年“北极地区议员会议”召开之前,美国等国主动邀请中方派员与会,这种局面对我国十分有利。我国完全可以发挥重要的砝码作用,推动北极国际化,引导北极问题向合理公正的方向发展。

  目前,中国的北极参与度还很低,在众多北极国际机构中只参加了北极理事会、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等少数几个。北极问题的研究也刚刚起步,在许多北极论坛和国际会议上很少看到中国学者的身影。这既不利于我们了解北极国家的政策趋势,也无法向国际社会传达我们的声音。

  如果中国要更积极地介入北极事务,郭培清个人认为,可以分为几个步骤:首先是加强研究,组建研究团队,同时积极开展与重要极地国家的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交流。其次,加强与极地国家政府的交流,现在有些极地国家,如北欧国家十分希望与中国合作,通过不同方式、多种层次的合作,将中国的观念输入进去。再次,加强与重要的非极地国家的协调,寻找共同利益点,推动极地问题国际化。第四,制定中国的极地战略,并将极地战略纳入全球战略中。(本文部分内容来自郭培清在《瞭望》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北极 俄罗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