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贾启龙
新疆军区某炮兵旅今年新兵“带证入伍”比例大幅增加,所持证书涵盖驾驶、计算机、电工等十余种,令这个旅的领导喜忧参半。
喜:53%新兵持证入伍
近年来,入伍新兵科学文化素质呈逐年提高趋势,特别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人员比例不断增大。这些“带证入伍”的新兵到部队后,可以直接上岗,较快地成长为本岗位专业技术尖子。因此每年分兵前,各个基层单位都“抢”着要。
今年新兵刚迈入军营,旅领导立即让机关干部对所有新兵的技术特长进行摸底。统计结果一呈上案头,领导们脸上顿时乐开了花:竟有53%的新兵持证入伍!而且新兵所掌握专业有一半正好与部队岗位相通。看着一组组激动人心的数字,人才观早已根深蒂固的旅领导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将是一笔多大的战斗力!
持证新兵也毫不示弱,还没把上下铺睡热,就大胆展示起个人才华来:曾在上海电信公司工作的五连新兵陶进,驾轻就熟地表演了一手光纤接续,把指挥连长眼睛都看直了;新兵二连的朱培亮更是了不得,不经意地亮了一下五级技工的证书,修理所的四期士官们都不好意思地直称“师父”;更有新兵在局域网上扮黑客,直接遥控旅信息中心,把旅自动化站的技术骨干都搅得团团转。
带证新兵的才华展示,让各级领导都瞪大了眼睛,还未到新兵分配之际,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眼见着将“刀光剑影”地展开。
忧:不少新兵无法持“证”上“岗”
就在各单位紧锣密鼓张罗着“聚才工程”时,带证新兵也正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所学专业与部队岗位编制的对口率等情况。然而结果令他们有些失望:
原来,带证新兵所掌握专业虽然有一半与部队编制岗位相通,但是也有70%的所持证书主要集中在驾驶、烹饪、电工等7个专业上,以致同一岗位人才供大于求,另外还有20%新兵所学专业与部队岗位毫不相关。譬如,新兵驾驶专业编制岗位共60名,但实际上有80名新兵持有驾驶证;持有养殖、木工等专业证书的新兵共计40余名。如此一来,大多数带证新兵将面临着“证”“岗”不一的考验。一时间,“有没有岗位”成了带证新兵最为关注的话题,有些新兵开始打听今后的归宿。
以前是眼巴巴等人才,现在是人才找岗位,这让旅领导思想一时转不过弯。如何实现新兵个人发展和部队建设的“双赢”,考验着这个旅领导的智慧。
乐:持证新兵有了4条“流动渠道”
这个旅从创新机制入手,采取静态与动态考核相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整相结合的办法,帮助持证新兵找到理想的岗位。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该旅一改过去临近新训结束才开始新兵分配的做法,提前着手,早做准备。对持证入伍的新兵,刚入军营,就进行专业素质的调查摸底。待新兵思想稳定,熟悉部队情况后,适时按照技能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水平进行综合考核,然后再分门别类围绕专业成绩和岗位编制情况进行依次排队,对理论和实践操作整体成绩特别突出的,一步到岗。对于“证”“技”不一的新兵,在搞好教育的同时,重新设岗。
建立宏观调控机制。各分队提前对本单位的人才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盘点,确切掌握岗位人才的需求量。新兵下连时,由军务部门牵头,机关四个部门联合现场办公,在全面掌握全旅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统一进行调整。
健全微观调整机制。不把人才圈“死”,不搞人才终身制。对持边缘专业证书的新兵,他们建立起特殊人才库,根据各单位编制及人才需求申请,在全旅范围内进行微观调整,形成人才按需流动的良好渠道,彻底解决过去“人才不愿去,用人单位不愿要”的问题。
建立预备人才库。今年,该旅持计算机等级证书的新兵较多,在无法完全纳岗的情况,他们将根据炮兵快反操作系统、雷达识别与计算机相近的实际,引导新兵发挥相关专业特长,又好又快地掌握“第二专业”。对于确实无法专业对口的持证新兵,他们也将注重挖好其潜在资源,将其纳为预备人才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