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沙岛礁守兵:守礁几个月上报空情海情过万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0日 11:54  解放军报
南沙卫士斗志昂扬,列队接受祖国检阅。
南沙卫士斗志昂扬,列队接受祖国检阅。

全副武装苦练精兵
全副武装苦练精兵

享受艰苦快乐守礁
享受艰苦快乐守礁

锤炼水中格斗技能
锤炼水中格斗技能

  本报记者 辛士红

  南沙官兵的信念:脚下的礁盘对国家的价值有多大,我们人生的价值就有多大南沙官兵的今天:告别“信息孤岛”,连通海军蓝网工程,全面实现网络教育南沙官兵的实践:天天演练岛礁攻防作战预案,人人掌握六种以上的作战装备南沙官兵的企盼:海洋国土上早日出现钻井平台,桅樯如林,尽快为人民造福 

  南沙群岛,像星星点点的翡翠镶嵌在南中国海的万顷碧波中。在离祖国大陆最远、离赤道最近的沧海孤礁上,守卫蓝色国门的是南海舰队南沙守备部队官兵。3月28日至4月11日,记者有幸搭乘海军某补给舰,随第89批换防官兵一起远赴南沙,先后抵达永暑、华阳、赤瓜、东门、南薰、渚碧等礁盘,去感知和体验南沙卫士的精神高地,去感悟和解读守礁官兵自觉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崇高追求。

  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他们深知脚下的礁盘连着国家主权和民族未来——

  南沙人的恋歌

  3月28日上午10时整,补给舰解开最后一根缆绳,离开南国之滨的十里军港。

  在出征的行列里,有一位叫谭振文的上等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入伍前,他是清华大学大三的学生。他原本不在守备部队当兵,这次守礁是主动向机关写申请争来的。两天前,他如愿背着行囊成为南沙卫士的一员。由于晕船他额上冒着虚汗,说话却一点没露怯:“当兵两年能到南沙去守一次礁,比出一次国、拿一枚军功章更有意义,这必然是一段终生难忘的军旅记忆。”

  因为光荣所以选择了艰苦,因为神圣所以选择了付出。在南沙守备部队,无论干部战士,还是老兵新兵,都以“南沙人”引以为豪,都把守礁看成是“天大的事业”。

  副指导员朱步云,2006年军校毕业前夕,看了媒体的一组“记者南沙行”报道后,向大学递交申请要求到南沙工作。参谋王文军在湛江海洋大学读书时,被“守礁王”龚允冲的事迹报告深深打动,毅然携笔从戎。士官李彬是一名导弹操作手,最大的梦想是找到冲锋陷阵的感觉。调到守备部队后他感叹,在南沙当兵真够味!

  南沙恋,南沙情,南沙的故事怎能说得完、道得清!不少战士退伍前唯一的要求是再到南沙守次礁,不少干部转业后还要带着同事或家人回到老单位接受一次“再教育”,不少官兵因工作需要调离守备部队时热泪长流:“我舍不得南沙啊……”

  在永暑礁,有这样一对兄弟兵:哥哥叫朱高见,守了整整20次礁,弟弟叫朱迪生,守了9次礁。虽说两个人多年来在一个连队,由于上礁的批次不一样,真正相处的机会并不多。这次两个人一起守礁,别提心里有多高兴。在南沙,除了亲兄弟,还有表兄弟、堂兄弟、叔侄等并肩守礁的。从情理上说,一个人奉献南沙也就够了,为什么还要亲人也来守礁呢?恐怕只能用对南沙的那份特殊感情来解释。

  在南沙人的心中,没有什么比祖国更神圣、比守礁更重要的了。

  3月31日清晨,我们乘着拖船抵近永暑礁时,只见红色的国旗猎猎飘扬,红色的大字“祖国万岁”直扑眼帘,红色的心形雕塑矗立在永暑礁主权碑顶,上面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寓意“祖国在我心中”。

  凡是到过南沙的同志,深知忠诚于党、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等字眼,在南沙有着具体而清晰的内容。华阳礁,距离祖国大陆1500多公里,是人民海军在南沙驻守的一个最南端的礁盘,被誉为“南海第一哨”。指导员曹雄告诉记者,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有个反映潜艇兵的节目《水下除夕夜》,也许是感同身受吧,官兵们在收看时欢声笑语不见了,老兵埋下了头,新兵垂下了泪。临了,不知是谁低声说了一句“祖国万岁”,大家不约而同站了起来,一遍一遍地振臂高呼“祖国万岁”。

  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官兵们说,脚下的礁盘对于国家的价值有多大,我们的人生价值就有多大。

  南沙守备部队主任刘堂是一位“老南沙”,在礁上度过了6个春节。这次他因为要到永暑礁担任指挥员早早与记者辞别了。他反复向记者强调:“在陆地资源日趋衰竭的今天,南沙将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食品基地、能源基地和战略通道。别的不说,南沙仅石油储量就有200多亿吨,相当于大庆油田储量的8倍。守住南沙的每一寸礁盘,不仅是在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更是在坚守中华民族的千秋基业和未来发展的空间。”

