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小平回眸应笑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6日 07:11  解放军报
小平回眸应笑慰
■本报记者陈典宏特约记者罗文义

  

南国5月,春色葱茏,汽车沿着平坦的“南宁-百色”高速公路疾驶。与记者同行的百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向阳深有感触地说:“当年,小平到广西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时,走水路,从南宁到百色要用7、8天时间;上世纪90年代修了二级公路后,也还需要4、5个小时;今天是全程高速公路,只需两个多小时。”

  短短200多公里的路程,见证了百色地区的发展变迁。而改革开放的30年,更让百色踏上新时代的“高速公路”,蓬勃发展,“一路疾驰”。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谈话时说:“(我)二十五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

  在初升朝阳映照下,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二牙码头显得祥和宁静。码头边新筑的水泥堤坝上,“田东港”三个红色大字分外夺目。

  “这里就是邓小平踏上右江土地的第一站,”站在岸上,指着码头最底层的一块石阶,随行的田东县委办陆科长介绍说,“1929年10月20日,邓小平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踏上百色,掀起了起义风云。”

  陆科长告诉我们,邓小平一到平马镇,随即就展开了革命工作。他首先在经正书院主持召开了部队领导干部和右江工委负责人会议,对部队起义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经正书院,离二牙码头不远。这座建于清朝年间的四合院,现已成为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馆。据陆科长介绍,在田东县部署好任务后,10月22日,邓小平就马不停蹄地前往百色城。23日,在位于百色老街的粤东会馆,邓小平召开部队党的紧急会议,商议起义事宜。百色起义后,粤东会馆成为了红七军军部。

  1929年12月11日,在邓小平的带领下,驻守百色城的革命武装部队千余人,于上午9时换上灰色新军装,在粤东会馆前举行升旗仪式,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随后,红七军官兵来到东门广场,与百色各界群众5000多人一起举行隆重集会,正式宣告百色起义举行。百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陆向阳说,“百色起义的成功举行,宣告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创建了拥有16个县、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约100万人口的右江革命根据地。”

  百色起义不仅在右江大地掀起了武装革命的风云,也铸就了“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和民主集中制、一切服从党整体利益、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百色起义精神。在平马镇百谷村采访时,我们就从中体会到革命的巨大影响力。据参加编写《百谷烽火》的革命后代韦天星老人介绍,当时,百谷村的86户人家,除1户地主外,其余几乎户户都有人参加赤卫队、红七军。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产生了一名共和国的将军,有18人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了宝贵的生命。百色起义的时候,百谷村里传唱着许多“红军歌曲”,这些歌曲用壮语来编唱,通俗易懂,许多不识字的群众也能学会。而如今,一个由27位平均年龄达70岁的老人们组成的“红军歌曲合唱队”,更是将今天的幸福生活编唱到歌曲中,演绎着新时代的红色乐章。

  百色革命老区的发展,要居“贫”思危,居“后”思进

  “十年前,平果县城仅有二三条狭窄的陈旧街道,楼房稀,商铺少。”站在百色平果县繁华的商业街上,县委书记蒋志农感慨不已,“如今平果,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工业园已入驻企业33家,总投资71.1亿元,解决了7000余人就业。”

  最让平果人自豪的,应算是闻名世界的铝产业。蒋志农介绍,平果拥有国内仅有、世界罕见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储量近2亿吨。1986年9月13日,邓小平在听取国务院钢铝领导小组关于重点建设项目情况汇报时一锤定音:“广西平果铝要搞!”

  “借铝兴平”。20年来,平果县着力培植与铝产业相关的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年财政收入已突破16亿元,从十年前的国家级贫困县一举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最“牛”县之一。

  “平果现象”惊醒了处于山区的百色人:只要解放思想,善用资源,“穷山沟”也能变成“金山窝”。

  百色市下辖的平圩民族新村,2006年2月16日开工建设,2007年4月28日开业。该村以其独特的壮族民俗风情和农家乐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累计接待游客达4万多人次,村里人均年收入达3000多元。

  田阳县百育镇那生屯“农家乐”户主潘彩粉更是生意兴隆,节假日,游客不绝,有时候一天能收入几百块。那生屯背靠敢壮山、旁依纳神湖,地处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村民据此区位优势,将其打造成为集现代农业观光、农家娱乐休闲、生态和谐为一体的农家旅游新农村,成为百色特色旅游的新亮点。

