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无人机成为中国航空技术发展机构重点投入项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6日 10:10  《现代兵器》杂志社

  中国武装无人机发展的现状

  无人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诸多航空技术发展机构的重点投入项目。近年来,不断有不同型号的无人机产品或项目公开,而且这次航展上也展出了可用模块化思想同样可以应用于前者。尤其是“灰蜂”II机载侦察搜索装置的模块化对“长虹”一3N有价值。“灰蜂”II可以根据目标特点安装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光电转塔和吊舱。昼间使用的激光测距/电视跟踪吊舱的有效工作距离为5公里,主要用来对目标进行侦察定位和测距。红外/激光吊舱对目标的探测距离与电视吊舱相当,但使用红外成像侦察设备就可以在全天候条件下侦察目标。合成孔径雷达吊舱是外挂在机身下的纺锤形吊舱,可以进行全天候雷达搜索和地形测绘,而且还能够克服目前战术目标所采用的常规侦察和隐蔽手段。“长虹”-3完全可以采用与“灰蜂”II类似的模块化侦察瞄准设备,根据目标类型和战场环境的变化,利用不同的传感器和瞄准系统配合不同导引方式的机载武器,或者利用挂载不同武器的多架无人机组成攻击群来提高攻击效果。

  “长虹”一3这类常规气动布局的UCAV主要执行战区范围内的中空侦察和打击任务,该机虽然有较好的载荷和航程条件,但是要有效执行任务却必须满足两个基本的要求:首先,我军在战区范围内必须具备明显的空中优势,这样才可以保证无人机长时间巡逻监视时的安全性;其次,我军应有能力压制对手的对空侦察和防空火力,避免飞行轨迹固定又缺乏自卫能力的无人机受到敌防空火力的杀伤。信号特征比较明显的“长虹”一3在高强度战争中必然要遭受较为严重的损失,但其低成本的优势却能够保持较高的性价比,仍然可以看成是高效率和高灵活性的前线机动侦察/打击武器系统。

  侦察无人机携带武器后,不会削弱其在侦察和监视方面的能力,简单的技术措施就可以把“侦察兵”转换成深入敌后的“狙击手”。中国开发武装无人机可以加强对点目标攻击的快速反应能力,其不但可以利用本身的机载武器对发现的目标进行攻击,而且机载激光瞄准/测距装置还可以为其他激光制导武器提供引导。中国陆军和空军目前都开始大规模装备激光制导弹药,但是现有的半主动激光制导炸弹和炮弹都需要对目标进行持续照射,执行照射任务的飞机或地面人员将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而且,执行地面照射任务的人员或者车辆很难深入敌后方,因此,制导炮弹的照射引导要求对火炮射程的提高也是明显的限制。武装无人机依靠机载观察瞄准装置,不但可以独立对目标进行攻击,还可以为其他平台发射的激光制导弹药进行目标照射。采用无人机对弹药进行制导不但可以使攻击机投弹后直接脱离,也可以有效扩大制导炮弹的有效射程和作战灵活性,同时也可以利用高精度的侦察和定位装置来提供目标信息,为其他平台发射的“发射后不管”电视、毫米波和红外制导武器提供目标瞄准数据。武装无人机对其他平台投掷/发射武器的制导能力不但提高了作战灵活性,还可以弥补其有效载荷小导致对地攻击武器威力薄弱的缺陷,真正将无人作战平台与其他攻击手段有效地融合成一个整体。

  隐身无人攻击机的代表  中国未来的UCAV不可能单纯依靠“长虹”一3或“翼龙”这样的常规机型,应用隐身技术提高隐蔽性和战场生存能力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在航空隐身技术的型号应用方面长期处于严格保密的不透明状态,早期公开的“暗剑”在技术上也有着较强的技术验证机的色彩,这次航展上出现的“战鹰”隐身无人机则体现出实用隐身技术的应用成果。“战鹰”的宣传资料上被介绍为多功能的无人作战平台,这个机型不但可以在高危险战区执行纵深侦察和监视任务,利用机身弹舱挂载的武器还可执行防空压制和打击任务,利用低信号特征带来的突防能力和隐蔽性获得战术上的优势。

  “战鹰”采用了前掠机翼和先进的升力体飞翼布局,机身背部安装的进气道和发动机喷口都采用了低信号措施,隐身性能方面的技术标准与美国X-47B基本相当。“战鹰”采用前掠翼布局在无人机中较为少见,这一设计不但可以起到和后掠翼类似的高速性能,而且前掠的机翼后缘还可以和后机身形成一个整体来降低雷达反射面积。采用前掠翼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机翼可以设置在机身的后方,外翼的重量和气动力还可以平衡前机身的气动效果,相比常规前掠翼布局可有效降低机身长度和整机尺寸,能够在保证飞行性能和基本任务载荷的前,提下,降低飞机的体积与成本。“战鹰”在战术上的功能是作为突破防空网络的“撞门锤”,依靠隐身性能和机载武器对防空网络上的重要节点进行定点摧毁,在其他航空作战力量突防前将敌方防空网络打开缺口并完成侦察任务。这一点与美国著名的F—117非常接近,差别只是飞行员由地面控制员和自动控制系统取代。

  无人攻击机的隐身化和大型多功能化确实可以在性能上接近常规攻击机,但是现代攻击机需要完成战场支援、纵深精确打击、侦察和自卫防空等任务,这就对其自动化水平和设备完善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国外普遍采用无人机和指挥机组成混合编队来提高作战效率和协同能力,这是因为无人机的智能系统还不能替代人的思维与判断。但是,。人工控制的编队配合存在通讯延迟或信号中断/干扰的问题,尤其是无人机与指挥系统间的通讯联系可能会暴露己方,指挥机也有可能难以兼顾对无人机的引导指挥和保证自身安全。因此,独立使用无人机和有、无人机混合编队优缺点的争论将长期存在。

  现役无人机大都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和任务航线执行侦察巡逻任务,即使是具备攻击能力的无人机,也采用人工控制。因此,现役武装无人机的自主工作能力集中在自控飞行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缺乏自主决策能力的攻击无人机在使用灵活性上存在明显的缺陷。真正能够满足无人攻击系统要求的UCAV需要具备独立决策和任务规划的能力,控制人员只是应付突发情况时才参与决策,通过无人机自主完成规划任务和人工辅助控制的方法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无人隐身攻击机的独立作战能力目前还无法和同技术条件下的有人飞机相比,但是生产、维护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却有利于装备规模的扩大。利用无人攻击机取代部分常规攻击机,还有利于整体战斗力的提高。无人攻击机想要取代常规攻。击机功能的前提不仅仅是自控水平的提高,还需要具备不低于常规攻击机的传感器、数字式电传飞控、数据链、外挂理系统和电子对抗手段,真正成为智能化的作战武器而不是现在这种游戏机式的“人工+程序”的控制体系。    (未完待续)《现代兵器》杂志2009年第3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第48届巴黎航展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48届巴黎航展

更多关于 无人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