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始于上世纪90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军事威胁论”在西方的甚嚣尘上。中国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吗?通过几组关键数据和事实的对比,本书作者指出,中国的军事实力并未超出维护国家利益的必要限度;中国的军力进步迅速,但仍不具备挑战美国霸权的可能。
对北京来说,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展开的、推动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努力,目的在于获得或建设现代化军备,使拥有强大军事实力实至名归,并致力于军人职业化。
中国的军事预算成为美日共同攻击的目标,这种情况在小布什任内尤其严重。华盛顿宣称中国实际军事预算不透明,这基于两个主要理由:除了官方文告缺乏其他消息来源,以及国防预算在几个部委和行政部门的分散。美方称,有些不容忽视的开支项目实际上并没有出现在每年3月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预算中:在国外的采购、核武器计划和战略导弹、国家对国防工业联合企业的补助,某些关于研究的开支和预算外的收益等。美国分析家认为,从这些因素来看,中国的实际军事开支可能比官方数据高出40%到70%。
然而,可能被北京隐瞒的部分国防开支,并不能证明中国威胁的事实。为了给出一个与情况更相符的证明,需要考虑到下面几个因素:
1。美国国会2005年投票通过的国防预算达4740亿美元,是中国官方军事预算(302亿美元)的15.6倍。即便像某些信息来源所坚称的那样,把中国真正的军事预算提高到780亿美元,这个数字仍不及美国的1/5。至于日本,它2005年在国防上的投入超过440亿美元。
2。在1978至1996年间,中国的军事预算相对停滞,自1996年才开始正常增长,并于2000年开始加速。这期间发生了许多事情:一方面,1991年的海湾战争展现了美国的技术实力,使中国军队及其政治指挥机构陷入紧张;其次,同年末苏联的解体使美国在军事领域占据统治地位。美国领导人乔治·布什在演讲中指责中国是“宗教的仇敌和无赖国家的支持者”,从此,中国被列为美国的头号潜在敌国,可能受到惩罚……
3.2005年,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军事预算的分析表明,军事开支在公共开支中的比例从1978年的约15%大幅降到2002年的8%。另外,1978年军事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约为5.5%,而2003年为1.73%。美国人均军事投入为1443美元,而中国仅为23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中国穷兵黩武。
4。中国的地理处境尤其困难:它与14个国家有陆上交界(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老挝和越南),其中有3个是有核国家(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另外6个国家面临伊斯兰好战分子的侵扰,而中国自己也面临西部新疆分离主义势力的恐怖活动。
5。相比较而言,美国只有两个陆路邻国,一个是议会民主制的加拿大,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墨西哥,而后者在经济上强烈依赖美国;更不能被忽略的是,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直处在美国的核保护伞之下,直到现在,它还不能对美国形成可信的威胁。
6。美国庞大国防开支的合法性,通过华盛顿自我授予一个职责来实现,即作为“自由世界”的捍卫者和民主制在全球的推广者。然而,这种强加的“民主化”要在发展中国家推行,还要在伊斯兰世界开花结果,必定会激起强烈反抗。
7。在核领域方面,中国核计划的实施始于1954年,是在朝鲜战争时受到美国总统杜鲁门及其继任者艾森豪威尔的恫吓之后做出的反应,他们都曾明确表示不惜对中国动用核武器。中国的核计划从最小威慑阶段逐步升级到有限威慑阶段,它不仅关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核战争的可能性,也关注对手的核实力。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工业现代化,开启了姗姗来迟的中国军事工业改革,这一进程直到90年代末才得以实现。实际上,该计划曾因官僚主义、预算困难和组织机构上的软弱无力而陷入瘫痪。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仍然强烈依赖武器和军事技术的进口。中国渴望其重要部门,尤其是航空航天工业和海军建设能够取得进步,逐步削减这方面的武器进口额——因为自主的现代化军事设备制造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是西方对华武器禁运的第一个受益者,禁运使它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武器供应商。
(节选自《中国的威胁?》 作者[法]魏柳南 (Lionel Vairon) :译者 王宝泉 叶寅晶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