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沈阳军区摩步旅坦克曾在山区雪地应对险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9日 06:51  解放军报
坦克编队快速机动。杨再新摄
坦克编队快速机动。杨再新摄

资料图:解放军96A主战坦克雪地演练
资料图:解放军96A主战坦克雪地演练

  ■卢俊 王绍波 杜树人  

  “八百里瀚海”硝烟弥漫。前不久,沈阳军区某摩步师组织的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兵实弹检验性演习拉开大幕:担负主攻任务的某装甲团在空中和地面炮火掩护下,快速开进至“蓝军”防御前沿,对其前沿装甲目标和火力点实施火力摧毁;随后又由坦克引导装甲输送车快速通过通路,向“蓝军”防御阵地发起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

  演练结束,总导演称赞该装甲团,是一把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尖刀”。

  千里借“场”

  4年前,正当全军加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大抓军事训练之际,一个难题摆在刚上任不久的某装甲团团长李智渊的面前:由于没有相应的训练场地,这个团的分队战斗射击训练和营连实车战术训练多年来一直挂空挡,从而制约了全团战斗力的提升。

  过去,为克服这一难题,各级没少想办法,都因客观条件所限,没能解决。但李团长明白:这两个课目都是涉及部队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目,拖不得!

  经过一番深入调研和思考,李团长大胆提出:向上级借训练场,把铁骑拉到千里之外的军区训练基地去练,这样既可以解决部队训练燃眉之急,又可以在途中练战备拉动,练伪装防护,一举多得,他的想法得到了上级的大力支持。

  三伏天,训练拉开序幕,难题接踵而来:从营区到训练基地距离远,怎样把重装备开到训练场?如何高质量组织实施分队战斗射击和营连实车战术训练?如何进行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团领导和全团官兵一起想办法,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和军交部门联系,确定重装备由铁路运输,一天之内便可到达;组织相关分队学习教范,掌握训练的作业条件和组织实施方法;聘请蚌埠坦克学院、军区坦克训练基地的专家为客座教授,随时请教训练中的难题;他们还抓了示范分队,规范了场地、目标的设置、组织实施方法、成绩评定标准、后装保障方法、应急处置办法等等。

  一个月后,全团所有分队完成战斗射击训练和实车战术训练。经过师里考核,均达到良好成绩。

  吃堑长智

  随着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一场对立足未稳之敌进攻战斗演习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打响了。

  高速行进的101号装甲指挥车上,李团长坐在车载指挥系统的电子地图前,从容镇定地下达着各项作战命令。正当战斗顺利进行之际,导演部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101号装甲指挥车被敌炮火击中,指挥中断。哪知,仅过5秒钟,各营指挥员就接到乘坐105号装甲指挥车的副团长的命令:“迅速调整部署,继续向2号高地攻击。3营立即加入战斗,支援1营……”只见3营几十辆坦克喷出道道黑烟,向“敌”纵深阵地冲去。

  这时,更困难的情况出现了,通信参谋向指挥员报告:“‘敌’实施强电磁干扰,担负穿插迂回任务的分队进至无名高地后与指挥所失去联络。”

  “迅速启用卫星通信系统,恢复联络!”指挥员马上提出应变之策。半分钟后,穿插分队接到团指挥所的命令:“抢占高地后,迅速袭击‘敌’指挥所,瘫痪‘敌’通信系统。”10分钟后,分队指挥员向指挥所报告:“正按命令展开作战行动。”

  演习结束,师长高兴地对李团长说:“三年磨一剑,你们在提升信息化指挥能力上进步不小啊!”

  前几年,该团参加了3次演习,3次都掉了“链子”:第一次演习,团指挥所设在野地的帐篷里,被一发炮弹给端了;第二次演习,团指挥所设在指挥方舱里,被“蓝军”的一个排给偷袭了;第3次演习,电台受到强电磁干扰,指挥员成了聋子。吃一堑长一智:他们把指挥所搬到装甲车内,提高了机动性和防护性,把一个指挥所变成了3个指挥组,分乘3辆装甲指挥车,可以随时根据指挥员伤亡情况实施接替指挥;建立多种通信手段和系统并用的指挥网,确保遭强电磁干扰情况下,指挥不中断,使自身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好中求疵

  正当全团训练水平不断提升的时候,团领导做出了一项出乎官兵意料的决定:在科尔沁草原进行长距离机动。

  拂晓时分,只见由坦克、装甲车编组的绿色巨龙穿绿海、踏沙浪,过古河道,走无人区,一路颠颠簸簸,一路涉难过险。夜深之时,当最后一台车到达指定地域,李团长屈指一算,机动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不少。

  演练成功,官兵们都很兴奋,有的甚至建议团里应该召开庆功会,好好庆祝一下。对此,团长李智渊、政委严宏骞却很冷静:这次机动只是在里程上有所突破,可不能稍有成绩就满足!

