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4月2日电 记者费士廷、通讯员谭雄鹰报道:综合训练场上划定了空降兵着陆场,军官训练中心挂起了供首长机关学习使用的航海图、空情图,这是济南军区某装甲师装甲兵训练场上出现的新景观。副师长王春杰说:“联合训练设施落户装甲兵训练场,是我们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训练发展需求,走集约化保障之路带来的具体成果。”
以往,这个师各个团在训练场建设上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分类建设,全师仅装甲专业就建有大大小小几十个训练场,由于这些场地多数功能单一,部队训练时不得不频繁转场,浪费了不少时间和资源。更让师团领导着急的是,新大纲已经把联合训练内容渗透到训练各个层次,如何依托现有训练场地保障联合训练内容的落实迫在眉睫。
“各自为战必然财力分散,分类建设肯定功能单一。”这个师党委“一班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时意识到,破解训练保障难题,必须适应联合训练发展需要,改变“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观念和训练保障模式,走集约化训练保障之路,让有限的训练资源发挥出最大综合效益。为此,这个师优化资源配置,投资300余万元,集中对3个训练场进行综合改造,建成了“一大两小”3个多功能综合训练基地。
记者今天走进某综合训练场发现,一些联合训练的设施已经悄然落户其中。资料库里设置了联合作战理论资料存放柜;模拟训练中心建起了能生成飞机、舰艇等作战单元并具备兵力指挥、战术对抗的网上模拟训练平台;训练场上划定了陆军航空兵使用的着陆场,指挥所里预留了海、空军等军兵种的联络席位。师参谋长杜清华自豪地说:“如今,部队进场后无需转场,在这里就能完成由各兵种单兵专业到团实兵实弹演习的全部训练内容,新大纲规定的联合作战基础课目训练再也不愁没有场地训练了。”
训练场地的功能拓展,也带动了训练保障方式的革新。以往,这个师训练所需的场地、油料、弹药、车辆保障,都是由机关各个业务部门分别调配、层层审批,手续繁杂,保障效率低下。如今,这些保障变成了由联合保障协调小组统一协调,并由师组成的专业保障队,跟随训练分队实施伴随保障,把基层分队训练所需直接送抵训练现场,联合训练效益大幅提升。
点评三两句
■胡君华
万丈高楼平地起。联合训练不是简单地把几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而是要把鸡蛋打碎、融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从这个角度上讲,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联合训练难题,打牢联合训练基础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联合训练深入发展。否则,联合训练只能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