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军报告称台海潜在对抗仍是解放军最紧迫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7日 09:43  东方网
资料图:中国空军苏-30MKK战机准备挂载R-77中距空空导弹进行作战训练
资料图:中国空军苏-30MKK战机准备挂载R-77中距空空导弹进行作战训练

资料图:我国位于浙江宁波的镇海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资料图:我国位于浙江宁波的镇海石油战略储备基地

  美国当地时间25日下午,美国国防部公布2009年度“中国军力报告”,妄评中国军力发展。本文为美国军力报告节选内容。

  第一章:解读中国战略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的成员,中国的未来和命运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愈加紧密。中国不能脱离世界独自发展,世界的繁荣和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世界和平和发展面临着多种变数和挑战。争夺策略资源、策略地位和策略支配的争斗已经加剧。”

  ——2008年中国国防部

  概述

  中国人民共和国(PRC)在有关外交政策、国防和军备控制等方面出台的一系列“白皮书”中概述了其国家战略目标。不过,这些文件并不能很好地体现目标背后的真实动机以及实现动机的策略手段。临时的策略声明与中国实际决策的关系并不明显,尤其是在危机时刻。这致使当今对解放军大战略观点的研究并不完全科学。不过,通过对中国传统、历史格局、政府声明和文件、以及某些军事能力的强调,以及外交举措的研究,仍可以对中国的战略进行概括。

  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

  中国的战略是在维持国家经济发展和保证发展环境安全两个方面寻求平衡。中国国家领导人描述21世纪的最初几十年是“发展的20年”,这就意味着,地区和国际条件对于中国提升区域主导地位和全球影响力总体上是和平的。

  解放军领导层和战略家们经常讨论中国建设综合国力的策略。综合国力(CNP)是中国的战略策划家们从质量和数量的变化上来评价和衡量中国同其他国家关系立场的概念。综合国力包括软实力(比如经济繁荣,国内和谐和文化影响)硬实力(核武库规模、国土面积以及军事力量、外交影响力、经济影响力和国际声望)。正如综合国力的内容所显示的,中国战略家们倾向于联系对比国内和国外的优势和劣势。这也表明,中国的决策者们会认为,国内的动乱将招致外国敌对势力的入侵,或动乱本身就是外部势力干涉所致。中国领导者们同样会认为外部的挑战与国内敌人有联系。

  中国战略和优先事项

  中国领导者们似乎已经确定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优先发展事项,其中包括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维持经济增长和发展,保持国内政治稳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并确保中国的大国地位,不太清楚的是其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和计划,指导战略发展和执行的决策结构,以及为适应安全环境变化所进行调整的方式和方向。

  经济成就和爱国主义是中共执政的重要基础。不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平衡和极端分化、政治腐败和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新出现的经济危机和全球经济的低迷,将为中国衡量和调整优先发展战略提供机会。

  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并继续支持“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作为中国整体战略和政策的基础。不过,在中国高级领导层的声明和言论中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已经引发了多种声音和挑战:

  首先,改革促使中国体验了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快速增长,但也给国内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新挑战。2006年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上有官员直言,“经济重组和社会转型”给中国国内的稳定带来了相应的“不稳定因素”。

  第二,改革持续将中国推入到全球大环境中去,这样,外部事件的影响就不再远离中国内部社会,反之亦然。中国政府、媒体和各级政策文件也一再强调“和平、发展和合作已经成为当代的发展趋势,要使外部发展环境有利于中国的发展”。然而,众所周知的是,众多的外部挑战(包括区域和超级大国的关系、台海关系,以及非传统安全威胁)都有可能威胁到中国大陆的未来。