  庆功会没开,他们却引导官兵给演练挑了许多毛病:一些驾驶员没有按要求操作,险些造成车辆损坏;面对突发情况,大多数驾驶员不知如何处置。有3辆装甲车陷进泥坑里,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拉出来;有几辆坦克出发时没有加满机油箱,结果消耗掉了备份的机油。其中一辆坦克由于缺少冷却液,在半路抛锚;这次机动出动了30%的装甲装备,有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

  看着大家头脑冷静了,团长、政委趁热打铁:“我们不能把问题背回去,现在就弥补不足。”于是,在科尔沁草原深处,他们开始进行补短。

  经过50天的补短训练,第一次远距离机动暴露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时,团首长在全团官兵大会上宣布:9月底,再进行一次远程机动,这次出动70%的装甲装备。目的是:检验补短成果,发现新的问题。

  一个凌晨,他们开始了第二次远程机动。机动结束后,司令机关迅速整理出了简要情况:机动时间比上次有了进一步提升;所有坦克、装甲车无一抛锚;行军中出现的20多起故障全部排除……总之,第一次机动中暴露的30多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对此,团领导仍不满足。总结会上,团领导提出了新要求:这次机动虽然成果不小,但是距离实战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因为我们只是练了“走”,还没有练打、练防,也没有练野战条件下的保障……

  半年后,装甲团又进行了一次带战术背景的长途机动。与前两次不同的是,浓浓的硝烟味儿伴随着整个机动过程。

  挑战极限

  去年1月3日,团党委会议室。与会团领导个个表情严肃。他们正在讨论上马一项新的挑战课题:把部队拉进长白山进行实兵实弹演练。

  这次演练正值数九隆冬,气温-40℃左右,要出动坦克、装甲车等重装备,机动距离远,地形险峻、复杂,可以说是一步一个坎儿。

  碾着积雪,团领导带领部队出发了。第三天,他们爬上了一座海拔400米的山,眼前出现了一条狭窄弯曲的山路,路上有雪有冰。几名坦克驾驶员下车一看,都皱起了眉头。李团长决定,自己先坐着指挥车走一趟,探探这段路。回来后,他提出了要求:坦克车要一辆一辆通过,速度要开到最慢,这样就会避免发生侧滑。车上只留一名驾驶员,其他3名乘员下车步行。随着一声“开始”的命令,坦克一连102车的排烟口冒出了一股黑烟。驾驶员是全团有名的训练尖子,按照团领导的要求,他把车挂到一挡,一点一点往前挪。眼看就要通过这段路了,突然,车开始向右侧滑行。几十米以外的官兵们惊叫一声。真险,坦克滑行了一米停下来了。原来,一棵半米粗的大树挡住了履带。面对险情,团领导商量后,重新制定了闯关方案……

  就这样,他们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高速公路无法过,就找到有桥的地方钻过去;国道绕不过去,就在路面上铺上十公分厚的草帘子,快速通过;过河,在最厚的冰层上走;过雪路,请有经验的地方驾驶员指导;过陡坡,让牵引车在一旁保障……

  四九第5天,他们开始对机降之“敌”进行围歼。冰天雪地之中,只见坦克分队沿3个方向,在装甲步兵和工兵的配合下,迅速向机降之“敌”发起攻击。到达射击有效距离后,开始进行火力打击。“咣咣咣”,上百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紧接着,坦克、装甲车引导步兵迅速占领了阵地。

  精钢百炼

  2007年5月初,团里接到师里的命令:秋天参加师里组织的首次一体化联合作战演习,装甲团要唱主角、挑大梁。

  团党委会议室。李团长说:“这次演习课题新、难度大、要求高,为了更好地锻炼部队,全团所有的坦克、装甲车辆都要上阵参演。”听他一说,不少人都担心起来:“演习课题这么新,把坦克和装甲车都派上去,风险太大。去得少一点,装备可以优中选优,乘员也可以优中选优,会大大提高完成任务的保险系数。”李团长却有自己的想法:“全上阵,才能使人人得到摔打,车车得到考验。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一句话,把大家说服了。

  半个月后,部队来到塞外演习场。先进行专业训练,再进行综合演练。一次演练有不足,就进行第二次演练……就这样,在演习正式开始之前,为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他们共进行了15次实兵实车演练。每演一次,部队就进一步。

  这是第6次演练——火力突击、攻击突破、围剿残敌。演练结束,李团长召集各级指挥员,认真查找问题:有的分队没有按要求行动、有的分队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到位、有的分队战斗队形保持得不好……针对这些问题,两天后,他们进行了第7次演练。

  这是第9次演练——和空军、陆航、炮兵、工兵、步兵进行全员全装实兵综合演练。地面行动配合得不错,空地作战行动配合却出现了误差。按计划,轰炸机本应先于攻击部队到达轰炸地域,可是由于天气原因,晚到2分钟……李团长又与军指挥员坐在一起研究解决精确组织空地协同作战问题。

  演练15次,共暴露出100多个问题,也解决了100多个问题。9月底,师里组织有空军、陆航等部队参加的“对立足未稳之敌进攻战斗”演习,装甲团上百辆坦克、装甲车一起上阵,出色完成了任务。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沈阳军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