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经国务院批准,3月中旬,全军2008年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人员名单公布,在这份名单中,首次出现了4名士官的名字。
士官荣膺国家级奖励,这是我军继大批高级专家、优秀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之后,获奖者首次从专业技术干部扩大到士官方阵,意味着我军高级士官开始跻身于国家级优秀人才之林,这是全军80余万士官的骄傲。
“特贴”士官“特”在哪里?请看他们平凡一天中的风采。
海军哈尔滨舰主机技师朱桂全——
一天扮演仨角色
■袁永华 本报特约记者 李德
4月1日,记者在“哈尔滨”舰采访,亲眼见证了主机技师朱桂全一天之内扮演的3个角色。
角色之一:“兵教头”。8时许,记者下到舱底,只见朱桂全正手持电筒,带领18名新兵“摸”蒸气管路。记者纳闷:带新兵还用六级士官亲自爬舱底?副机电长康熙东幽默地说:“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振宁都亲自教本科生,目的就是确保教学的高起点。朱桂全连续两年亲率新兵学专业,使新兵独立值班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记者发现,每遇到一个阀门,朱桂全便讲解3至5分钟。燃气轮机班长张波浪说:“朱班长手把手地现地教学,比专业理论书效果好多了!”
角色之二:“课题组长”。14时30分,记者在舰上会议室看到,朱桂全的角色变成了“燃气轮机百叶窗进气系统革新课题组组长”。
前不久,一次训练中,舰艇突然断电,燃气轮机百叶窗自动关闭,燃气轮机被动地从烟囱吸入高温热气。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朱桂全认定为设计缺陷,上报装备部门后,很快被立项进行革新。
记者看到,朱桂全拿出一沓电路图,摆在桌子上带着革新小组推导分析,每张电路图都密密麻麻地标满了记号。仅分析这张电路图,他已经前后忙乎了3个多月,现在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朱桂全告诉记者:“不出一个月,就可以进行模拟实验了!”
角色之三:“编外政治教员”。电路分析整整进行了一下午。19时40分,刚刚看完新闻联播的朱桂全,便开始翻阅班里订阅的10多份报纸。
“我在为到部队交流体会做准备。”朱桂全说。舰政委雷波告诉记者,部队开展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以来,朱桂全已为支队各舰上了5堂课,效果非常好。上个月他在家休假,还有兄弟单位的领导直接把电话打到他家里预约呢!
空军航空兵某师机械师张新员——
检修就像“动手术”
■梁晓伟 本报记者 李建文
初春塞北,乍暖还寒。晨曦中,空军航空兵某师机械师、41岁的五级士官张新员踏上了从中队到停机坪那条2000米的路。
今天,团里组织昼间飞行。9时整,一架飞机缓缓滑到加油井。虽然飞行员反映状况良好,可张新员还是围着飞机“转”个不停。突然,他发现垂尾根部有一点小小的油迹。他猫下身子仔细观察,原来是外场人员取漏油桶时不小心把一滴油掉到飞机垂尾根部。虚惊一场,但张新员的举动还是引来大家啧啧赞叹。
中午开饭时,一架待飞的战机被牵引车拉到机场。张新员放下碗筷,走出机务休息室,目送飞机滑出跑道,跃上蓝天,才返回接着吃饭。
下午15时,飞行还在继续。机械师小张跑过来说:“飞行员反映第二个起落下来,前后舱耗量表指针停在1200升的刻度就不动了。”“那肯定不是耗量表的问题。走,去瞧瞧!”张新员一边回答,一边往飞机旁赶。当特设人员排除了线路、插头出问题的可能性后,张新员胸有成竹地说:“故障点是出在耗量表传感部位!”
关掉断油开关,堵住漏油导管,断开传感器插头……张新员几个步骤一气呵成。十几个零部件被拆下,大家发现一根夹布胶管“堵”在上面。天气寒冷,夹布胶管僵硬无法弯动,张新员用两个解刀组成十字交叉的“架钩”,小心翼翼托住胶管,使夹布胶管一点一点地离开传感部。15分钟后,终于将胶管与传感器顺利脱开。
接着,他用手指按着螺帽一头,另一只手柔和地卸下传感部件。试车检测:耗量表指示恢复正常。
目睹这一幕幕场景,记者不由惊叹:“张新员检修飞机,真像外科医生动手术一样精细!”
