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军报告称中国列装新型舰艇希望突破第二岛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1:48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资料图:我国海军基地停靠的基洛潜艇
资料图:我国海军基地停靠的基洛潜艇

资料图:第一第二岛链示意图
资料图:第一第二岛链示意图

  本报特约记者/杜克

  与美间谍船出入南海呼应,反映出美军强硬派在向奥巴马政府施压

  3月26日,美国防部每年一度向国会提交的《中国军力报告》正式出炉。报告跟过去一样,依然着力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国外舆论普遍注意到,今年的报告发布时机十分敏感,恰恰是美海军“无暇”号海上监视船在南海制造的风波未平之时。将两个事件联系起来,不难看出,美军内部的强硬派人士一直在向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其采取对华强硬立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26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方发表的这份报告,继续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严重歪曲事实,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坚决反对,并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称1/3军力部署台海

  今年的《中国军力报告》长达78页,比以往只有50多页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这是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五角大楼出台的首份此类报告。

  台海局势历来是《中国军力报告》关注的重点,报告在开头的重点引言部分就指出:“解放军去年持续针对台湾进行军力现代化。短期内,中国大陆快速发展军力,主要目的是防止台湾寻求法理独立;长期来看,这些新的军事能力将用来施压台湾接受北京设定的方案,同时阻止或延缓美国在台海冲突中对台湾的支持。”

  报告强调,虽然去年台湾选出新的领导人,台海紧张形势明显降低,但大陆在台海对岸的先进军力部署却从未中断,两岸的军力平衡持续向大陆倾斜。报告称中国大陆1/3军力部署台海地区,大陆目前拥有125万地面部队,其中44万部署于台海地区,是台湾13万地面部队的3倍多。大陆目前部署在台海对岸的短程弹道导弹在1050至1150枚之间,这是大陆威吓台湾及其它邻邦的主要工具。

  报告指出,美国政府基于《台湾关系法》,反对任何一方片面改变现状,除提供武器让台湾自我防卫外,也将运用全球化的兵力部署,以维持台湾面对中国大陆武力或压迫的能力。中国大陆虽然倾向和平统一台湾,但从加强导弹部署、强化两栖战力与涵盖海峡的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等行为看,中国不会放弃对台使用武力,解放军一直在发展防止第三国介入台海冲突的能力。

  渲染中国军力冲出国界

  报告还“意味深长”地指出,中国军事力量发展的“着眼点”已超越了台海。比如部署在中国不同地点的战区级常规弹道导弹,能够应用到非台海的危机当中。空中早期预警与控制系统及空中加油机项目的发展,将使中国空军的空中作战延伸到南中国海及更远的区域。新型驱逐舰和潜艇的采购和列装反映出中国希望在超越第二岛链的海域来保护和推进其海上利益。

  报告认为,解放军的能力已经远超过中国国界,致力发展远洋作战能力,包括航母、静音潜艇、反舰导弹等。解放军发展远程作战能力,部分有助于中国履行国际责任,例如与其它国家合作在一些地区进行维和行动、人道援助、灾难救助以及打击海盗等。但中国发展远程能力主要是为了确保中国掌控各项能源通路,强化自己对有争议领土的主权要求。解放军持续发展并部署具破坏性军事技术,如核武器、太空武器和网络战武器等,正改变区域军事平衡,且其影响远超出亚太地区。中国防务开支不透明,导致美国及其盟友在太平洋的风险增加。

  新闻分析 / ANALYSIS

  报告反映 华盛顿内斗

  评论指出,美国这份报告的初衷是为“中国威胁论”造势,目的是为了方便美国将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寻找借口。

  这份报告也反映出美国内对华遏制派和对华接触派之间在政治上的角力。对华遏制派期望看到这份报告,五角大楼迎合这种需求。

  自从奥巴马上台以来,在全球金融风暴大背景下,白宫希望同中国合作,共度危机,中美关系展开战略合作的趋势在加强。但这令美国政界对华强硬派不满。不久前,美军派“无暇”号在中国南海活动,为中美关系制造麻烦的意图十分明显。而《中国军力报告》此时公布,也有呼应“无暇”号风波的目的,意在强化“中国增强军力挑战美国在亚太利益”的观感,施压美政府对华采取强硬立场。

  当然也必须看到,美军内部也有越来越多的高级军官从美国现实利益出发,主张同中国军方展开接触与合作,比较典型的就是美太总部的前任司令法伦和基廷海军上将。而此次准备接任司令的威拉德海军上将在处理对华问题上也比较务实,预计在任内也将推出一些有利于两军交流的举措。(杜克)

  相关专题:美军发布09年中国军力报告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军力报告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