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二炮研发车载远程网络支援系统提高战时保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 07:24  解放军报

  本报记者 丁海明 特约记者 张荣 通讯员 法来利

  无名深山。导弹阵地。

  夏日葱茏中,来自第二炮兵各部队的装备部部长和修配厂厂长,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着、琢磨着:这样的“故障检测仪”,闻所未闻;这样的“阵地手术”,见所未见;这样集“建、训、修、考、管”一体的装备“医疗”科学体系,真让人大开眼界!

  行家说,装备“两成两力”建设的战斗力链条上,如何提高自身维修保障能力是“节点式”的关键一环。那么,建设一座高素质、高效能的装备维修“野战医院”,平时善养护,战时能抢修,正是当务之急和长远之计。

  “导弹120”在行动。追寻阵地上一支支奔波忙碌的装备维修分队,答案,就写在他们日积月累的“破”与“立”之间。

  从“机械化门诊”到“信息化医院”

  【新闻现场】破晓时分,导弹发射进入最后两小时倒计时。所有主战、保障装备全部进入发射状态,各类号手各就各位,开始发射前的最后排查。

  “报告,发射筒起竖时出现故障!”

  “报告,控制车检测控制仪单项检查时,栓开异常!”

  “报告,瞄准车准直经纬仪无法调平……”

  接二连三的故障报告,让寂静的深山阵地变得气氛凝重。

  伴随保障分队迅速到位,检测迅速展开。三级士官祝建臣熟练地操作“阵地CT”,把装备型号和故障现象噼里啪啦输进电脑,一份“药方”在数十秒内生成。

  “报告,某液压系统出现故障,稳定器不工作!”面对这个故障,“阵地CT”一片茫然。指挥员立即打开“车载远程网络支援系统”,向千里之外的专家求援。几分钟后,他们与生产厂家和型号专家组取得联系,通过远程可视技术实施异地会诊,专家指导现场维修人员望闻问切、开方取药,很快排除了故障。

  从“阵地CT”到“远程会诊”,集故障排查、等级判断、维修保障等于一体的“综合维修信息化系统”,帮助指挥员和修理分队为导弹听诊把脉,妙手回春。

  【深度追踪】有人对未来战场的战斗力合成作过这样一种解读:“机械化四肢+信息化头脑”。观察这个基地的“导弹野战医院”建设,这是个不错的视角。

  在钢铁的丛林里,他们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故障数据信息库和维修辅助决策系统,用“高科技软件”把硬件联为一体,跨过了“机械化门诊”向“信息化医院”转变的第一道门槛。快马加鞭,他们与多所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攻关,联合开发了“车载远程网络支援系统”,集无线扩频通信、多媒体视频、电子地图导航等技术于一体,推进野战条件下部队可视化装备保障指挥、战损智能评估和远程技术资源实时查询,可随时寻求专家远程支援,协同完成战场抢修任务,打造战时装备保障的“千里眼”、“顺风耳”。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跃升,过去简单粗放式的“维修门诊”变成了精确集约型的“野战医院”,具备了发射、电控等32个专业中修能力,95%以上特种装备的小修能力。

  从“平时医疗保障”到“战时医疗保险”

  【新闻现场】深山暗夜,伸手不见五指。担负战备值班的某旅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次日凌晨5时前,部队成建制转入待机地域。”

  发射、工程、侦察、情报、电子、防化等分队迅速向集结地挺进。由于路况不明,两辆发射牵引车陷入沼泽,受损熄火。

  时间紧迫,后方修理分队难以迅速赶到。指挥员当机立断:由经验丰富的发射分队士官组成“现场抢修队”实施抢修。结果,用了不到1个小时便成功将受损车辆拖出、修复好受损油路,部队按时机动至待机地域。

  作战命令下达,战斗打响。

  “某阵地遭‘敌’打击,多种型号通用装备遭不同程度毁伤!”

