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核潜艇再次成为国际关系的话题。印度刚刚宣布第一艘国产核潜艇“歼敌者”下水,而事实上,今年以来,美海军“无瑕”号海洋监测船在南海活动、拖曳式声纳探测中国海域以及频频出动的美、日P-3C反潜侦察机,无不与核潜艇相关。时值建军节,南方周末记者探访位于青岛的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营地,更深入新型潜艇内舱,完整揭开这支最隐秘的战斗力量的真实一面,也全面检视中国潜艇战略的发展脉络。
■潜艇上的钟,一圈24个刻度,以直观显示昼夜,否则“长期潜在水底,往往导致水兵的生物钟紊乱”。
■洋葱、大蒜等味道浓烈的食物一律被禁止,甚至放个屁都会成为麻烦事,因为封闭空间气味激荡,而排出废气就会被敌军监测到。
■艰苦环境令潜艇兵食不下咽,吃饭问题因而被上升到保持潜艇战斗力的高度。
■一艘现代化的潜艇,即便错误操作一只小小的深度计,就有可能威胁到全艇战友的生命,绝不允许任何“稍有不慎”。
两道岗哨,警告牌提醒着“外国人员禁止入内”。往前走,营区大道旁硕大的语录牌写着“时不待我砺精兵,敢打必胜当先锋”。再往深处走,一横排不同型号的潜艇,像黝黑的鲸群,静静停泊……
这里是位于青岛的中国首个潜艇部队的营地。
潜艇部队这支“隐秘”的力量,每时每刻都在保卫国家安全,却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作为国家战略武器的核潜艇,直到今年4月海军大阅兵,才第一次向公众展示。而某艘潜艇副政委席家军则记得,2003年香港回归纪念日那天,两艘黑色潜艇浮现在昂船洲基地码头,刹那间,香港市民的欢迎队伍一片寂静,连欢迎的军乐都停止了,“真是穿透心灵的震撼”。
“潜艇是国家和平的盾牌,是杀手锏,是最具威慑作用的军事力量。”某潜艇部队副政委姜兆琪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7月青岛的清晨海雾弥漫,“水下利刃”在雾气掩护下,悄然出港,悄然回港。这到底是怎样一支传奇的部队?官兵们经历了怎样的战斗与生活?及待大雾散开,本报记者终于得以一窥究竟——
进潜艇
写着四代国家领导人对潜艇部队发展的题词和重要论述的标牌,展现着基地的特殊。即便在岸上,身着白色军装的官兵也沉默地来来往往,一如海底的生活。
副艇长刘博站在码头,向某新型潜艇上高高飘扬的军旗敬礼——这是所有海军官兵上下舰艇必定的礼仪。
走在舰桥上,突然下起了雨,站在狭窄而湿滑的舰桥上方,记者几乎无法站稳。“抓紧扶手栏。”刘博立即提醒。
已有10年潜艇生涯的刘博说,每次出航,他依然“有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
舰桥顶部,是一扇直径约1米的顶盖,打开顶盖,沿着约3米长的垂直扶梯而下,就真正进入了潜艇的内舱。
一间稍宽敞的舱室,仪表密布四周。舱室正中,机电长按照艇长要求下达指令,而艇长则站在潜望镜杆旁。这里是指挥舱,是潜艇的主要指挥官、掌管潜艇方向的舵信技师以及监听四周动静的声纳兵工作的地方。
声纳技师郑少华的所有注意力,此时都集中在潜艇检测仪上,他说这“就像在听海洋的心跳”。“每次都可以听到许多鱼群美妙的叫声。”郑少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不过更多的是噪音。”
所谓“噪音”,就是不同船只发出的不同声音,舰船噪声就像人的指纹,可以反映舰艇的很多情况。郑少华告诉本报记者,最近频频在中国近海出没的外国监测船,就是试图收集中国潜艇的“噪音”,以方便战时分类鉴别。
有四季,无昼夜
“在潜艇里,我们要同时经历四季。”一位曾在潜艇上服役多年的老兵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抓住垂直防滑扶梯,本报记者进入发射舱,金属的阴冷直冲心肺。“在这个舱,冬天必须穿棉衣,不然会冷得受不了。夏天特别湿冷,肩膀特别痛。”刘博说,每次他回到岸上,都要拔火罐祛湿,“能拔出血水来”。
而在有锅炉、辅助设备、发电机的舱室,水兵们又浑身大汗淋漓。
潜艇中,每面舱壁上都有一台时钟,与普通的时钟不同,这些时钟一圈都有24个刻度。“长期潜在水底,感受不到昼夜的变化,往往导致水兵的生物钟紊乱。所以潜艇时钟24小时一圈,这样才能直观看出是上午九点还是晚上九点。”刘博介绍。“有人上岸后1个多月都还恢复不过来,睡不着觉。”
潜艇官兵都有特种兵的身体素质。声纳技师郑少华对本报记者说,“牙齿要咬合严实,不然潜艇遇险时无法正常使用水下呼吸器;耳膜要容易调节海压;鼻子不能流血。”
不过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长期与社会隔绝,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机器声、对话声、呼吸声“都只能绕着舱壁循环”,时间长了,神经都感觉有些麻木。
执行任务时,几个月里,就在七八米长的舱内生活,除了小娱乐,整天要保持精力,吃饭、睡觉、工作,周而复始。也正因此,优秀的心理素质,成为了对潜艇官兵的重点要求。
事实上,这不仅是对潜艇自给力的考验,也是对艇员长期水下活动极限支持力的考验。这种“过关考试”,对于核潜艇的战斗力形成必不可少。
