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方称武直10与运直10将于2010年前装备解放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3日 09:43  现代兵器
资料图:国产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试飞
资料图:国产武直10型攻击直升机试飞

武直9/9A攻击直升机已经大量装备我陆航部队
武直9/9A攻击直升机已经大量装备我陆航部队

    声明:本文为《现代兵器》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马赫/编译

  根据西方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人民解放军一共部署了至少9个陆航战斗团和5个陆航训练团,另外还有一些独立的飞行训练和武器测试单位。陆航局根据不同军区的任务要求差别而给予当地陆航部队不同的装备,比如对于成都军区的陆航团而言,他们需要的是能够适应高海拔飞行、能够穿越多雄拉山口进入青藏高原地区进行补给的装备。为此,陆航局配属给他们的是西科斯基的S-70C-2、米-171以及最新引进的米-17V-5。而正对台湾海峡方向的南京军区陆航团的主要装备则是直9多用途直升机、武直9武装直升机以及米-171。显然,这样的装备配属和他们主要担负作战任务不无关系。中国陆航是否具备西方标准的、“真正意义”上的攻击能力还无从得知,不过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训练始终是以最终拥有这样的能力为原则和发展方向的。

  现有装备机型

  中国保密制度一向严密,外界难以知道中国陆航拥有直升机的确切数量和具体型号,不过西方普遍的看法是接近松鼠”进行反向测绘,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了直11。据推测,目前可能至少有59架直11进入了人民解放军的现役行列,主要承担训练任务,其中的极少部分可能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

  陆航的现役装备里,直9/直9A/武直9“海豚”和俄罗斯的米-8T“河马C”以及米-17/171/17V-5“河马”H两大系列构成了主干。据推测,陆航大约拥有61架直9值9A多用途直升机和31架武直9反坦克直升机。30架老式的米一8T、47架米-17和45架米-171则构成了陆航运输和火力支援力量的主体。陆航显然对米一17的性价比相当的肯定,所以在2001—2002年,西方估计中国陆航至少引入了69架米-17的最新改型——米-17V5。另外,人民解放军陆军航空兵大约还有7架直8A和3架米一6“钩子”重型直升机。外界不清楚后者是否还在现役序列中,因为根据西方掌握的情报,这些“钩子”的使用寿命已经基本到期。

  作战训练和自身建设

  随着这支年轻的空中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它在与陆军其它诸兵种的联合作战演练方面扮演着一个愈发持重的角色。在军区的组织和指挥下,目前所有的陆航团都必须在整年度内参加各种常备的联合作战演习。陆航以及军方高层希望籍此达到成熟和创新战法,让飞行人员更加适应未来战场,找出自身弱点并加以提高的战略目的。虽然陆航在使用规模上仍然存在着数量有限的弊病,但他们显然在努力尝试提高自己在大机群使用上的能力——在2003年7月南京军区的一次演习上,西方军事观察家看到了令他们瞠目结舌的画面:多达20余架的直升机(多数是米一171)在同一时刻集结在了同一地域!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似乎西方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也难以在一次常规作战演习里在一个时刻、同一地域一下子集中这么多的直升机。

  一般认为,隶属于中国陆军王牌38集团军第8陆航团担负着全军武装直升机的战术研究制定和武器测试评估的任务。西方观察家发现,该团下辖的至少一架武直9武装直升机自1998年以来,一直执行着中国设计的TY-90直升机专用空空导弹的发射实验任务。TY-90真是一种令人困惑不已的武器,因为在此之前,世界范围内似乎从来没有一种专门为直升机空战研制的空空导弹。而中国的前卫在于,居然在自己还没有大量装备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的情况下,敢为人先地开发了一种专用的直升机空空导弹。

  陆航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硬件和战术方面,而且也极为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自1999年开始,陆航就开始尝试将隶属于不同编制单位和不同军区的作战人员以及装备调配到一起,统一参加全军的年度演习。通常情况下,人们看到一般是这样一个画面:陆航部队的直升机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到达特定的区域,在相当短暂的时间里完成其作战使命并且快速离开。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短暂的时段里,陆航部队对于地面武装力量能够给予的火力支援,人员运输和物资补给都是相当有限的。

  当然,由于缺乏足够规模和足够质量的装备,人们不能苛求中国陆航有更加上乘的表演。不过,陆航的高层在硬件条件缺乏的情况下,仍然大力推进着这种性质的对抗演练。而且如上文所述,对抗演练的范围不再拘泥于一个编制单位内部,它可以扩大到整个军区,甚至跨军区。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雄心勃勃的陆航部队甚至渴望跨越兵种限制而与其它军兵种(海军、空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进行联合作战演习。