  两方面的考虑使共产党领导人得出结论,到2020年,中国的重点在于控制和发展对外关系,特别是与超级大国的关系,来维持一个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大环境。正如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在2005年11月所说:“有必要加大力度避免成为国际主要冲突的焦点,降低对我国发展的外部压力和阻挠,(并)为实现发展计划为中国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领导者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内。相反,日益增长的地区和全球经济实力和影响力,正使其对外采取更加积极的姿态。北京表示愿意在维护其利益的同时,解决国际争端和提升区域合作。北京也继续表示不会放弃使用军事力量解决台湾问题,以及主张拥有南海主权。中国已经扩大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范围,并继续对外出售武器技术,为外国培训军官等。这一系列趋势表明,北京在维护和保护利益的方式方面日渐多样化,并准备采取各种合作和强迫的方式达到目标。

  中国战略中的能源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对市场和自然资源,特别是金属和矿物燃料的依赖日益家中,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战略行为的重要因素。

  尽管中国仍将继续依赖煤炭作为主要燃料资源,但是随着交通运输能力的发展,对石油和其它液体燃料的消费也将显著增长。中国计划截止到2010年增加天然气的使用,从现在的3%到总量的8%。同样的,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建造大约40个1000百万瓦特的核反应堆,将核能从总电量输出比的2%提升到6%

  中国当前的日石油消耗量为785万桶。到2015年,中国的日石油消耗量会增加到1000万-1200万桶。2008年5月,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原油进口国。目前,中国石油的53%需要进口(2007年每天为404万桶)。中国进口的46%来自中东,32%来自非洲,5%来自东亚。2008年,沙特阿拉伯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供应国,约每天向中国出口72.5万桶石油。沙特阿拉伯之后是安哥拉,约每天向中国出口59.6万桶,伊朗约每天向中国出口42.5万桶。大多数的石油进口经马六甲海峡或龙目岛/望加锡海峡进入中国。

  2004年,中国开始建设战略石油储备。在2008年完成第一阶段建设,它提供了1亿桶石油,第二阶段计划增加2亿桶,相当于2015年净进口42天的量。2010年后,第3阶段将增加储备量至约5亿桶。但是,如果没有中国运力和物流网络分配网络的进步,总储备能力也许无法满足动荡时的需求。

  过去10年间,中国已经与多个国家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这些国家包括乍得、埃及、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阿曼、俄罗斯、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苏丹和委内瑞拉。2006年,中国最大的供应国家是安哥拉(16%),沙特阿拉伯(16%)和伊朗(12%)。2007年,中国原油进口的6%来自苏丹。现在,中国进口石油的一半多一点来自中东,约1/4来自非洲。

  中国也在努力加大各种海上能源资源开发和投资,虽然这与中国的能源需求以及国际石油大国的投资尚不成比例。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已经对多个国家的石油开发上(油田开发、管道和炼油厂项目)进行了投资,这些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尼日利亚、苏丹和北非其他20个国家、中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北美。

  影响中国未来的几个因素

  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进步,并克服了许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在过去的30年里,这些改革已经使大多数中国人脱离了贫困,提高了国内稳定,增加了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的相互联系,并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中国未来还要面对许多难题,但是中国领导人在这些方面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美国欢迎中国取得和平和繁荣的进步。

  不过,有一些因素—中国领导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国家战略选择,甚至使中国从和平的发展道路上转移开来。中国要寻求的道路,或正在走的道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领导人的选择。这些选择将受行动力量和抑制力量的影响,这些力量既能促使也能约束他们达到目标的能力。

  ●经济:作为地区和全球事务的参与者,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和军事力量发展的基础。自从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为共产党获得了支持,对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相反,经济冲击,比如现在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可能对中国造成政治压力。很多的中国分析家已经表示,根本的弱点(如:货币贬值、不良贷款、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冲击、挫折甚至适当放缓增长都会导致高失业、通货膨胀和重大动荡。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全球资源短缺或价格冲击,资源受限,或劳动力和产品需求缩小,也会影响中国的战略前景和行动,并可能迫使中国领导层重新审查其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包括那些用于军事的资源。