  上礁就是上战场,守礁就是守阵地。他们要把礁盘建成一艘坚不可摧的钢铁战舰——

  南沙人的豪情

  “人在礁在国旗在,誓与礁堡共存亡!”这是出征仪式上,守礁官兵面对国旗的铮铮誓言。

  “上礁上战场,当兵卫国防;守礁守阵地,热血洒海疆”。这是华阳礁气势磅礴的礁联。

  置身南沙,记者深刻感受到了我国海洋国土、海洋权益所面临的严重威胁和挑战。守备部队副政委方冬宏告诉记者,自古南沙属中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但令人痛心的事实是南沙的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

  在南沙,我军与外军驻守的礁盘犬牙交错,有的礁盘相距仅有几海里。通过望远镜,记者可以清楚地看见对方的礁堡、工事和炮口。

  “连睡觉时也睁着一只眼睛”,不少守礁官兵这样形容枕戈待旦、箭在弦上的状态。他们告诉记者,除了安排正常值班外,许多官兵每晚睡觉前都要喝下一大杯水,目的是让自己多起夜来加强警戒。

  西太平洋上不太平,南沙群岛海域多有“不速之客”。渚碧礁指导员缪照明介绍,他守礁几个月,就上报空情、海情1万多批。

  这些海情、空情并非每次都是虚惊,有时对方的侦察渔船就在我礁盘外海域绕圈圈,有时对方的飞机挑衅似地贴着我礁堡一掠而过。

  高射机枪手、四期士官陈文涛介绍,一次他发现某国小型侦察机向永暑礁飞来,立即报告指挥员。瞬间,战斗警报响起,官兵飞速进入战位,各种防空武器同时瞄准目标,3颗红色信号弹升空发出严正警告,迫使这架侦察机在仓皇转弯逃离。

  南沙官兵清楚,报效国家不能光有一腔热血,只有练就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才能把一座座礁堡锻造成坚不可摧的钢铁战舰。

  在建礁、守礁之初,由于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最现实的要求是生活工作兼顾,生存大于一切。他们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半天生产,半天训练”。随着岛礁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显著改善,他们大胆解放思想,真正把战备训练摆在了中心位置,探索出了“每周工作计划统一,每天工作时段统一,每次检查评比统一”的守礁工作新模式。带来的变化是,训练管理日趋正规,部队战斗力水平明显提高。

  4月2日,记者登上赤瓜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英雄礁”三个红色大字。当年,我海军官兵曾在这片海域创造过英雄的业绩。如今,争当英雄、有我无敌的热血,依然流淌在守礁官兵的体内。记者发现下礁官兵的迷彩服多有破损,有的贴着胶布,有的缝着歪歪扭扭的针脚。指导员陈进元解释,由于训练强度大,每次守礁至少要带两套迷彩服,身上的这套还是比较像样的。

  复杂的形势让他们不敢稍有懈怠,严峻的挑战让他们苦练精兵。守备部队针对高技术条件下岛礁攻防作战特点,制定了反空袭、反小股偷袭、抗登陆等十几种作战预案,反复进行演练。他们还开展海上擒拿格斗、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等练兵活动,一级以上士官能操作使用六种以上装备,个个都是两栖精兵。

  远离欢乐不言愁,豪饮孤独当美酒。他们提出“享受艰苦、快乐守礁”的新理念——

  南沙人的精彩

  先讲两个发生在南沙的“旧闻”:其一,守礁之初,官兵为了排解寂寞,将一条健壮的军犬带上礁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寂寞带来的痛苦连狗都不能幸免。每天它都要对着大海发出凄惨的嚎叫,最后竟变成了一条疯狗。

  其二,龚允冲第一次上礁时,没有报纸,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绿色,所带的书也全叫海浪给卷跑了。为打发这难挨的寂寞,他背起了药瓶上的说明词。半年后,一个地方慰问团来到了南沙与官兵联欢,文艺细胞不多的他亮开嗓门,将一张胃得灵的药品说明书,从最后一个字倒背到第一个字,这一“绝技”感动得两个女演员泣不成声。

  只要心灵不曾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南沙官兵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享受艰苦、快乐守礁!”荒礁孤堡在南沙人的眼中变得天地无垠、多姿多彩。昔日的“海上戈壁滩”,今天成为官兵扎根天涯的温馨家园,感受美丽的海上花园,学习成才的开放校园。

  “礁堡文化”是南沙官兵的一个创造:以“礁容、礁花、礁园、礁联、礁歌、礁书”等为主要内容,人人参与其中,不但美化和充实了官兵生活,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官兵的思想品位和人生境界。

  永暑礁的“三防”菜园大约是全国最有特色的菜园。泥土是官兵们从全国近30个省市带来的家乡土,48块菜畦的一头,插着小小的白色标牌,写着全国主要的省份和与守备部队开展共建的单位。记者在菜地里看到,地瓜秧爬满地,空心菜列着队,小白菜披着头,竹竿搭起的架子上黄瓜带刺,豆角低垂。里面还播放着舒缓的轻音乐,廊柱上悬挂着官兵自己创作的楹联。

  说到楹联,最有名的算是菜园入口处的那副绝对。上联:无土运土无菜种菜无中生有。横批一个字:园。1996年,此联在本报刊登征联启事后,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可惜难度太大,至今还没有真正对仗工整的下联。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南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