潜艇军医邵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不论是在海底或上岸回到部队营房,艇员都要进行心理测试。
而刘博则把每次出海的心情概括成兴奋期、烦躁期、郁闷期的三部曲。“刚开始出海很兴奋,后来每天都做同样的工作,就开始烦躁、郁闷,直到返航,又开始兴奋了。”他说。
潜伏,如海底礁石般寂静
潜艇雷达显示屏上,一个奇特的信号突然一闪,还没来得及判明目标方位,信号就即刻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极有可能是×国反潜飞机!”精通数十种外国军事装备的张明迅速判断。
两分钟后,信号再次出现,他抓起话筒报告:右舷×度,距离××,×型反潜飞机向我艇飞来。”“紧急下潜!”艇长话音未落,潜艇已扎入波涛深处。
出海就是上战场。在黑暗、诡谲的深海,潜艇要一声不响地巡逻,还要规避外国军队的探测。常常是中国潜艇刚一出海,西太平洋的美军和日本自卫队的远程巡逻侦察机、空中预警机就紧急起飞,而其间谍卫星也即刻瞄准相关海域。
“我们早就习惯了只做不说。”基地政治部副主任胡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就潜艇而言,一旦暴露目标,就意味着失败。潜艇噪声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潜艇的战场生存力,中国潜艇在消除红外特征、磁性特征、尾流特征等方面都采取了一些独到的隐形措施。“我们所在的这艘艇,采用双壳体结构,敷设了消音瓦。”刘博说。
为了让潜艇处于超静状态,潜艇会关掉非必需的所有机器,包括空调,“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启动”,因为空调排出的热气,很容易被监测到。
潜艇的食谱中,洋葱、大蒜等味道浓烈的食物一律被禁止,士兵们不能穿易臭的尼龙袜子,甚至放个屁都会成为麻烦事,因为各国都装备了针对潜艇的先进的废气探测仪,刺激性气体排出潜艇就会被监测到,所以为了避免各种难闻的气味在舱室里反复“搅拌”而影响战斗力,潜艇官兵们必须遵守上述规定。
在敌情背景复杂的海域,垃圾都可能暴露潜艇行踪,而导致灭顶之灾。所以,尤其是剩菜剩饭等湿垃圾,通过粉碎机捣烂后,常常需要用塑料袋装起来,放进冰箱冷冻,以避免因长期储藏而产生异味。
减少噪音的措施甚至包括让值更人员以外的所有艇员都爬进床铺,因为舱内的说话声都可能被外国声纳捕捉到。“为了潜伏,每个人都习惯了这种生活。”刘博说。“潜艇的沉默是光荣和荣誉。”某潜艇部队副政委姜兆琪说。
“吃饭就是战斗力”
舰艇里有很多细节的规则。艇员张明用封舱杆往下拨动了两下,等了一分钟,然后才打开舱门。“这是提醒那边舱的战友,我要开舱门了,如果不注意,封舱杆会把手打断。”他解释说。
潜艇上很忌讳随意走动,因为潜艇行进中需要相对平衡的状态,有时候,“人的脚步就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阳光能促进人体的钙吸收,而潜艇出海远航,艇员长期晒不到太阳,全身都发软。所以,潜艇的会议室里有一个特殊的设备——太阳灯。“这是个新玩意儿,”刘博说,“躺在长桌上,照照紫外线,就像在沙滩上晒日光浴。”
开饭了,广播器里传出了政委铿锵有力的动员:“一定要坚持‘按标准’就餐,要从保持潜艇战斗力的高度,去认真对待‘吃饭问题’。”
吃饭并不像大家在一起聚餐,而是“传饭”。各舱艇员不能轻易走动,厨房将饭菜像接力一般转接到各个战斗位置,保证各个战位随时严阵以待。
在潜艇上,官兵们最希望吃蔬菜,但是新鲜蔬菜保存时间并不长,之后就只能吃罐头蔬菜了。天天吃罐头食品,浑浊的空气和剧烈的颠簸,加上在长时间的水下航行中,人的生理机能的正常周期遭到破坏,这个时候,吃饭居然成了这些坚强的闯海汉子最头疼的事情。
尤其在水下突遇风浪旋涌时,潜艇剧烈摇晃,顿时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左冲右突,有的战士即便咬牙吃了几口饭,也会因为剧烈的摇晃而呕吐殆尽。
于是,吃下足量的饭菜,也成为了一项“战斗任务”,有时,这还成为了一项事关“奖惩”的活动:多吃一块肉“有奖”,少吃一个馒头“要罚”。
“装上燃料,它就活了”
在中国这支最隐秘的战斗部队里,有一种说法是“百人一杆枪”。
“一起住过舱,一起扛过枪”,就相当于出过生入过死。潜艇在封舱巡航期间更是如此。“一起活着,潜艇人互相之间就是兄弟。”刘博说。
“每个兵都有自己的职责,站好自己的位置。”刘博告诉记者,一艘现代化的潜艇,即便错误使用了一只小小的深度计,就有可能威胁到全艇战友的生命,绝不允许丝毫的“稍有不慎”。
事实上,尽管潜艇上核心的装备和武器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秘密而从来不对外透露,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在潜艇和反潜的博弈中,中国潜艇部队有着丰富的经历和职业素养,足以保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我们的潜艇与世界各国相比,毫不逊色。”刘博说,“一旦潜艇兵给它装上燃料、让它动起来,它就活了,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水下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