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金一南
年复一年之中,有的年份只能给人们留下模糊记忆,有的年份却能在历史上刻下深深的印痕。
2008年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都是要刻下深深印痕的一年。虽然世界总体处于和平发展进程之中,没有必须通过世界大战解决的矛盾,没有支持发动世界大战的舆论,也没有能够承受世界大战的国家,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战略格局与安全形势却在这一年中发生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剧烈的震荡。
俄罗斯强势反击
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那天,格鲁吉亚军队突然进攻南奥塞梯,掀起一场短促而凶猛的地区战争。从格鲁吉亚方面看,目的显然是想通过重新控制南奥塞梯,为下一步加入北约做好准备。而利用奥运会开幕这一时机,主要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达成目的,然后利用奥运会期间全世界都要求停火这一惯例,增加俄罗斯反应与干涉的困难。然而,事情并未朝着格鲁吉亚设想的方向发展。8月9日中午,格鲁吉亚军队被赶出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8月11日,俄军进占格鲁吉亚境内的军事重镇哥里,距格首都第比利斯仅40公里。8月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事态发展如此跌宕起伏,全世界始料未及。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长期处于困难状态,对于北约东扩这类典型的西方打压基本无力抗拒。近年来,俄罗斯随着国内政局稳定和经济状况的改善,大国心态逐渐复苏,在与西方的较量中不再采取妥协忍让政策。格俄冲突中俄罗斯出人意料的果断行动,充分表现出俄罗斯恢复其传统大国地位的意志和决心。梅德韦杰夫随后宣布的“俄罗斯外交政策五项原则”,更为世人的震惊加上了注脚:一、俄尊重确定文明社会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准则;二、俄罗斯认为世界应多极化,单极世界不可接受;三、俄罗斯不希望和任何国家对抗;四、俄外交政策优先方向是保护本国公民生命和尊严;五、俄罗斯关注自身在友好地区的利益。
9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补充说,俄罗斯通过对格鲁吉亚“侵略”的回应确立了某种反应标准,俄已作为一个能够保护本国公民、负责任的国家重返国际舞台。这场令人始料未及的格俄冲突以及俄罗斯通过战争冲突阐述的这些原则和标准,加上俄战略轰炸机恢复巡航、俄战舰首次穿过巴拿马运河、俄针对美国在波兰的反导基地准备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依斯坎德尔”导弹等行动,2008年俄罗斯“强势崛起”的报道充斥各国媒体版面,大跌眼镜的国际问题专家们仓促之中开始讨论新一轮东西方关系的调整。梅德韦杰夫总统对此表示:“在我看来,2008年8月8日对于俄罗斯来说,就像是美国的2001年9月11日。就俄罗斯目前的现实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对比”;“人类从‘9·11’这一悲剧性事件中汲取了许多教训。我也希望世界可以从(今年)8月所发生的事件上得到自己的教训。”
美国遭遇大麻烦
格俄冲突中,美国并没有像格鲁吉亚决策者和很多西方评论家想象的那样,伸出有力的援手,表现出其战略行动能力的有限性。美国不是不想干预,而是由于战略视野受到重大牵制,战略资源受到重大损耗,已无法在高加索地区作出有力的回应。
截至2007年10月,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行动的耗资总额已达6120亿美元,远远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的880亿美元,也超过了1950年至1953年朝鲜战争的4560亿美元、1961年至1975年越南战争的5180亿美元。如果再将2008年国会追加的1960亿美元计算在内,那么截至2008年底,美国在这两场军事行动中的耗资高达8080亿美元以上,直逼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费用的总和。如此巨大的战略消耗严重地影响了美国在其他方向的战略行动能力。所以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16个月撤出伊拉克”的承诺成为奥巴马胜选的一个重要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