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维荣 通讯员 邹菲 李克强
【大事回放】 1981年9月14日至18日,我军在华北某地举行军事大演习。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规模最大的一次实兵军事演习。邓小平同志在这次演习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真正的历史往往是这样,有时候你还没有察觉,它就在默默中转变了方向。寻访发生在塞外张北的华北军事大演习现场,记者就有这样的感受。
登上塞外张北坝上的最高峰,你很难把眼前的景象和当时铁甲滚滚的大演习联系起来,山坡上一排排随风转动着的白色发电风车,让张北小城陡增了几分现代和时尚。然而,28年前,中国军队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镜头就在这里定格。
“没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战略家的胆略气魄,是很难下决心搞这样大规模军事演习的。”回忆起28年前的那段历史,曾担任华北军事演习导演、时任北京军区参谋长的周衣冰将军,仍然十分激动。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时期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的问题,成为党和军队决策层需要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
在西山脚下的北京军区档案馆,翻开那些尘封的历史资料,记者看到了那段决定中国军队发展走向的历史记载——
1980年9月17日至10月17日,中央军委举办了全军高级干部战略问题研究班,核心内容是探讨和确立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战略方针以及在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的作战样式。为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1981年5月,总参举办了代号为“802会议”的全军高级干部战役集训。邓小平同志高屋建瓴,提出要通过大规模实战演习,“把军队训练得像个军队样子”。
“这么大规模的演习在我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周衣冰将军对28年前华北军事大演习如数家珍:“演习的主题是方面军防御战役演习,主要有4个内容,一是模拟蓝军集群坦克进攻;二是空降与反空降;三是陆军师坚固阵地防御;四是战役预备队反突击。演习在数十平方公里的开阔地上展开,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外电评论:“这支军队在尽可能的完成接近于现代样式的合成化,它表明了邓小平把这支军队推向现代化的雄心。”就在这次演习现场,邓小平向全军发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号召。
今天看来,这次演习无疑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座里程碑。参加华北军事大演习时担任某集团军侦察参谋、现为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的刘志刚认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加强诸军兵种合成训练,90年代开展科技练兵,到新世纪以来突出联合作战训练和复杂电磁环境下训练,我军建设理念就是这样逐步从适应机械化半机械化战争转变到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上。”
回首拨乱反正后我军建设发展史,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总目标,到今天我军正在经历的新军事变革,华北军事大演习的历史价值,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年代久远于华北军事演习500年之久的宣化城内古钟楼上有铜钟一口,重万余斤,其声洪亮,每每撞击,钟口竟能荡出数十里半径的声圈,悠远的回声在古长城屏护的演兵场上空久久不绝。
兵者,国之大事。古铜钟作证。若干年后,后人或许会淡忘这次演习,但决不会忘却这次演习的战略意义,以及它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所具有的特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