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温万里长征史 简陋地图指引近万红军过草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22:30  新华网
报道大渡河战斗的第186期红军《战士报》。
报道大渡河战斗的第186期红军《战士报》。

指引红军过草地的“草地设营地图”。
指引红军过草地的“草地设营地图”。

  前不久,130余件红军长征档案史料在北京红军公园向公众开放。在这些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的珍贵史料中,近90件首次与公众见面。

  红军布告首提“长征”

  “长征”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特指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但红军第一次提出和使用“长征”,却是在一份并不起眼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

  这份首次展出的红军少数民族政策布告,由红军总司令朱德在1935年颁布。印有156字的公文中提到“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丝一粟……”

  这份布告没有使用“二万五千里长征”字样,这并不是为了压缩字数。1935年5月中央红军进入川西彝族地区,从江西瑞金算起,行程就在一万里左右,因此布告中称之为“万里长征”,是相当准确的。此外,这年五月初,中央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的计划。这一重大胜利使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充满了豪气,“长征”二字正好准确体现了当时红军的振奋。

  “长征”一词很快得到广泛使用。1935年9月,中央政治局俄界会议作出的《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中,中共中央第一次把红军战略大转移称为“二万余里的长征”。红军到陕北后,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说法。

  《战士报》率先全面报道大渡河战斗

  首次展出的第186期红军《战士报》,用全部版面介绍了红军强渡大渡河胜利的消息,并刊登了占领安顺场渡口的17名勇士和5个特等射手名单。

  《战士报》是红一军团政治部工作人员挑着四个铁皮箱边走边出版的。编排内容是在“大渡河沿岸胜利的总结”大标题左边,印着宣传口号:“用我们铁的红军,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勇猛精神扫平一切当前敌人!”全文分六部分介绍了占领安顺场、田湾大捷、夺取天险泸定桥、化林坪胜利等重要渡河战斗。

  这份报纸给了红军和沿路群众极大鼓舞。很多当地青年因为这份报纸参加了红军。

  简陋地图指引近万红军过草地

  首次展出的“草地设营地图”,没有比例尺,没有地名标注,没有道路指示。地图是红军自1936年7月3日至8月11日,从甘孜县城出发后边走边绘制的。7月5日宿营地“吉瓦沟”,只是一片弯弯曲曲的手绘线条,表示草地地形起伏。地图上惟一可辨别的,是吉瓦沟水流。适合设营的地点,则用一个下面带两三个小点的小圆圈表示。地图上惟一一句提示的文字是“自该地上走十里无术(树)林,行进队伍多带柴烧水”,绘图人员可能觉得说明不清楚,又在“无术林”前加上了“全是草地”几个字。

  毛泽东批示保留东征渡船

  首次展出的4封关于东渡黄河讨伐阎锡山的渡船问题的信件,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写给杨立三的亲笔信。

  毛泽东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后,红军原准备冰上渡河。不料,天气提前回暖,冰河融化,负责指挥战役的聂荣臻等临时决定用船渡河。当时,敌军在黄河防线上,筑有高碉、暗堡1000余个,兵力达4个独立旅。毛泽东给杨立三写信,明确提出了要“加造船12只”的要求,并亲自部署了这12只船的使用。顺利渡河后,红军又击溃了敌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歼敌13000多人,俘敌4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4000多支,扩大红军8000余名。

  由于渡船对东征的关键作用,毛泽东对这批船只格外有感情,作了“要保存船,又不能让敌人抢去。一定要办到。毛。”的批示。(童曙泉 文 摘自《北京日报》)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