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舰1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 朱鸿亮
第一缕阳光照亮亚丁湾,远处的渔船渐渐清晰起来。
在“武汉”舰后甲板值更的上等兵吴强,紧握望远镜,注视着前方的海面。这位出生于1990年的年轻水兵长着一张娃娃脸,表情却显得镇定成熟。
农历除夕,在亚丁湾护航的中国海军,仍在执行区域巡逻任务。
远航,是从一个月前开始的。
2008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正式启航,航行了4400多海里,到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编队航经的路线,与明代航海家郑和当年的选择颇为相似。
约600年前,郑和率领的船队穿马六甲海峡、过曼德海峡,先后访问了40多个国家,最远抵达非洲东岸,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今天的索马里境内,仍有一个名叫“郑和村”的地方。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也是为和平而来,保护中国航经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船舶和人员安全……
出发前,吴强满怀欣喜地打电话给家里,说要去执行“一个光荣的任务”。
出海第一天,风浪不期而至。海浪从不同方向拍打在军舰上,“武汉”舰时而上下起伏,时而左右摆动。走在笔直的通道内,大家不得不踩出S形的路线。从驾驶室往外看,巨浪跃上舰艏,盖过了主炮。军舰随涌浪起伏,向下时舰艏几乎没入海面。
值更的官兵仍在坚守岗位。“就是吐了,也必须保证完成任务。”特战指挥员谢增岭说。
航行在大洋上,遭遇风浪只是小插曲。进入任务海区后,编队相继处置了一些复杂海上情况。
1月14日夜,当地时间20时30分。
正在亚丁湾东部海域由东向西巡逻的“武汉”舰接到中国商船呼叫:“我是‘天河’,我是‘天河’,在我附近有两个小目标尾随,请求支援!”
编队迅速转入应召支援部署。夜视、雷达、光电、红外系统全面启动。夜海中,“武汉”舰高速驶向遇险船只。
5分钟、10分钟、15分钟……红外设备锁定了“天河”号。最初只是一个烟囱,慢慢地,整个船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
“‘天河’号右后侧发现可疑小艇,”在舰艏用夜视仪观察警戒的特战队员郭晓楠报告。
军舰的突然出现,让可疑小艇猝不及防。两艘小艇迅速熄灭灯光,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22时50分,“天河”号商船在“武汉”舰的护航下,渐渐驶出危险海区。
……
海况虽然复杂,吴强的想法却很简单,“看到商船在边上,就有一种成就感。”
这是“武汉”舰的护航情况。早在10多天前,编队就开始以分组护航和不间断护航的方式,连续执行任务。截至目前,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安全护送了10批商船顺利通过亚丁湾。
编队指挥组的何虎大校说:“实施分组护航和不间断护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减少商船等待时间。无论在曼德海峡东口,还是在亚丁湾东部海域,只要商船一到,我们就开始编队组织护航。”
而对于吴强和他的战友们来说,日夜不间断航行和紧张值班执勤也已经成为自然。
相关专题: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