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海拉尔12月26日电 (记者张汨汨 王经国 孙鹏) 美国大选结果刚一揭晓,中国北疆哨所里的战士们就得到了消息。
“当然知道啦,奥马巴当选,349票——本来也没有悬念。”四级士官孔德利流利地回答着,语气满不在乎,好像记者这个问题太小瞧他了。
孔德利所在的新佰路克哨所,位于中蒙边境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一入冬,这里雪海茫茫,杳无人迹。哨所是这一带唯一的固定建筑,也成了地标,“新佰路克”就是蒙语“新房子”的意思。
交通不便,书报杂志往往要迟上一个月才能送到。多少年来,边防哨卡官兵“日报当作月报读”“旧闻当作新闻看”,资讯匮乏、思维落伍,成了让部队上下挠头的难题。
“现在情况好多了,看不到报纸杂志,我们可以上网。”孔德利说,“网上什么都有,新闻时事、书籍电影、教材课件,还能上论坛聊天。”
孔德利所说的“上网”,并不是上因特网,而是指人民解放军开通的内部网络。信息浪潮席卷全球,军营自然受到激荡。互联网的优点人所共睹,而随之带来的失泄密问题却令不少部队“谈网色变”。一度,军营内严禁官兵私自上网,军营网吧也纷纷关闭。
怎样既使官兵能够充分享用网络资源,又解决保密问题?2005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开通了覆盖全军部队的“政治工作网”,各级部队的政治部门也相继开通了自己的网站。
“过去军营开通的内部网主要以团以上干部为对象,而政工网的建设是面向全军官兵,尤其是为解决基层官兵上网问题。”解放军政工网办公室主任刘郑介绍。
到2008年,全军政工网系统的计算机终端达到50万台,90%的建制师旅和70%的建制连队都通了军内网络。
呼伦贝尔军分区的边防哨所于近两年间先后“联网”。新佰路克哨所配备了两台电脑,孔德利几乎每天都要上网“转转”。
“每天必看的是新闻栏目。国内大事、国际大事都要了解一下。像美国大选这样的重要新闻,网页上还有专题介绍。”孔德利说。以前他探家时跟乡亲们聊天,总觉得“搭不上话”“张不开嘴”,现在他也能侃侃而谈了,甚至能当个小小的“意见领袖”。
目前,全军有专职及兼职网管员接近1万人,这支网络政工大军在各级政工网上开设了上百个频道,每天发布几万条新闻资讯,同时操持着“律师在线”“心理咨询”“嘉宾访谈”等点击率颇高的栏目。中心网现在建有56个数据库,汇集书刊、影视、软件等资源,数据量达到15000G以上。
“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新上映的电影。”孔德利说。
电影《集结号》上映后,引起了官兵们热烈的讨论。孔德利写了一篇观后感《不要低估战士的觉悟》,贴在了军分区网站的论坛上。
“本来并没有‘摇笔杆’的爱好,只是看见网上战友们一篇篇地发帖子,手也痒痒了。”孔德利说,“我比较喜欢上‘强国论坛’和‘极限论坛’,这里来自基层部队的声音多,天南海北的战友相互交流讨论,对我也有很多启发。”
呼伦贝尔军分区开设了“北疆杜鹃”网络文学期刊,鼓励官兵把自己的感悟和见闻发到网上。两年下来,孔德利在“北疆杜鹃”上发了十几篇文章。这个墩厚的老兵,文笔却出人意料的细腻。一篇《妻债难还》,让千里之外的妻子看得掉了泪。军分区把论坛上点击率高的文章汇编刊印,免费下发给官兵。印制精美的作品集在连队大受欢迎,成了每个退伍老兵的珍藏。
点击率高的还有“建言献策”和“首长信箱”两个栏目,战士们可以在这里匿名发言,从连队咸菜的腌制做法,到营区建设的主意、迎检措施的批评,都有众多战士留言。广受关注的套改士官、选评先进等问题,则可以在“政务公开”栏目里详细地查询。
“现在,各级政治机关非常重视探索运用网络指导开展政治工作的新路子。”刘郑说,“这个平台对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深远影响,将会慢慢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