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洪平 通讯员 孔鲁宁
开栏的话
人才乃强军之本,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伟大实践中,人才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从今天起,本报开辟《人才建设启示录》专栏,对部队人才建设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和创新举措进行深入剖析,为全面落实我军人才战略鼓与呼。欢迎大家踊跃赐稿。
2月上旬,记者在北京军区某装甲团听到一件奇事:年近45岁的团装备处技术员张志,本科毕业20余年,竟然还是个助理工程师,大大超过了初级职称军官40岁的最高服役年限。
是因为工作不突出吗?在官兵眼中,他是有名的信息化装备“大拿”。近10年来,他先后3次在部队装备信息化改造中扮演关键角色,许多成果填补了我军装备保障的空白;作为一位基层部队技术军官,他参与研究的课题,已经上报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官兵们说起他的故事更“神”。一次,一辆雷达侦察车从张志身边开过,他感觉车有异响,拦下一查,果然,电磁离合器有故障。后来,他对这个部件的技术改进方案,被推广应用到全军。
这样一个信息化装备“大拿”,为啥陷入困境?带着疑问,记者走近张志。
1988年,张志以优异成绩从蚌埠坦克学院本科毕业,来到某装甲团。几年后,表现突出的他作为“人才酵母”,被选拔参加新型主战装备使用与维护培训班,逐步成长为该型新装备技术保障骨干。
10年光阴飞逝。1998年,在全军精简整编的浪潮中,还是初级职称的张志第一次产生了“向后转”的念头。谁知转业申请刚交上去,团领导就找他谈话:新装备列装时间不长,又面临信息化改造,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专家型人才。张志二话没说,把申请要了回来。两年后,他参与编写的新装备维护系列培训教材,一套6本40余万字,填补了新装备保障的空白,被总部印发全军。
2003年,39岁的张志晋升专业技术9级,而他的同班同学中,进步快的已经干到副师了。有人劝他,明年你就到初级职称最高服役年限了,赶快申报中职吧。他憨憨一笑:我刚调9级,暂时不用考虑晋级的事,还是把职称留给更需要的老同志吧。
又是两年过去了。张志打算报名参加中级职称外语考试,干部部门的同志却告诉他:你的年龄已经超过初级职称最高服役年限,团里中级职称也没有名额,你不能参评中职。
年龄超限,进步无望,那就转业吧。当时正值全军裁军20万,团里转业量也挺大,看来张志这回转业是铁板钉钉了。于是,他便开始托人找工作。没想到,团领导集体找他谈话:新一轮装备信息化改造马上要全面铺开,在这关键节点,你不能走!张志也很为难:留下来出路在哪儿?团政委夏晗拍板说:“想办法协调解决你的职称,无论如何你再顶一年。”一年后,正是信息化改造调试的节骨眼儿,张志领着厂家、研究所的100多号技术人员没日没夜地苦干,实在不好意思提转业的事。
2007年,团里的装备信息化改造工作告捷,张志也得到好消息:他的中级职称有望破格解决了,但还需要参加职称考试。张志高高兴兴报了名,抓紧点滴空闲时间复习。谁知,临近考试,上级通知他参加5年一届的集团军党代会。考试错过了,职称又泡汤了。
终于到了2008年,张志顺利通过了中级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不料,到11月,集团军通知参评中级职称的人员参加军里的专业考试,名单中却没有他。张志又一次陷入窘境。
为此,师领导专门向集团军领导汇报了情况,集团军领导决定,把张志作为特殊人才,破例让他参加。张志终于如愿以偿参加了军里的专业考试。考卷发下来一看,他先笑了:这些题,不都是自己出的嘛。这个专业大题库里的试题,几乎都出自张志之手。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张志过得很舒心。今年9月将满45周岁的他,终于要拿到中级职称,摘掉“超标干部”的帽子了;更重要的是,他又可以为自己钟爱的装备信息化建设事业,多出几年力了。
编辑感言-于春光
既要使用更要培养
张志的经历,多少有些让人叹息。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还是幸运的,因为在各方的关爱下,他总算能够走出困境,继续投身于自己钟爱的事业。
叹息之余,让人联想到:在基层部队,有多少像张志一样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才,因为发展受挫,早早地抱憾而归,离开心爱的军营!
张志为何会陷入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试想,如果我们能坚持以人为本,在用人的同时,能多一些关爱与培养,那么他不但不会陷入困境,而且还能在军旅生涯中有更好的发展,有更大的作为。
如何破解“张志现象”?答案其实并不复杂:对于人才,既要使用,更要培养。汽车跑得快,要不断加油。道理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需要我们从观念、决策、机制等方方面面去落实。张志的经历告诉我们:再也不能干“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傻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