  改进和发展

  中国陆航部队正在处于规模扩张和装备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在未来十年内,估计将有多达6种新型和改型直升机加入现役序列,昌河飞机公司生产的直8A就是其中一种。这种直升机脱胎二法国“超黄蜂”舰载直升机,其第一架生产型样机已于2002年11月交付陆航部队。其外型和涂装与法国原型机有一定差别(例如取消了浮筒,并且采用了陆航部队的三色迷彩涂装)。

  长期以来,直9系列直升机(直9/9A/武直9)遭受着其装备发动机功率不足问题的困扰,但现在看来,这样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哈飞公司在2002年年初宣称,其新型的H410A和H425A(直9的警用/民用衍生型)将装备法国透博梅公司的卡阿利尔2C发动机,该发动机加大了功率,并提高了直9的高原性能。实际上,解放军在高原性能上对于几乎所有的新型和改型直升机,都提出了严格得近乎于苛刻的要求。2003年,H410A直升机在3000多米海拔的青藏高原地区圆满完成示范飞行表演,引起了陆航高层的极大兴趣。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会毫不犹豫地把这种发动机投入到对军用直9系列直升机的改造中去。

  西方观察家一直跟踪着直11——中国昌河版“小松鼠”轻型直升机的发展。看起来中国人对该型直升机的性能还是相当满意的,并在尝试对其做一定程度的性能挖潜。在2002年珠海航展上,西方观察家注意到了一种携带有顶置光学瞄准具,并装备有武器(左右短翼下各挂有一具无制导空地火箭发射巢)的直11的模型。很显然,中国军方同样需要它伴随未来的专用武装直升机遂行作战使命,所以陆航高层非常看重直11的发动机功率问题。目前用于训练用的直11装备的是一台涡轴8D型发动机,最大连续功率仅450千瓦,显然不适合用于高海拔地区。中国人近期对其的改进是用博梅卡公司功率为557千瓦的阿利尔281A发动机替代涡轴直813,显著地提高了飞行性能。该型被重新命名为直11MBl,并于2003年3月完成了首飞。估计在2005年,还有一款功率更为强劲的直11改型问世,关于它的内情外界了解不多,只知道它可能采用两台罗·罗公司提供的涡轴发动机,是专用于高原地区飞行的双发改型。

  长期以来,S-70C-2始终是中国人心中堪为典范的10吨级运输直升机种,其优异的高原性能使得解放军可以在高原执行战略性质的运输补给任务。同时,它也展现了相当出众的可靠性和维护性,即便是最新式的米一17V-5,在这方面也无法和“黑鹰”相提并论。中国本来打算从西科尔斯基公司购买多达100架的“黑鹰”,但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仅得到了最初的24架。为了解决没有该级别的国产直升机的紧迫问题,90年代中期,中国便开始了一个7250公斤级别运输直升机的研发计划。在自身技术发展有了一定进步以及得到了外部帮助后,这个指标很快被提高到9000公斤。这种先进运输直升机采用单旋翼加尾桨的结构,在关键部位采用复合材料,装两台涡轴发动机,直升机/发动机一体化控制,并配置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预计在2008-2010年进行试飞。在国产9吨级运输直升机无法保证在2010年前投入现役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过渡和应急手段,中国军方决定继续加速扩充其陆航部队的米-17机队。根据惯例,人民解放军陆航会采购少量全新的米一17V-7,然后在远期将其现在拥有的数量可观的米一17V-5机队全部升级到米一17V-7的标准。

  作为陆航部队战斗力的最典型象征——专用武装直升机到目前为止,在人民解放军现役作战序列里仍然是零。出于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和不能受制于人的考虑,一向在直升机装备上采取购买或者购买后仿制的中国军方,在专用武装直升机项目上表现得相当的谨慎。俄国人的米一35、米-28、卡-50以及意大利的A-129、法国的“虎”(据说还有南非的“茶隼”)在中国的推销努力,全部毫无例外地受到了无功而返的挫折。中国最后决定坚持自研一种全新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并将其定名为ZW-10(专武-10)。根据西方得到的消息,2003年早期的某个时间,ZW一10原型机在江西某地做了首飞,而正式的飞行测试在2005年全面展开。作为一项顶级装备,中国人对该型直升机做了严格的保密工作,外界对其具体性能参数几乎一无所知。目前只知道它是一种4500-5500公斤级别的中型专用武装直升机,采用单旋翼、铰接式尾桨以及纵列式座舱布局。西方得到的消息还显示:中国根据ZW一10的核心技术衍生发展了一种同级别的运输直升机,未来将作为陆航部队的核心装备。外界普遍预计在本世纪头十年结束前,这两种新型直升机都可望加入解放军陆航的战斗序列。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现代兵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现代兵器

更多关于 武直10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