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切实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是胡主席从时代和战略高度,赋予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广州军区日前举办的军师职领导干部理论轮训班围绕这一重大课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一致感到,创新是实现“三个紧贴”的重要途径和本质要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活水源头”。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拓展新功能,建立新机制,提高新能力,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活力迸发。现摘登几位政治干部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编者
一位指导员的“尴尬”说明了什么——
树立新理念才能迸发新活力
■某部政治委员 岳世鑫
今年4月,我到基层调研,一位指导员给我讲了一件政治教育中遇到的“尴尬事”:“前不久,我给连队官兵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辅导授课。当我刚讲到连队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驻地‘酒绿灯红’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特别严重时,立即有战士举手发言。一位内地入伍的战士说,指导员,这两年我们家乡搞旅游开发搞得特别红火,酒店、发廊、歌厅、网吧一点都不比这里少呢!一位特区入伍的战士说,这些年,我们特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特别注重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环境哪有您说的那么可怕?一堂精心准备的辅导课砸了锅,我心里挺纳闷:过去课堂上一直是这么讲的,现在咋就讲不通了呢?”
这位指导员遭遇的“尴尬”,表面上看只是讲课内容陈旧老套造成的,但从深层次剖析,却是“变”与“不变”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所谓“变”,是指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功能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环境上,当今社会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特别是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给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功能上,随着我军使命任务向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也相应延伸拓展;对象上,青年官兵见多识广、思想观念开放、民主意识强、价值取向多元,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诉求和期待。所谓“不变”,是指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与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有的受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的禁锢,不愿吸纳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有的在改革创新上顾虑重重,等靠依赖,安于现状。客观上的“变”与主观上的“不变”,造成思想政治工作遭遇“尴尬”也就不足为怪了。
解决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政治干部必须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以不变应万变”的惰性思维转变到“以创新应万变”的主动思维上来,将固守过时习惯做法的惯性思维转变到敢于推陈出新、超越自我的创新思维上来,将与时代潮流拧着劲、不合拍的经验思维转变到积极适应新事物的理性思维上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富于创造性。
解放思想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各级领导除了带头更新思想观念外,还要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允许试验、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群策群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去年底以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部充分发挥部队地处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优势,以政工网为平台,组织广大政治干部围绕诸如“战士想学技术就是入伍动机不纯吗”等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大家谈”活动,引导大家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