  ●人口压力。未来的人口压力将会继续增加,这将对中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结构性限制。在2000到2030年之间,超过400百万人–比整个美国的人口还要多–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种转移的结果是,中国领导人将面临创造工作岗位、以及满足房屋和基本设施需求的挑战。一些评估表明,在此期间中国将会拥有占全球一半的建筑。中国的人口也在迅速老龄化;到2025年,中国146百万高龄人口将会增加至290百万。供养大量老年人口将会对中国共产党保持经济增长、扩大国防预算和维护国内稳定提出挑战。

  ●国内政治压力。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四川地震中解放军的英勇表现,都提高了中共领导人和解放军在公众眼中的形象。中国国家媒体大幅报道温家宝总理到四川调查损害和慰问受害者的形象。不过,在四川地震中倒塌的低劣建筑和报导出来后,也很快引起了民众强烈的谴责。奥林匹克期间,三聚氰胺事件也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共产党领导人正面临着改善政府反应能力和落实问责制的日益强烈的民众要求。未来,中国领导人如何抉择来应对这些挑战,将影响其保持国内稳定和执政的能力。

  北京已颁布了系列行政改革举措,并为专家以及民众参与扩大渠道。中国领导人也发起了一项重大人事制度改革计划,旨在加强中央领导人、当地干部和农村工人之间的沟通,以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腐败。尽管中国领导人努力抑制腐败发生,但腐败问题仍很普遍。中国国家审计机构披露,1996年到2005年之间有1700亿美元的公共资金被挪用和浪费。理论研究估算,2003年腐败的直接损失高达860亿美元(GDP的3%),相当于中国当年国防预算的两倍以上。北京的回应主要集中在使用刑事检控阻止不法行为。2007年7月,中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因受贿批准假冒药物而被处决。

  ●环境。中国的经济发展伴以较大的环境代价。只有关闭附近的工业设施和和管制当地交通,北京奥运会的空气质量才能达到可接受空气质量。2007年一分世界银行报告估计,空气和水污染每年约消耗中国GDP的6%,且增加了患癌症、肺病和其他疾病的可能。这些环境问题会威胁中国的经济发展、公共健康、社会稳定以及国际形象。2006年,中国最高环境长官周生贤宣布,2005年中国发生了51000起与环境有关的抗议(约每周1000起)。中国可能已经赶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

  ●两岸动态。尽管马英九于2008年5月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两岸紧张局势已有所缓解,但与台湾潜在的军事对抗及未来美国的军事干预,仍然是解放军最紧迫的军事问题。中国大陆目前对台湾的战略似乎是防止台北进行任何台独,而不是寻求短期内解决。军事能力和政治意愿的任一转变,或大陆或台湾的内部政治环境变化,都可能导致北京衡量其整体利益做出不同的决定。

  ●地区关注。中共领导人希望避免地区动荡蔓延至中国边界,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或国内稳定。地区安全动态变化(有可能是周边国家造成的后果)可能导致中国的军事发展和部署模式的转变。从北京的角度来看,此类变化的例子包括朝鲜半岛的分裂(例如朝鲜的分裂);中亚地区的民主革命(北京认为,这带来了短期和长期的安全挑战);与日本关系的下滑;获取国外资源和并输送回中国,对中国实力构成的威胁。

  展望未来

  中国当前的战略是协调外部的紧张局势,确保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的环境。这一战略似乎已获被北京外交和安全政策人士普遍接受。但是,不同的意见也会偶尔出现,特别是在学术界,关于中国这些年来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以及如何能最好地防止与邻国和美国冲突等,一些人更倾向于邓小平的传统战略:决不当头。另有学术团体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这种被动防守是行不通的。这些团体声称,中国应主动与周边国家及美国保持合作,这不仅增强中国的影响力,而且还让邻国和更遥远的大国相信,中国的崛起将不会对其安全构成破坏性威胁。还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在对付美国遏制中国的行为上,应该更加强硬、果断地保护其利益。这些讨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处于边缘地位。在2012年产生第五代共产党领导人的第18届党代表大会之前,中国的战略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杜长军)

  相关专题:美军发布09年中国军力报告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中国军力报告 台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