22时30分,张新员回到家属院,妻儿已经熟睡……
第二炮兵某基地发射技师郭亚飞——
百米之外辨“发丝”
许瑞彬 本报特约记者 王永孝 冯金源
夜幕下,大山深处。
4月上旬的一天晚上20时,3颗信号弹升空,第二炮兵某导弹旅夜间导弹模拟发射演练拉开帷幕,数十台发射车迅疾出发,百余名操作号手奔赴战位。
同时,数十名导弹专家进行导弹起竖前最后一次综合检查。发射技师、五级士官郭亚飞在托架某一细小部位处停了下来,借助手电筒光线,他发现起竖臂有轻微渗油现象。如果不排除隐患,会影响到导弹起竖的精确度,甚至带来更大的危险。
这种现象,即使在白天也很难发现。大家当场分析,有的认为可能是装备保养时加油过多,有的认为是排气阀内的球形截面受压……一时众说纷纭。
“我觉得是排气阀内的密封环破损。”就在这时,郭亚飞说出了自己的判断。“我相信郭亚飞的眼力!”旅长邓立中立即赞同。
拆卸一看,果不其然!排气阀球形密封环上,有一道非常轻微的裂痕。
“导弹发射前各种隐患经郭亚飞诊断大多准确。所以,郭亚飞虽然是士官,但起到了导弹专家的作用,是一名响当当的‘国宝神医’。”邓旅长的介绍,使记者更加关注郭亚飞的一举一动。
“报告旅长,光线太弱,瞄准精度达不到要求。”突然,一名指挥员报告。
“离规定时间还有几分钟?”“不足8分钟。”“快找郭亚飞!”
“左转、右转,左微动、右微动……”记者在离导弹起竖位置大约150米的瞄准车上看到,郭亚飞微蹲身体,右眼紧贴在瞄准仪器上,左手拿着对讲机不停地发号施令……
“停!”话音刚落,瞄准仪器显示:正负误差为零。
“用了几分钟?”“不到5分钟!”邓旅长指着若隐若现的导弹说:“上面有一条细如发丝的线条,在这个距离用望远镜都看不到,郭亚飞用肉眼就能准确定位。”
“发射!”指挥员一声令下,导弹模拟发射,精确命中“目标”。
广州军区某部无人机侦察队遥控技师宗道辉——
放飞“鹰眼”察秋毫
杨凯 丁猛 本报特约记者 张科进
粤东某地,晨曦微露。广州军区某部无人机侦察队遥控技师宗道辉,已经在起床号吹响的一个多小时前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昨晚一个飞行参数异常,晚上老睡不踏实。”指挥舱飞控平台前,刚找到问题的宗道辉长舒了一口气。
这是一个平常的飞行训练日。7时30分,气象观察员报告:“天气良好!”“起飞!”一声令下,无人机缓缓滑离跑道,直冲云霄。指挥控制室内,宗道辉眼睛紧盯屏幕,指挥助手调节机载“鹰眼”。
此时,气象观察员报告,高空风速加强,大片厚云层飘移过来。顿时,现场气氛紧张起来:无人机的操作全靠仪器遥控,高天流云对飞行安全、侦察效果有很大影响。宗道辉沉着命令:“飞行高度攀升1200米,飞行速度不变,保持飞行姿态。”
两个小时后,第一航次传回航空照片。药液配制、冲洗、上光,但照片影纹细部模糊、印相反差减弱。宗道辉拿起照片一瞄,不假思索地告诉飞控操作手:“相机光圈调至4.5,快门调至1/250秒。”40分钟后,第二航次照片顺利下传,基本符合判读标准。
在上午4个多小时的训练中,记者粗略记录:宗道辉共处理数据58组,发出指令107个,解决难题和突发情况4起。
下午的训练课目更让人揪心:复杂电磁环境下抗干扰侦察实飞演练。
14时30分,一张无形的电磁网将无人机训练空域牢牢罩住。记者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很难进行完整的通话。“在这样的环境中组织无人机训练,好像端着火盆走钢丝绳。”现场总指挥李捷滨说。
第一航次,目标区域上空航空电视传输信号画面质量大幅下降。宗道辉和战友们紧急应对,不停地调试设备……
傍晚,披着金色的余晖,一架架无人机安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