  “百色山区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曾经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百色市党委书记刘正东直面现实,“但山区也有许多优势,只要解决好思想上的跨越,居‘贫’思危,居‘后’思进,扬长避短,发挥好优势,也能快速发展。”

  正如刘正东所言,如今,越来越多的百色人已经无畏大山的阻隔,“敢与天公试比高”,把眼光瞄准沿海发达城市,奋起直追!正是凭着这股子劲,壮乡人民奋发图强,把平果铝搞起来了,掀开了百色革命老区从传统农业大市转向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的序幕,迈出了百色工业发展的历史性一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提出把百色建设成为铝工业基地,百色山区唱起了“铝业大歌”,齐心打造千亿元铝产业。田东化学铝项目建设,已形成氧化铝生产340万吨、铝加工20万吨规模,以铝工业为重点的新工业基地初步形成。百色市到2010年预计铝业总产值将达100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00亿元左右的目标。一位投资商说:“百色虽是山区,但资源丰富,是铝产业投资者驰骋的‘草原’。”“造贫困的反,革贫困的命”

  “全国都解放,我们在打仗;全国都开放,我们在站岗;全国都小康,我们在喝汤。”这是百色老百姓过去总结的一句话。在中国贫困地区中,很少有一个像百色这样,集“老、少、边、山、穷、移”(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六位”于“一体”,展现出一道令人心酸的“贫困景观”。很久前,一些来过百色贫困山区的人们,将此称为百色独有的“贫困现象”。

  “我来百色之前,对百色的印象只有两个字,一个是‘红’,一个是‘穷’。”百色市委书记刘正东告诉记者,“要彻底改变百色贫困落后的面貌,就要敢于‘造贫困的反,革贫困的命’,敢于向贫困挑战。”

  刘正东告诉我们,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百色的主要任务是“反贫困”。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扶持下,百色市各级党委、政府和驻军,带领各族人民连续开展了人畜饮水、村级道路建设、茅草房改造、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改善办学条件等“十大会战”,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绝大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2000年以来,百色市认真制定村、乡镇、县三级扶贫开发规划,通过实施“整村推进”、“一地一策”等举措,使贫困地区经济稳步发展。特别是2002年撤地建市以后,百色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开始实施工业立市战略、项目兴市战略、农民下山进城入谷战略,走上资源开发、产业振兴的路子,大大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为了尽快实现‘共同致富’,百色市将充分发挥已有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力求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以资源选企业、以资源换产业、以产业带就业,集中精力培养产业带与产业集群,全力促使产业经济发展尽快发生质的飞跃,以‘产业革命’推动百色‘整体致富’。”刘正东说。

  “百色正是依靠中国最大生态铝基地的工业龙头产业、亚热带的优势农业产业、红色旅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这‘三驾产业马车’,拉动了百色经济迅速攀升,逐步摆脱了贫困落后的面貌,走上‘共同致富’之路。”谈起百色近年来的发展,刘正东动情不已。他告诉我们,改革开放30年间,百色市的GDP从6.15亿元增加到350.4亿元;财政收入从5400万元增加到50亿元;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余额从2000万增加到141.4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7元增加到2464元。由此,诞生了一批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如“中国芒果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八渡笋之乡”、“中国茴油之乡”等美誉。

  “尽管百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目前这个优势的发挥还受到一些制约。”刘正东说,“一是资源被割裂,得不到有机整合。比如我们的铝土矿又多又好,但氧化铝和电解铝大都运出去了,又因电价高等原因很难招商引资,创造高附加值和就业的机会就少。二是‘总部经济’的财税体制,使一些大型企业分公司的所得税在总部所在地的发达城市缴纳。三是一些特色优势资源开发难以得到核准。资源地只能长期卖资源、卖初级产品,不但得到的实惠受限,而且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长期留在当地,这些都忒待解决。”

  谈起百色的未来,刘正东信心满满地说:“如果能得到有关方面更多的政策支持,奋发自强的百色人,一定能让老区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图为百色起义纪念馆。本报记者陈典宏摄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