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新国家情报总监:与中国人对抗不明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4日 10:24  世界新闻报
熟悉中国事务的布莱尔
熟悉中国事务的布莱尔

  本报记者/杨欢

  布莱尔多次驳斥“中国军事威胁论”,主张中美军方多接触

  继提名多位外交安全政策老手外,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将提名已退役的前海军上将丹尼斯·布莱尔担任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熟悉中国事务,主张美国军方与中国多多接触。分析人士认为,对他的提名,意味着美新政府将遵循与中国加强合作和沟通的路线。

  精通情报的工作狂人

  作为国家情报总监,布莱尔将负责协调美国各个情报机构确保互通信息、协调行动。但他更重要的职责是向总统提交对世界大事的情报评估。情报评估是门大学问,但对于情报界老手布莱尔来说,这项工作并不是什么难事。

  61岁的布莱尔出生于海军世家,祖上5代人都曾在海军中担任高职。布莱尔1968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之后,他曾到英国牛津大学深造俄罗斯问题,和前总统克林顿是同学。

  布莱尔曾在海军服役34年,其间担任过联合参谋长、国家安全委员会参谋长。他还担任过第一任中央情报局负责军方支援的副局长,可谓是情报业务的行家里手。在担任参联会办公厅主任后,布莱尔调任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成为军方在亚太地区的最高指挥官。

  2002年从海军离任后,布莱尔成为美国国防部的一名顾问。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布莱尔曾担任国防部智库防御分析研究所的所长,为国防部领导数个咨询小组。

  布莱尔被同事们称为“工作狂人”。正因为对工作的这份执着和热情,布莱尔获得了许多荣誉奖章。虽然工作起来一板一眼,但布莱尔也有他潇洒、活泼的一面。当年,他在日本指挥军舰时,曾在美军驱逐舰后面玩起了滑水,此事一度在美国军界广为流传。

  “与中国人对抗不明智”

  许多中国人对布莱尔还很陌生,但其实,他与中国打交道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在任期间,经历了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南海撞机等一度令中美关系紧张的事件。他指挥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曾直接面对中国沿海的海空军,特别是在台湾海峡“负责防卫台湾”。

  熟悉中国事务的布莱尔,在中美军事关系问题上属于“接触派”。他曾经是布什总统第一任期内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热门人选,但因为被华盛顿圈内人批评为“在推动美军同外军接触方面太过热心”,而最终落马。

  布莱尔在任和退役期间,多次驳斥所谓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他曾经对媒体说:“从军事技术和战略来说,中国与美国应该有20至30年的差距。中国军队眼下还不是美军的对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是美军的对手。”

  布莱尔一直主张中美两国军方建立稳定的交流关系,认为中美进行军事互动,是“非常好的发展”。在反恐、反毒品以及亚太地区的维和行动方面,布莱尔都认为,两国有广泛的合作空间。他还曾邀请中国海军参加南海旨在打击海盗的海上巡逻活动。

  针对中美军事热线的建立,布莱尔也持欢迎态度。他在谈到军事热线设立的意义时说:“我们(美中)之间可以利用对话、联络等和平手段来解决一切。与13亿中国人对抗,是不明智、不理智的,因为那意味着世界毁灭的来临。”

  去年4月,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了题为《美中关系:积极的日程表与负责任的道路》的报告。这份报告的起草人之一就是丹尼斯·布莱尔。他在报告中再次强调,美国应结合“势力均衡”和“大国协调”策略,推动同中国的军事对话、增加透明度及合作。

  任命老将体现务实作风

  布莱尔的加盟,意味着当选总统奥巴马的国安团队又多了一名老将。此前,奥巴马已经提名希拉里出任国务卿,提名退休的前北约司令琼斯担任国家安全顾问。

  华盛顿左翼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资深副主席詹姆斯·米勒认为,奥巴马提名的美国外交安全政策团队,彰显了他务实的外交作风。“他提名的几个人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是不被意识形态影响的现实主义者”。

  米勒分析说,从奥巴马国安团队的亚洲观来看,无论是主张中美接触的布莱尔,还是把中国看作有“合作潜力”的国防部长盖茨,都似乎说明,新政府将在军事安全问题上,遵循与中国加强合作和沟通的路线,这也符合奥巴马上台前的表态——“中美关系应该在符合双边利益和全球利益的前提下深入发展”。

  还有政治分析家认为,奥巴马在国安班底中起用老将,是为了树立一种清新的形象,因为这些人既有经验,同时又与布什政府充满争议的对外政策没有关联。

  布什时代的国安政策曝出不少丑闻,譬如说虐待恐怖分子嫌疑人、国家安全局窃听公民电话等。奥巴马挑选了一个与布什政府丑闻毫无瓜葛的布莱尔执掌情报部门,为的就是要重起炉灶。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对抗 中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