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以色列哈马斯先后宣布停火 以军开始撤离加沙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9日 13:16  中国新闻网
1名以色列士兵从加沙地带撤回以色列境内后展开双臂。
1名以色列士兵从加沙地带撤回以色列境内后展开双臂。

  中新网1月19日电 在以色列对加沙展开军事行动20多天之后,以色列和包括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内的巴各武装派别先后宣布停火。就在停火当日,以色列军队开始撤离加沙地带。

  以色列和哈马斯先后宣布停火

  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当地时间17日深夜在记者会上宣布,因以军连日来的攻势已重创哈马斯,“铸铅行动”的目标圆满达成,自当地时间18日凌晨2时(北京时间18日早晨8时)起单方面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停火后军队将在加沙停留数天,并且将继续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协商和平进程。

  但奥尔默特17日也强调,当前实施的停火比较“脆弱”,以方将随时监控加沙事态发展,以军也已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如果巴武装派别继续发动袭击,以方有权予以还击,并可能再度展开军事打击行动。

  以色列总理发言人雷格夫18日说,考虑到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可能破坏停火,而以方则可能实施还击,因此以方暂不制定从加沙地带撤军的时间表。

  18日晚些时候,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各武装派别与以色列停火一周,并要求以色列在这一周内从加沙地带撤军。流亡叙利亚的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的副手阿布·马尔祖克随后对媒体确认了这一消息。阿布·马尔祖克同时要求以色列开放所有口岸允许向加沙提供救援的人员、物资和其他必需品通过。

  哈马斯宣布停火前,在加沙地带的巴武装人员向以南部地区发射了10余枚火箭弹,造成两人受伤。以军战机随后对火箭弹发射场地实施了空袭。此外,以军还在加沙北部与巴武装人员发生交火,并在加沙南部打死一名巴方农民。

  以色列地面部队从加沙南部撤离

  虽然以色列在宣布停火时表示暂不撤军,但以色列军方18日说,以军当晚开始从加沙地带撤军,不过没有说明以军现阶段将撤出多少部队。

  加沙地带目击者称,以色列地面部队18日晚正从加沙城以南的内察里姆撤离。当地目击者称,数十辆以军坦克和装甲车辆从内察里姆撤往加沙地带边境,此外,以色列地面部队还从连接加沙城和加沙地带南部的萨拉赫·德因高速公路撤离。

  以色列地面部队3日攻入加沙地带,4日占据了内察里姆。之后,内察里姆一直是以色列地面部队进攻南部加沙城的重要据点之一。 另有消息称,以军撤离这些据点后,将在加沙地带边境重新部署军事缓冲区。

  奥尔默特18日也表示,他希望以色列军队尽早从加沙地带撤出。

  多国首脑会聚埃及商讨加沙局势

  由埃及倡议召开的多国首脑会议18日在埃及红海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与会领导人就当前加沙局势进行讨论。

  及总统穆巴拉克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共同主持会议。穆巴拉克在致开幕辞时说,加沙停火有了新的突破,但仍需要有关各方积极斡旋。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包括以色列从加沙地带撤军、加沙恢复和平、开放加沙口岸等,有关各方仍需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萨科齐说,如果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派别停止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以色列应该从加沙地带撤军。

  穆巴拉克和萨科齐分别致开幕辞后,会议进入闭门会谈阶段。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约旦、土耳其、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领导人以及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等出席会议。

  以色列宣布停火后,各方表示欢迎,潘基文评价说:“对停止敌对行为,感到安慰。”他表示:“该休战宣言,将成为以色列军全部撤离加沙地区,并实现持续、完整、永久性休战的第一阶段。”潘基文还说:“应尽快为加沙地区居民进行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已做好开展人道活动的准备。”

  美国国务卿赖斯17日发表声明说,美方对以色列决定在加沙地带实施单方面停火表示欢迎,同时希望停火能够持久并得到尊重。

  此外,土耳其、新西兰、新加坡、德国、法国、英国等对也以色列宣布停火表示欢迎。

  以军行动已造成巴方至少1300人死亡

  以军从去年12月27日开始在加沙地带采取“铸铅行动”,截至目前已造成至少13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5500多人受伤,其中一半是平民。

  以方宣称,此次行动的目标是迫使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停止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并防止武器从埃及通过地下隧道走私到加沙地带。

  期间,加沙武装人员向以色列发射了700多枚火箭弹及迫击炮弹。

  在交火及哈马斯火箭弹的袭击中,以色列方面已有3名平民和10名士兵丧生。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以色列 哈马斯 加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