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撰稿 章卓
刚刚在华盛顿结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标志着中美关系已摆脱了克林顿和布什政府刚上台时两国“先斗争后合作”的怪圈,巩固并进一步发展对华关系已成为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中美关系整体向好的大背景下,日前,美国《连线》杂志却抛出一篇奇怪的报道,竟拿去年的一次美军针对中国的演习来炒作,让人不明所以。
美媒称亚太前沿基地很脆弱
7月24日的《连线》杂志网站转载军事记者戴维·福尔格姆在美国《国防科技》网站上撰写的一篇博文说,尽管中美在经济、环境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展开密切合作,但美军太平洋总部空军司令部不久前举行的“太平洋视野”演习,依然假想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前沿基地,遭到中国军队“毫不受限制”的攻击,并模拟了美军所采取的反制措施。
文章还援引兰德公司去年10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如果中国向美空军位于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齐射34枚弹道导弹,该基地75%的战机将被摧毁。嘉手纳是美空军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前沿基地,美空军前沿基地抵御攻击的“脆弱性”,已迫使美国加强同菲律宾等国的关系。美空军中将奇普·厄特巴克表示,“建立与相关国家的伙伴关系,目的是获得新基地,以规避中国的导弹攻击。”
然而,不少美防务人士并不认同福尔格姆的上述言论。原海军部长约翰·雷曼表示:“没什么政治或意识形态原因会让中国成为我们的敌人,一个都不存在。”中美关系顺利发展被认为是奥巴马政府最近决定停产F-22“猛禽”战机的重要原因,该型机被视作打击中国空中力量的“利器”。但即便是曾强烈主张生产“猛禽”的前空军参谋长莫斯利上将,也认为中美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为零。
“太平洋视野”以中俄为“敌”
十分蹊跷的是,尽管福尔格姆的博文以美国空军“太平洋视野”演习和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为论据,但实际上,这场演习的真正结论是:到2016年美国空军能在亚太地区击败任何对手!这与兰德公司有关美空军将于2020年在东亚地区丧失制空权的说法,大相径庭。更为关键的是,这次演习是2008年10月举行的,当时奥巴马还没上台,无法代表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
美《空军杂志》早在今年1月就详细介绍了这次演习:演习分两阶段进行,目的是为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制订新海空作战条令提供参考。第一阶段的演练科目以一支“红军”部队和两支“蓝军”部队的对抗性空中模拟作战为主,按美空军官员的说法,假想敌是中国或俄罗斯。演习结果显示,美军到2016年依然可以击败任何对手。但美空军同时也从演习中得出教训,并据此建议五角大楼调整美空军在亚太地区的布局。这些建议包括:一是沿北起阿拉斯加、经日本、韩国、关岛、南到澳大利亚的弧形地带,分散部署美空中力量;二是提升与沿弧形地带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除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外,新加坡和印尼等国也将是重点经营方向,以提前扫除政治障碍,确保美军战机在危机时刻能够进驻这些国家的基地;三是强化诸如飞机库、指挥所、变电站、通讯设施、后勤供应等基础设施和节点的抗打击能力;四是增强基地维修工程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提升夏威夷希卡姆空军基地的指挥能力等等。
不同对华态度反映霸权焦虑
在中美关系走上新轨道之际,美国内一些保守力量依然在大喊“中国威胁论”,强调防备“中美军事冲突”,反映出其对维护“美国治下的和平”——美国全球霸权的焦虑。
近20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未来可能“接位”美国的说法在美政坛不断发酵,防范中国崛起几乎成为一些人的本能。而对华接触派认为,保持同中国的接触,将中国纳入到美国现今主导的国际体系中来,将为美国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尽管手法不一样,但可以说,无论是对华遏制派还是接触派,其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而对中国而言,“接触”和“防范”甚至“反华”,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