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章卓
只有等到火箭升空后,才能判定是卫星还是远程导弹
朝鲜驻联合国代表部公使金明吉26日表示:“人造卫星的发射将按照预定计划进行,只等确定具体时间。”
韩国媒体称,为了躲避美国间谍卫星的侦察,朝鲜已建造了一个地下燃料加注设施,这令外界更难确定朝鲜究竟要发射什么。只有在火箭升空后,通过分析其飞行轨迹和所搭载有效载荷的最终目的地才能判明是卫星还是导弹。
朝鲜燃料加注转入地下
韩国《朝鲜日报》26日援引韩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朝鲜在舞水端里导弹试验场一直进行发射大浦洞2号导弹的准备工作,最近还试验启动了FireWork雷达等导弹跟踪以及控制相关仪器。为确认“大浦洞2”是否成功发射,这些装备必不可少。朝鲜过去发射导弹时,都在发射两三周前启动雷达并设置螺旋天线 。
韩国情报人士透露说,为了躲开美国间谍卫星,朝鲜已将“大浦洞2”远程弹道导弹的燃料加注设施转入地下。朝鲜此前进行燃料加注时,一般在露天状况下进行,需要4到5天时间。美国间谍卫星所拍摄的卫星照片,由于分辨率极高,完全可以发现这些加注设备的存在及工作过程,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什么时候会发射。但从2008年末到2009年初,朝鲜完成了在舞水端里导弹发射基地的发射台周边安装地下燃料加注设施的建造工作。此次燃料加注将会改为地下进行,此举无疑将增加美韩情报搜集的难度。而且朝鲜燃料加注设备得到改进,此次注入燃料所需时间可缩短一两天。
发射前外界无法判断
朝鲜宣称其将发射卫星,而外界认为是“大浦洞-2”。究竟是导弹还是卫星,在发射前难以作出判断,因为两者发射机理是相同的。
一枚导弹是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战斗部,二是运载器。真正直接用来作战的是战斗部。有些导弹的战斗部安排在导弹的最前端,称之为弹头。战斗部内可装炸药、核武器、化学武器等。运载器则是用来把战斗部送向目标的一种可控制的飞行器,由动力装置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运载器可以是有控的火箭,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飞行器。弹道导弹都用有控火箭作运载器,也称为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可用来运送战斗部,并使其击中目标,也可用来运送各种类型的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等。早期运送航天器的运载火箭就是从导弹运载派生出来的。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就是用苏联最早研制成功的P-7洲际战略导弹的运载器改制而成。美国“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和“雷神”系列运载火箭都是在“雷神”中程弹道导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此可见,导弹和卫星最明显区别在于运载火箭所搭载的有效载荷不同,但两者发射准备是相同的。当然,由于卫星发射和导弹发射的用途相异,运载火箭前端形状不一样,导弹弹头由于要减少大气层内的摩擦而被设计成锥体形,而卫星则存在于运载火箭前方的椭圆形整流罩中。但从几百公里的上空用间谍卫星很难判断出其中的细微差别。
火箭升空后真相大白
虽然在运载火箭发射之前很难判断朝鲜究竟要发射什么,但运载火箭一旦升空,特别是火箭的一级、二级火箭全部分离后,答案就十分明了。如果有效载荷留在绕地轨道上,就是卫星;如果有效载荷再次进入大气层,则是导弹。
如果朝鲜进行发射,预计美国将至少动用三套系统进行跟踪。一是“国防支援系统”卫星,通过对运载火箭尾焰的红外侦测,来判断其升空的时间。二是美国部署在日本的陆基X波段雷达和阿拉斯加的海基X波段雷达,对运载火箭飞行轨迹进行计算,并将相关情报传输给拦截导弹;三是利用由分布在全球的25个陆基雷达站点组成的太空监视网,对新进入太空的载荷进行勘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