  “某新型导弹遭电子攻击,参数出现异常……”

  战事正紧,战报如雨。战时维修分队穿越枪林弹雨,抵近保障,迅速判断着战损情况和等级,对维修保障作出精确判断、拿出实施方案。

  说时迟,那时快,数十个小修项目迅速实施,多个中修项目在隐蔽伪装下展开,战损严重的装备有的被利用作隐真示假,有的则被迅速转移抢修,一台台战地手术悄然展开……

  【深度追踪】部队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形成难、保持难,是制约装备建设的“瓶颈”。平时,变“被动维修”为“主动保障”;战时,变“医疗保障”为“医疗保险”——用这个思路作钥匙破瓶颈,源于这个基地维修保障的前瞻设计和战场忧患。

  依据《第二炮兵队属修理机构维修保障能力建设标准》和有关法规制度,他们对维修保障能力建设、培训考核等5类74项标准细则和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依据细则所需,配套完善各类维修设备2000余台(套)。与此同时,他们超前修订完成了数种型号导弹维修的等级划分标准和维修保障能力建设规范,对中小修内容界定、实施规程细则和各级职责任务,对装备故障“修什么、谁来修”,维修能力“训什么、怎么训”,保障水平“考什么、怎么考”等问题都给出了明文细款的答案。

  这些努力带来了两个后果:其一,平时,这些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医疗保障”方式,每个方案有规范,每个环节有细则,每道工序有质检,为实现“使用人员会维修、维修人员会使用”铺平了道路;其二,战时,随阵地机动的“野战医院”优化整合保障资源,质量效益水涨船高,为“阵地中小修、战损能大修”作出了“保险承诺”,科学高效的维修程序,使受损装备重展雄风。

  从“经验型培训上线”到“资质型持证上岗”

  【新闻现场】日头初上,考试铃声响。

  对维修保障人员实施资格认证考核,是这个基地摒弃“经验型培训上线”,推行“资质型持证上岗”的枢纽环节。

  从主战装备到保障装备,从超期服役装备到新型号装备,一字摆开,威武雄壮,那阵势,像检阅。从最基础的技术检测,到层出不穷的各种疑难杂症,维修人员才下导弹发射井,又上导弹手术台,笔试口答,拆卸组装,十八般武艺一一过招,一一考量评分……

  基础技能考核之后,是完全逼近实战的战损维修应急综合考核。千钧一发的战时状态,急难险重的抢修任务,欲“置”各级各类维修保障人员“于死地而后生”。

  据现场监考官介绍,仅去年以来,这个基地就组织对装备机关和修理分队战技、特管、阵管等10余个岗位、数十名营职以上军官进行了资格认证考核;各旅团、修配厂对修理分队数十名副营以下军官和数百名修理工进行资格认证考核,95%的人员取得了岗位资格认证。

  【深度追踪】过去“师傅带徒弟”,凭的是经验;如今“师傅徒弟一起考”,靠的是真才实学硬功夫。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丁是丁,卯是卯,针尖大的失误也可能酿成天大的错误。

  有人说,修理导弹就是“针尖上的舞蹈”。基于这样的使命与责任,这个基地本着“紧贴岗位、突出能力、综合考评、奖惩兑现”的原则,充分运用考核的杠杆作用,按照岗位资格认证“七个一”要求,即科学的评价标准、健全的教材体系、完善的考核题库、规范的实施程序、权威的考核机构、科学的方法手段、严格的奖惩机制,全面开展维修人员岗位资格认证,不断提高岗位能力素质。

  此外,针对队属修理机构的资质能力,他们也积极探索考核方法路子,制定了导弹武器装备中修资质认证实施办法和考核标准,区分考评对象,明确考评内容,规范考评实施程序。同时,该基地摸索总结出“强化科学管理、积极挖潜增效”的老型号装备管理路子,研究探索出新型号常规导弹部队“标准化配套、科学化管理、精细化使用、实战化保障”的装备建设模式;先后有28项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0项。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