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军邀请苏联老兵传授在阿富汗作战经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 13:18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资料图:在阿富汗山区行动的美军士兵
资料图:在阿富汗山区行动的美军士兵

资料图:苏阿战争中在前线作战的苏联军人
资料图:苏阿战争中在前线作战的苏联军人

资料图:阿富汗塔利班武装让美军头痛
资料图:阿富汗塔利班武装让美军头痛

  本报特约撰稿 罗山爱

  2月9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穆伦上将在纽约州表示,尽管美国在伊拉克保有数量最多的海外驻军(约15万),但未来战争的重点无疑将转向阿富汗。穆伦提醒美军官兵必须做好到“艰苦环境下作战”的准备。

  美第10山地师可能再赴阿

  据法新社9日报道,穆伦的演讲地点放在纽约州的德拉姆堡,那里是第10山地师的驻地,该师曾在阿富汗“七进七出”,是阿富汗出现军事危机时最得力的“救火队”。面对第10山地师的官兵和家属演讲时,穆伦连续用几个“很糟”来形容阿富汗局势。他解释说:“塔利班又回来了,暴力行动猖獗到官员和百姓不能离开城市半步,军队像武装保姆一样,需要为每家每户提供安全帮助。”穆伦告诉官兵,政府需要有更多部队在阿富汗打击正在蔓延的“不对称战争”,为此将减少在伊拉克的驻军,集中力量对付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其言外之意是,作为最熟悉阿富汗战场的部队,第10山地师的官兵们将要与亲人们告别了。

  穆伦说,政府预计将向阿富汗增派2~3万名士兵,以增援那里的3.6万美军。目前,美军已有3个“目标战斗旅”(即配备“斯瑞克”中型战斗车的快反旅),约1.2万名士兵正启程前往阿富汗。美国军事专家说,按照后勤补给系统的极限测算,美军最多只能在阿富汗战场保持6.6万兵力。美国军事专家费尔根豪尔称:“苏联在入侵阿富汗的最高峰,也只能维持7万军队的补给,尽管苏联当时拥有畅通的陆路交通线。”

  但穆伦并没有把打赢阿富汗战争的希望全寄托在增兵上。早在2月2日接受国会议员询问时,穆伦说:“(阿富汗的)首要需要就是治理,这一点美军是不会提供的。”他认为,增兵可以帮助美国及北约军队对塔利班实施更有效的打击,但要说服阿富汗百姓相信抛弃塔利班会生活得更好,一个有效率的阿富汗政府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阿富汗战争的关键是民心”。穆伦的言论反映出美国军方普遍的想法,他们认为只有阿富汗普通人相信自己的生活确有改善,美军才能取得成功。

  请苏联老兵传授经验

  据俄《独立报》9日披露,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最近不断邀请当年在阿富汗作战的苏联老兵,到即将奔赴阿富汗前线的美军单位讲课,重点是传授侦察、定点打击和结交部落首领等知识。来自乌克兰、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老兵们,介绍了当年侵阿苏军主力——第40集团军的“宝贵经验”,他们一再强调,最终对阿富汗战争起决定性影响的不是新技术武器,而是帮助阿富汗政府军的特种部队。

  曾任苏军总参情报总局(格鲁乌)特战军官的瓦西里·列亚兹尼科夫说,苏阿战争最接近成功的是1984年,当时苏军不仅在阿富汗战场上保持了近7万的绝对兵力,形成覆盖阿富汗与伊朗、巴基斯坦边界的“隔离线”,同时苏军以强大的空袭和特种部队支援阿政府军的地面机动,而且苏军特种兵通过指示目标位置,使反苏游击队暴露在强大空中打击之下。他建议,美国地面部队的作用应更多体现在封闭阿富汗西部和南部边界上,同时特种部队应以班排形式参加阿政府军的行动,成为后者的战斗核心与“行动之眼”。列亚兹尼科夫认为,未来美军机动部队的目标应该是搜索、发现敌军,确定敌军的部署范围,发现战场上最利于进行火力突击的地点,迫使敌军进入这些地区,并引导平民远离军事目标,区分真假目标,而后监督对这些目标进行攻击的效果等。

  美军已在内华达州的一个空军基地,建立起酷似阿富汗环境的空地火力协同试验中心,进行地面部队引导飞机,并与飞行调理员及火力支援军官协同训练,训练重点为近距离空中支援。目前在阿富汗,已经呈现出让美军指挥官高兴的趋势,美空军曾多次为大约5000名阿政府军士兵提供空中支援,这成为塔利班部队被击败的主要原因,这些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阿政府军的士气。

  针对美国增兵阿富汗战场的决定,俄罗斯也担心美国会借“绥靖”阿富汗之机赖在当地不走,进而把那里变成掌控中亚,威胁俄南翼安全的大本营。据俄《生意人报》报道,俄罗斯绝不希望美长期在阿富汗安营扎寨。俄军事专家马基延科说:“塔利班和‘基地’分子固然讨厌,但阿富汗的美国兵营更让克里姆林宫不自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美军 阿富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